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情感在舞蹈编创中的作用

2021-01-28 12:43
大众文艺 2020年13期
关键词:舞蹈民族情感

马 娜

(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一、民族情感的解读

民族感情其实是一种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产生于对与本民族的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具体来讲就是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包括对本民族的利益、本民族语言、民族习俗等的热爱、传承与维护,对于那些本民族敌对者的憎恶以及损害民族利益的败类的鄙视。民族情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慢慢形成的,民族情感亦是一个民族凝聚力与气节形成的关键基础,并且直接影响到本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关系的认识。民族情感从水平上来讲分为自发与自觉两种,自发的民族情感指的是日常中民族成员对于民族英雄、同民族的同胞们、民族语言、民族服装等的热爱与守护,而自觉的民族情感具有一定的理性特点,具有这种民族情感的人会将整个民族作为热爱的对象,热爱本民族的一切,具有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将民族命运与前途与个人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总体来讲,民族感情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存在,它深藏于很多的细微之处,事情虽小却不容忽视。因而,承认并尊重差异是各个民族直接团结、和谐的前提。

二、民族情感在舞蹈中的重要体现

(一)民族情感对舞蹈创编的重要性

人类的感情是相同的,但是不同民族对于同样的感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民族情感最显著的特点便是细腻且独特,在舞蹈编创中,“情”既可以表达为双人舞蹈中美轮美奂的爱情,可以表达为个人独舞中浓厚的思乡之情,又可以表达为多人舞蹈中的亲情。在编创不同种类的民族舞蹈时,编创者需要注重探索并紧紧把握不同民族的抒情特点。以瑶族双人舞作品《竹筒传情》为例进行分析,这一作品主要表达了白裤瑶青年男女之爱,将爱情的羞涩、甜蜜表达得淋漓尽致,据资料记载,在编创这个舞蹈作品时,创作者特地亲自到当地进行了采风以及调查,向当地的青年男女询问了很多恋爱方面的习俗。瑶族青年会通过唱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看上唱歌青年的姑娘可以直接抓起他的腰带,青年如果默许就代表他对这个姑娘也是喜欢的,在这个过程中,男孩要比女孩羞涩,而女孩则表现得比较主动,深究其原因,者决定于瑶族人的家庭婚姻形态保留着一些早期母系社会的特点。

民族情感的运用并非舞蹈创作者肆意嫁接与编造的,而应当根据民族历史与特点进行挖掘,虽然大多数时候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但是要设身处地地去想象,用心去感悟不同民族独特的民族情感,在此基础上将舞蹈编创得别具一格,韵味独特。编创者应当对民族情感进行适度地吸收、合理地运用、大胆地借鉴以及巧妙地融合,使民族舞蹈的创作更加精彩。

(二)民族情感对于民族文化表达的重要性

民族舞蹈编创的核心在于回归本真,即以民族本土生活体验着手,充分地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在民族最原始的生活空间内挖掘、寻找、想象民族舞蹈的真谛,感受民族舞蹈的本质与淳朴。民族舞蹈之所以能够从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发展为如今的舞台艺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中表达的民族情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征服性。民族舞蹈可以以民族情感为中介,传达民族的情感、信仰、习俗以及文化,这就使得民族舞蹈更容易在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

以蒙古族为例,蒙古族舞蹈情感的核心源于其传统的本土文化,如果将舞蹈中的民族情感比喻为根,那么本土文化就像是滋养根的土壤,在吸取蒙古族传统舞蹈养分时,应当全面地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思想情感、宗教信仰、传统习俗、本土文化等。就蒙古族舞蹈《盅·碗·筷》为例进行分析,这三种生活用具巧妙地表达了蒙古族传统的礼仪文化和饮食文化,同时其亦是最能代表蒙古族特色的文化符号,据悉舞蹈编创者具有多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生活经历,正是因为对蒙古族的饮食文化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编创者才能将蒙古族的文化现象与独特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观众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三、民族情感在舞蹈编创中的重要作用

