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梯文学社部分成员
新田一中前身为“云梯中学”,借用其名,有了“云梯文学社”;取名“云梯”,还有另外一层希冀,希望莘莘学子努力进取,凭借理想和行动的梯子,向更高的知识云巅攀登。
云梯文学社成立于1985年,以“原创文学,建立平台,服务师生,携手共进”为宗旨。麻雀虽小,却有文编部、美编部、宣传部、记者部四个部门。社员们相互协作,从校园里发掘出了一批热爱文学的作者。
我们约定,在青春蓝图上,用写作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指导老师/陈国刚
还在读大学时,写作就是他的精神角落。大学毕业时,他将自己创作的百篇作品装订成书,留作青春的记忆,而其中的文言文作品《国刚小传》最受大家喜爱。2012年他获得了第五届“涉江文学奖”;2013年他的“文学世家”新浪博客被学校评为最具文学主题的博客。走上语文教师的工作岗位后,他常常在学生的作文比赛中担任评委,希望用一双眼一颗心,发现少年写作之星。
文学社社长/廖洋
他是如此“表里不一”的人:外形粗犷敦实,生活不拘小节,但却心细如发,对文学痴心一片。他的性格风趣幽默,可一旦手中有了一张稿纸,目光就会变得深沉、内敛,瞬间变成一个细致稳重的人。他对世界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他善于以史为文,巧妙地将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融入到作品之中。每每读到他的作品,一种浓厚的史学韵味就会扑面而来,其厚度与深度令同龄人难以匹敌。
趣味快问快答
Q:蝴蝶、蚂蚁、蜘蛛、蜈蚣,它们一起工作,最后哪一个没有领到酬劳?
A:蜈蚣,因为无功不受禄。
Q:“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纪念一位著名词人所作的楹联。那这位词人是谁呢?
A:辛弃疾
Q:你知道毛泽东赞誉“南有新田”的由来吗?
A:在1967年至1969年,新田革命委员会带领新田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科学种田,使农业生产连续三年大幅度增产。由历年靠国家支援的统销县,成为贡献国家的超产县,第一次破天荒向国家交售340万斤超产粮,一举成为全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县。1969年11月,毛泽东回湖南,听取了湖南省革委会关于湖南走自己的大寨时,欣然赞誉:“你们南有新田,北有安乡,学自己的大寨,这条路子走对了!”
—— 何慧华(新田一中201806班)
#文学社的故事#
当新生步入陌生的校园,各家社团也忙碌了起来,向着朝气蓬勃的学子们伸出了橄榄枝,以各自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吸引着大家,犹如五彩斑斓的花朵吸引蜜蜂的到来。
我们文学社当然也不能落后。一个个奔忙的身影,一次次静静的等待,一声声卖力的呼喊。三天的招新时间,我们竭尽全力展示着文学社独有的社团生活,渴望他们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语言的精妙;感受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的快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构成了我们精简的展台,而展品便是我们的作品。我们没有其他社团那些花样百出的成果——绘画、书法、手工,甚至当场弹奏一曲、跳上一支舞,但书的香味、文学的魅力总能吸引来志同道合者。
或许只有片刻的停留,只是随手翻看了我们的社刊,但都是与文学美好的相遇。
——谢文博(新田一中201807班)
寻找盟友:文学社联盟在湖南全省正在寻找新的伙伴。你所在的校园文学社想露面,想说说你们的故事,请跟我们联系。你一个电话,这版面就可能属于你。编辑部电话:0731—850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