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仕娟
(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 563000)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与接受,在这一过程当中,高校音乐教学堪称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由此使得高校音乐课程教改活动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从现阶段音乐教学的地位来看,因为其涉及了较多的领域,同诸多学科存在着关联,因而其教学地位得到了凸显[1]。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可以确保学生受到良好的音乐美育熏陶,从而使其性情得到良好的塑造,并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对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音乐课程的设置来看,对音乐教育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在高等院校音乐课程体系当中,钢琴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系统的钢琴课程教学,将提升学生的音乐作品赏析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水平获得稳步的提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若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则将会导致钢琴课程教学成为学生眼中的“放松课”与“休闲课”,无法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足够的音乐美学历练,有鉴于此,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必须积极思考如何能够依托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手段的更新以及教学理念的重塑,实现钢琴课程教学教改目的,以此来提升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更为优异的钢琴音乐知识学习体验,进而帮助学生在音乐赏析能力方面获得真正的进步与提高。
要推动高校钢琴教学创新与优化,需要重塑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理念,对教学方向加以科学界定,在高校钢琴课堂当中创设合作式学习和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具体学情制定教学计划,积极推动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引导学生多品鉴世界钢琴名曲,加强对学生钢琴演奏表现力的养成。下面我们将对这几个途径一一展开研究。
为了切实推进高校钢琴课程教改活动,这便要求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应当着眼于基础,也就是说,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对自身所秉承的钢琴课程教学理念加以重新审视,并在此基础之上重塑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理念,唯有这样,方才能够使高校钢琴课程的教改活动得以深入地推进和开展[2]。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如若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未能秉承素质教育这一指导理念去开展和组织各类钢琴教学活动,将出现教改活动徒具其表的问题,进而难以为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准据和指引。考虑到这一情况,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在理念层面加以积极地转变,注重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对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养成的目的,不能满足于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机械增长为目标。通过高校钢琴课程改革活动的持续推进,使学生在钢琴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和显现,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且专注地投身于钢琴知识的研习过程当中来,同时,作为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而言,其在对教改活动身体力行的过程当中,必须消除以往形成的错误教学理念,要合理地掌控好授课教师同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依托对生本主义思想的牢固树立,来推动高校钢琴课程教改活动的深入开展。除此之外,在高校钢琴课程教改过程当中,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即应当做到课程教改活动同时代的发展脉络相一致,唯有这样,方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适格的音乐人才,这同时亦是高校钢琴课程教改活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从目前国内高校钢琴课程的教学开展情况来看,集体授课是主流教学组织形式。不过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难以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也难以真正达成个性化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3]。有鉴于此,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在日常授课组织的过程当中,应当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此种学习模式之下,由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独立的合作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的成员控制在五人以内,并应当在安排小组成员时确保每个小组当中的成员都涵盖不同层级的学生。这样一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于钢琴音乐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实现充分的交流,进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重要的是,在学生习惯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后,其亦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这对于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除此之外,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亦将大大提高学生对于钢琴音乐知识的学习效率。举例而言,笔者在带领班级学生学习《肖邦圆舞曲》时便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笔者发现,当部分学生对于自身的演奏表现得信心不足时,其便积极向同组其他同学进行求教,由此确保了其演奏技艺的增进。
不同的学生,在钢琴学习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学情,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方案组织教学[4]。一些学生钢琴演奏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也比较薄弱,接受起来难度较大。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该从抓基础入手,多为其传授一些简单的内容,鼓励他们积极学习。有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那么对这类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巩固他们基础的同时,提供篇幅较小的曲目让他们演奏,增强他们的演奏能力;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比较复杂的音乐作品让他们演奏,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演奏水平,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音乐之美。如此,钢琴教学更有针对性,钢琴教学效率也会更高。
首先,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应当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具体而言,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为班级学生营造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之下进入到钢琴音乐作品所营造的情境之中,由此将帮助学生实现对钢琴音乐作品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从而有助于其提升音乐水平[5]。其次,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获得直观的钢琴音乐知识学习体验,从而强化学生对于钢琴音乐作品的感官理解。再次,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依托此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和提高。
基于提升学生钢琴音乐赏析能力的考虑,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带领班级学生对世界钢琴名曲进行赏析,在赏析的过程当中,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亦应当向学生讲解该首作品的诞生背景、创作人的生平和经历、创作人融于作品当中的情感等内容,如此将会使学生不再如同以往那般机械地演奏和练习,而是能够跨越时空的阻隔,同创作人实现对话,由此将有助于学生钢琴演奏技艺的切实提高。待完成钢琴名曲赏析之后,高校音乐教师可让学生基于曲谱内容来进行弹奏,不同的音乐章节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演奏手法,以此将作曲家的情感倾向予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6]。还要对学生的音乐想象空间进行培养,要让他们深入理解音乐曲目之后再凭借个人音乐想象力来进行演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个性化的钢琴演奏风格。
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表演艺术家,其必须具备卓越的钢琴演奏表现力,这便要求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钢琴演奏表现力的养成。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唯有当学生具备了敏锐的音乐感受力之后,其方才可以同钢琴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其将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钢琴音乐作品的生动演绎,考虑到这一缘由,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有意识地实现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养成,从而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作品,并在此基础之上将音乐作品完美地诠释出来。
2.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当学生具备了出色的音乐想象力,其演奏的音乐作品方才能够彰显出鲜明的个人烙印。为此,高校钢琴课程授课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养成,使学生能够在钢琴知识研习过程当中,对作品当中的“喜、怒、哀、乐、美、丑、善、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在演奏《梁祝》时,不能仅仅从演奏技巧方面进行点拨,而是要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想象引子中的美丽动人的场景,想象草桥结拜的甜蜜温馨,长亭惜别的依依不舍,抗婚的撕心裂肺和投坟的悲痛欲绝,以及化蝶时的那种重获人生和自由的美好向往。这无疑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力的作用。这种想象力有了,学生演奏的内心定力就足了,表现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钢琴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改革、优化、发展、创新的过程,其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不仅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社会文化艺术软实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作用。为此,必须要从钢琴教学的特点、学生的学情出发,不断优化与创新钢琴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