(一)将民族情怀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不同地区的民族舞蹈都将表现特点放在地域性特色的突出方面,而其形成基础基本都是本民族过去或当下的真实生活。民族舞蹈的发展与创作始终需要舞蹈编创者的传承与创新,需要舞蹈编创者对于民族生活的深入研究,而舞蹈编创的灵感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编创者在编创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对于民族生活的感悟用舞蹈的肢体艺术语言表现出来,在赞美生活的同时诠释生命的价值,讴歌伟大的时代精神。

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地呈现高速发展并且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而民族舞蹈的创作中也应用了很多具有现代意识的编舞手法,新的编舞方式既改变的原来的创作手法,又丰富了拓展方式,这也对民族舞蹈的编创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比如:要求编创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以及业务能力,要深刻地体会民族的情感、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精神,在舞蹈创作中深入地融入自己对民族情感以及时代精神的理解,以舞蹈为媒介来传达民族的时代精神以及民族情感的丰富内涵,升华民族舞蹈的内涵,为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做出切实的努力。为了满足当前形势之下对于舞蹈编创者的要求,民族舞蹈的编创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不断地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第二,多欣赏国内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感悟舞蹈编导的深刻用意,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第三,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地了解民族的时代精神,将其与民族情感融合在一起,实现对民族舞蹈内涵的丰富。

以下以藏族舞蹈《珠峰绝恋》为例来进行分析。舞蹈以四肢的动作来表达情感,以形体动作代替语言,这一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其无法代替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在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而舞蹈这门艺术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精神世界丰富的一个高效途径。据有关资料记载,《珠峰绝恋》的编导们在编创时经过反复地设想以及推敲,经过不断地完善修改,选择了中国西藏登山队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奥运圣火这一场景作为舞蹈的大背景,而整个舞蹈的主线则是仁娜与吉吉这对相濡以沫的幸福夫妻携手攀登珠峰的伟大爱情故事。以双人舞、五人舞、集体舞等舞蹈表现手段结合精心设计的舞蹈造型来表达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在设计每个舞蹈动作的时候都恰当地融入了民族风格的特色以及时代精神。以动作的动态、静态以及动律的发展变化来表达登山健儿在攀登珠峰时鲜明又深刻的个性特征,以人物的内心心情为基础来开展舞蹈语言的设计,以独特的舞蹈语言来展现登山者身上所具有的伟大的时代精神,即:不怕艰险,勇于拼搏,以舞者的肢体语言来引起观众的内心上的共鸣。

(二)民族情感应用于舞蹈创编的实践过程

1.切身地体验真实的民族生活

舞蹈编创者在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民族情感时,在网络上查阅文献资料的效果要远不如对于真实民族生活的切身体验。民族文化来源于真实的民族生活,民族情感产生于真实的民族生活,而民族情感的鲜明特色与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都来源于勤劳朴实的各民族人民对于生活的高度凝练,因而编创者在编创舞蹈时需要用心地去体验真实、传统而又特色鲜明的民族生活。在开展舞蹈编创工作的过程中,编创者要以“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为自己的创作理念,将自己融入和谐的民族氛围中,而那些真实的民族生活体验,包括对一草一木的感知、对风土人情的感悟等都将成为日后在舞蹈编创中的不竭灵感之源。

以《牛背摇篮》这个作品为例,其作者是著名的编导家苏自红老师与她的丈夫色尕老师,苏自红多次谈到过在创作这个作品时他们夫妻二人体验生活的场景,她讲道,在1983年第一次来到青藏高原的时候,他们就深深被暮色下油画般的高原牧场所震撼了,当即夫妻两人就决定要创作一个舞蹈作品来表现藏族的牧区生活。编导在体验真实的民族生活时,灵感来源很可能就是某个场景、某个瞬间或者某个人物。正如编导家苏自红老师的真实经历一般,在绚丽辽阔、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肆意得呼吸着每一口新鲜的空气,看着藏民放牧的场景,体会藏族牧区生活的趣味与鲜明,在这样的体验之下,最终呈现出的作品必然是能够真切地倾诉这一民族鲜明个性的。而其中抒发出的民族情感也必然具有强大的震撼性以及感染性,除了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艺术震撼外,还会引发观众产生深思。

