岳凯江 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十九大报告强调,优化城镇职员基础养老险与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险机制,及早完成养老险全国统筹目标。怎样准确认识养老险全国统筹的意义以及实现途径,是需要深度探究的关键课题。
近几年,国家人口老龄化越来越迅速,其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障机制方面。有的地区已经把养老缴费用来支出现有退休员工的养老费,所以不能适用养老金开展投资活动,由此必定不会形成相关收益。伴随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的恶化,缴费主体不断减少,而享受养老保障的对象不断增多,养老金权益债务实质上处在隐形负债环境下。据不完全调查信息显示,国内劳动人口开始以300万/年的速度削减,而退休人员就以1000万/年的速度增多,这种现象使养老费支付遇到诸多困难。2015年,全国只有六个省份养老费收不抵支;但是,到了2022年,全国会有一半的省份很难保持养老金收付均衡,其中少数省份的积累结余会耗尽[1]。对于国家养老资金不足等情况,盲目的增加财政补贴并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加速制定基础养老险全国统筹机制,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地方抚养比失衡等养老保险机制突出问题的重要选择。
养老险全国统筹属于重要的发展趋势,有助于社会公平。2018年,国家就制定了养老险全国统筹实施对策,以期实现养老金统一收取、统一投资、统一支出,如此不仅有利于提升养老金收益水平,还可以处理不同地方养老金失衡情况。但是,省际间基金失衡情况靠省际统筹很难化解,需要持续提升统筹层次,在全国区域核实调剂基金。
当前,国家开始从养老险省级统筹着手,想从省级统筹转为全国统筹,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冲突。但是,因为意外产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每个省市财政开支压力提高,在保证养老保险力度不便的基础上,养老金遇到空前危机,不能长时间“过”而不渡。由此,要及早编制养老险省级统筹周期表、全国统筹周期表,及早取得养老金平衡发展,保证社会平等。
实现养老险全国统筹属于一项系统性项目,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从易至难,稳定推进,保证养老险全国承担,保证得到养老保险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通常长期改革,国内在基础养老险资金统筹、制度集中、管理标准、技术提高等层面获得较大进展。
集中基础养老险缴费方法主要指基于科学计算,以各省平均薪资为技术,设置全国一致的基础养老险费率与费基,从虚高费率变为真实费率。避免各地产生过高费率和过低费率,保证基础养老险费率全国相同。
2019年4月4号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引发下降社保费率综合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9]13号),强调全国企业上缴的基础养老险费率一致调节到16%,缴费薪资基数选择包含私营单位薪资在内的全口径平均薪资[2]。直至2019年,省级地区政府都发布了集中基础养老险费率和费基的实行方法,在制度集中上迈开坚实脚步。
目前,社保缴费包括社保征收形式与税务征收形式。相较于税务征收形式,社保征收形式有更多问题,常常产生单位漏缴、少缴等情况。由此,要及时创新社保缴费方式,采取税务征收形式。尽管《深化党与国家机关改革计划》提出税务部门集中征缴方案,但是,因为更配合单位降税降费,这种征缴方案一直没有得到全面执行。这次疫情给地区财政带来较大负担,急需养老险省级统筹及早完成过渡,为达到养老险全国统筹目的打下基础。
养老保险属于庞大的信息项目,需要依靠先进的信息系统加强管理与提升服务质量。技术属于第一生产力,重视全国联网、信息共享的养老保险信息平台建设是取得养老险全国统筹的重要路径。虽然国家金宝项目建设获得一定效果,但是依旧有网络划分、信息不兼容等明显问题,需要以创建全国一致的社保公共服务系统为基础,采用先进措施提高养老保险经营的技术含量。
结合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创建全国一致的社保公共服务系统精神,直至2019年,国家已大致创建了包含养老险的社保公共服务系统,且已经引入国家政务系统试运营[3]。该系统加快了养老险投保缴款、权益转嫁、养老费计发等电子化进度,在养老险数字化管理上获得明显进展。
全国社保基金得到人社部、财政机关委托,负责运营与管理养老资金——把养老资金投向市场经营,增加养老资金效益,且把收入回馈至退休员工。当前,国内养老资金主要选择稳健性投入经营。实际上,若可以提升养老资金经营水平,加强投资风险预测,就能够在保证投资稳健的前提下增多收入。由此,全国社保资金要设置投资精算部,规范化管控养老资金投资,建立养老资金投资模型与风险控制平台。
简而言之,国家正在持续推动基础养老险全国统筹,于基础养老险资金统筹、制度集中、管理完善、技术标准等方面获得明显进展。需要在总结和优化基础养老险省级统筹、基础养老险资金中央调剂的前提下,及早完成基础养老险资金全国集中收付,从而为养老险行业的平衡充分、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