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舞蹈教学课堂实效性的提升路径研究

2021-01-28 12:43陈丹丹
大众文艺 2020年13期
关键词:哈萨克族舞蹈身体

陈丹丹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一、音乐系实现舞蹈教学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舞蹈教学是通过几代专家和教师的刻苦实践而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加工和创新,在采风、提炼、汇编组合、课堂教学、脚本写作等方面逐步实现。全面有效地对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舞蹈教学工作的实施,需要从现阶段实际出发,针对不同于舞蹈专业的培养对象,应该制定区别于舞蹈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内容。音乐系的学生有敏锐的音乐感,积极接受舞蹈教学训练能够很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将舞蹈教学课程推进到音乐专业教学内容之中,能够良好有效的推进美育功能,更好地培育音乐专业学生对肢体和身体力量的感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舞蹈,其本质蕴含着精神价值的内核,传递着某种精神追求。舞蹈这种艺术功能,与音乐的以声传情、以音递思相辅相成,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将精神与文化融入肢体表达中去,舞蹈课堂教学背后的精神价值是舞蹈艺术教学的灵魂。

第二,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舞蹈时大部分忽略了舞蹈艺术的精神内核,在表演中只关注表现舞蹈的外壳。在舞蹈课程推进教学过程中,这种舞蹈教学只注重舞蹈技巧和外在感官效果,已成为一种纯粹的技术技能展示,失去了其精神核心和价值。如果能够在音乐专业的舞蹈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与文化,这将大大提高舞蹈艺术教学的内涵。

第三,对于学生而言,将舞蹈艺术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音乐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舞蹈艺术背后的精神价值。

本文选择了受过教育的学生所处的不同类型的学校和培训目标,试图较全面地运用舞蹈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并采用实地教学考察的方法,着重对音乐系舞蹈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作出判断,对形成的舞蹈教学方式和理念给予一定的分析和阐释。本文从音乐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三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其结果可以让更多的人深层次地了解形体舞蹈,同时,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音乐专业推进舞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不同的教学需求,不同专业的舞蹈在教学上有其不同的训练价值。笔者在进行音乐系形体舞蹈课程教学中发现:在形体课程教学中,掌握舞蹈的基本节奏和身体技能,是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推进和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与舞蹈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肢体动作表达情感、意境创造力和塑造人物性格形象的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笔者经过对音乐专业一学年的舞蹈课程教学,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音乐专业学生对舞蹈形体课程兴趣缺失,如何针对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舞蹈,推进课程内容的进度,十分重要。

2.基本技能培训的实施并不理想。由于音乐专业学生的身体技能不均或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课史内无法达到四肢开软度的要求,并且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基本功训练上,就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的缺失,也无法进入表演性舞蹈组合的教学部分。

3.两个方面削弱了舞蹈的魅力,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容易“注重动作,忽视技巧;注重形式,忽视内在;注重节奏,忽视风格”直接导致其原有艺术魅力的丧失。使得音乐专业学生失去对舞蹈的兴趣,课程内容推进困难。

王倩在《艺术院校民间舞“风格性”教学研究》指出:一个舞蹈的风格往往决定着舞蹈的训练本质,不同的舞蹈训练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音乐专业的学生身体比较僵硬,对舞蹈风格和内在情感缺乏把握。在这一阶段的音乐专业舞蹈艺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内容和策略未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它阻碍了音乐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笔者在第一学期时遇到、反思的问题和总结经验。另一方面,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重视力度不足,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学习不是很热心,兴趣较低,影响舞蹈教学的整体效率。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本身对于舞蹈艺术素养的缺失,其基础技能的匮乏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要求。

音乐专业相较于学前教育专业,在音乐舞蹈方面专业性更强,实际操作性也更高,故而问题也更加突出,在其所学舞蹈课程中,几乎没有系统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在其所有演出中舞蹈演出仅仅作为零星点缀,这对于音乐专业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妨碍较大。

三、音乐专业舞蹈教学课程设置与实效性路径分析

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音乐专业学生舞蹈课教学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此外,在“教书育人”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要在教学过程中,看到共性和舞蹈风格、独特的训练价值和意义。根据学校类型培训对象的定位,学校应具有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师应依靠教学体系,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对区别并完整的教学计划。

梳理中心思想,为以下几点:

1.在音乐专业舞蹈教学中一定要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舞蹈材料进行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供良好的舞蹈教学课堂环境,使音乐专业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舞蹈学习中,提高教学效率。