2.舞蹈编创的艺术构思

舞蹈编创的关键环节之一便是艺术构思,简单来讲,艺术构思就是利用艺术的手法来对民族情感进行渲染与描绘,帮助舞者更好地领悟到民族情感的丰厚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舞台表演,呈现更好的艺术效果。舞蹈编创者往往通过对平凡且伟大故事的讲述来完成对艺术形象的塑造,而这些艺术塑造的过程也都以民族情感作为主导,以期充分地发扬民族文化并表达民族精神。

以东北的大秧歌为例进行分析,东北的秧歌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它来源演变于我国东北人民的劳动生活以及祭祀神明的过程, 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东北大秧歌一直在吸收其他优秀文化的内涵,逐渐发展成今天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 它的舞蹈动作豪迈奔放,旋律激昂向上,这些都成就了东北秧歌对于民族情感的最佳表达。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舞蹈编导在编创舞蹈的时候需要始终将民族情感贯穿于其中,在进行舞蹈作品的艺术构思时,在艺术形式与音乐旋律这两方面上都做到民族情感的表达。

3.舞蹈作品的演绎呈现

舞蹈编创者在经过体验民族生活以及对舞蹈进行艺术构思后,需要将舞蹈作品在舞台上演绎给观众观看,而一个舞蹈作品的质量往往也都是由人民群众通过其舞台演绎所评判出来的,观众通过舞蹈作品的舞台演绎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而观众给予的评价亦是一个舞蹈作品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将民族情感作为舞蹈编创中的主导,舞蹈作品才能富有深刻的意义与真切的灵魂。

以傣族舞蹈作品《水》为例,这部作品由著名的编导家杨桂珍老师所编创,它将傣族人民生活的传统习俗以及趣味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观众营造了一幅夕阳西下傣族少女与水嬉戏的美丽画面,充分地展现出了傣族少女的俏丽、朴素与活泼, 为舞蹈作品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充分展现了傣族人民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与鲜明的民族情感。

(三)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民族舞蹈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民族舞蹈更应当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我们不能将民族舞蹈单纯地看作是动作语言表达,其更是对民族同胞精神活动的一种生动展现。编导在进行民族舞蹈编创时需要始终将民族情感置于主导位置,以现代舞蹈的编舞技巧来促进舞蹈作品中对民族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在为民族舞蹈增添美感的同时赋予其民族灵魂与气息,使得观众能够从这个舞蹈作品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民族舞蹈而言,这既肯定了民族舞蹈的价值,又指明了当今时代下民族舞蹈的未来发展方向。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民族舞蹈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持续地吸收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同时在舞蹈中注入更为丰富的时代精神内涵,使我国的民族舞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呈现中华民族舞蹈这一华丽盛宴,让外国友人领悟中华民族的艺术之美。

四、结语

人类的情感是可以互通的,而民族情感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是任何其他情感都无法代替的,可以说,民族舞蹈的灵魂便是鲜明的民族情感,要想把握民族情感的“核”,就应当全方位、深入地对整个民族进行了解,包括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要尝试学着用本民族的方式来在舞蹈中表达该民族的独特情感,进而寻求民族同胞的深刻认同感。民族舞蹈将展现民族情感、精神与文化作为重点,各种类型的民族舞蹈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缩影,以民族情感为主导来开展舞蹈编创便是对民族文化发扬与传承的最好方式, 在舞蹈作品中展现各民族同胞性格特征以及精神风貌,使观众从中领悟到浓厚、真挚的感情, 不断地将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与传统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舞蹈民族情感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舞蹈课
MINORITY REPORT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