2.舞蹈教学很大程度上依靠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决定学生整体情况,舞蹈离不开反复训练和教师的指导,提前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以扎实的基础训练与肢体技能的训练为前提,进行适当课程的教学。这样,经过不断的教学,我们可以不断巩固学生对舞蹈能力的掌握。二是要做教学方法的调整。在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后,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深入消化原教材,根据新的教学思想对原教材进行合理安排,加强示范作用。老师用示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断提醒学生注意不正确的节奏、方向、姿势、方向、位置等,使学生能够随时听取老师的要求,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全神贯注于课堂的每一分钟。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确保学生真正学习到舞蹈课程的重点。

四、音乐系舞蹈教学课程实效性路径举例

笔者在制定舞蹈教学课程时曾对新疆少数民族哈萨克族进行过研究,在课程中进行哈萨克族的舞蹈教学。接下来进行哈萨克族舞蹈课程的教学,对于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该民间舞的劳动舞进行理论讲解:跳民间舞蹈(尤其是劳动舞)时,没有特定的演出服,在劳动场上、草原上、聚会上即兴表演,舞蹈动作随意而富有生活气息。笔者在对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进行哈萨克族舞蹈教学的特点更为表演化,动作优美舒展,一方面,较之民间的劳动舞少了许多原生态元素;另一方面,舞蹈教学组合将劳动舞舞台化,情感外化,使其更具戏剧张力与舞台感官感受性。由此可见,不同专业的舞蹈教学还是会依据本民族舞蹈特色进行改变。

1.对身体协调训练的辅助作用:哈萨克舞蹈风格强劲有力,帮助音乐学生懂得如何表现舞蹈气质和风格掌握。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通过肩膀曲折和学习步伐,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在训练节奏的动作中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使身体动作转换潇洒优美,这是舞蹈学习过程中身体协调训练的结果。

哈萨克族舞蹈风格独特,在学习和训练哈萨克舞期间,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各种身体练习。例如,哈萨克族劳动舞中擀毡动作组合方向学习,即是不习惯动作和反向动作的结合练习。同时,在哈萨克舞蹈和劳动舞蹈的编排中,改变了所使用的动作的速度和节奏,并作出了创造性的改变,如根据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改变空间方向,从而完成动作。

在教室里,基本的动作和身体协调也得到了训练。舞者身体的柔软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在哈萨克舞中,经常有波浪形的身体动作。如果你想完美地跳舞,身体的灵活性必须更好。相反,在舞蹈表演中很难表现出应有的线条美。所以,在进行舞蹈表演前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身体协调性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哈萨克舞劳动舞是一个表演组合,但其更为重要的训练目的是对身体的训练,是通过学习提升学生对舞蹈语汇的认识。

2.节奏、时间和空间以及权力感知的辅助作用:在课堂上,结合快节奏和慢节奏的运动训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例如,在研究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劳动舞蹈的过程中,同一舞蹈动作的节奏发生了变化,使得音乐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接受了协调的身体训练,呈现了舞蹈的编舞。有节奏感;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中,作者将哈萨克族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规律与劳动舞的动作元素相结合,使舞蹈在时间和空间的编排上不断变化,表现出舞台编排的多样性。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强调要有力量感。在哈萨克族舞蹈《姑娘追》的教学课程推进中,主要以训练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对哈萨克族舞蹈动作元素的领悟及接受能力为目的。故而,在姑娘追表演性组合的编排上,更多注重姑娘追的活动元素,配合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动作元素的结合,使之达到了教学训练的目的,于学生对于姑娘追活动的认识及理解是十分有效的。“姑娘追”舞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遵循了代表性、系统性和训练性等要求,使教学对象在掌握哈萨克族舞蹈动态风格的同时,达到训练身体,进行有效运动的目的。

五、结语

近年来,舞蹈教育开始进入非舞蹈专业课程,如何针对不同专业进行舞蹈教学,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为舞蹈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舞蹈课程教学,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准确的教学定位,灵活的教学计划是很重要的。在此基础上,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树立正确的音乐舞蹈教学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对于中国舞蹈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随着音乐系形体舞蹈课程的推进,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策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在舞蹈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借鉴传统教学经验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探索适合学生的新型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哈萨克族舞蹈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新疆哈萨克族鹰舞
适彼乐土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浅析新疆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蹈的动作来源与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