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宝祥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1172)
非遗题材的纪录片以动态的形式对“非遗”进行记录,呈现客观事实,能够有效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而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非遗题材的纪录片叙事方式的创新对非遗题材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和呈现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对于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方式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相关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非遗题材纪录片相关研究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研究主要围绕创作方式的创新、影像传播的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呈现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以及叙事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1]。其中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方式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影像叙事功能对于提高纪录片质量和传播效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发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研究重点都是大同小异的,对于非遗题材纪录片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都有着足够的重视。
纪录片是对生活的真实状态和正式活动的一种客观记录,运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与非遗题材相结合,不仅能够真实地还原非遗文化的真实面貌,更能够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劳动人民朴实的价值观。通过对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研究可以发现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特点具备三个特点。
第一,真实性和纪实性。真实性是指作品的内容一定要是真实的,并且艺术效果也是真实的;纪实性强调时空统一、事物连续且是对生活真实状态的再现或还原[2]。
第二,非遗传承人往往是叙事的载体。在非遗传承和保护过程中离不开传承人,他们是非遗文化的承载者,因此在进行纪录片创作的时候传承人是无可厚非的主要叙事载体。例如,在电影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中叙述主体就是围绕潍坊杨家埠第九十代传承人—91岁的“年画大王”杨洛书,通过对非遗传承人杨洛书生平故事的叙述记录非遗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极具地方文化色彩。地域性是非遗的主要特点之一,作为非遗题材的纪录片也具备这种特点[3]。例如纪录片《聊斋寻俚》中拍摄场景选择在淄川地区的蒲家庄,因为此地是俚曲的主要传播地,人物演唱也是运用淄川方言,整个纪录片蔓延着浓厚额地方文化色彩。
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相关部门明确指出“要应用文字、录音、录像和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遗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4]”。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中。对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方式研究能够更好为创作者提供一些创作灵感和创作方法,让作品能够更好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好的纪录片叙事方式不仅能够准确的传达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更能让观众在文化艺术和情感价值上产生双重共鸣,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加强作品的传播效果。除此之外能够丰富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研方向和研究内容,给后来者提供更丰富的借鉴参考资料。
非遗题材的纪录片与其他影像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表现对象和主体常常是声音的艺术或者某种传承悠久的技艺,对于创作者来说既要表现出非遗的文化内涵又要突出非遗的核心灵魂,不仅要记录真实又要体现文化审美。苛刻的创作要求极大地增加了创作者的创作难度,对于没有物质形态的非遗来说创作难度更大。而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虚拟影像的成熟应用突破了这个瓶颈[5]。
对于没有实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利用虚拟影像技术,通过仿真、全息影像、VR技术和复制等方式生产出与资料秒始终近乎相同的形态,化无形为有形,增强纪录片的表现力。利用虚拟影像技术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防治该观众带来一场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视觉盛宴和文化盛宴。例如在央视推出的纪录片《昆曲涅槃》中,就充分使用了VR(虚拟现实)技术,得以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的欣赏昆曲的魅力,看尽亭台楼阁,听遍姹紫嫣红;在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昆曲》中,利用虚拟影像技术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庄周梦蝶的场景;运用角色扮演和虚拟影像技术的结合再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缠绵悱恻,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等。这些虚拟影像技术的应用为昆曲的立体呈现降低了难度。除此之外,在《故宫》中运用三维模拟技术再现了故宫的宏伟磅礴,给观众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充分还原了故宫的宏伟和中国建筑之美。利用虚拟影像技术极大地强化了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变现力。
与其他影视类作品不同的是,解说在非遗题材纪录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解说的叙事方式和解说员的情感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纪录片的质量。解说词作为非遗题材纪录片的重要部分是对画面信息的补充也是推动叙事发展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传达纪录片中人物的感情,升华纪录片的主题,传达纪录片精神内涵和文化之美的重任。而语言是解说的主要表现形式。解说词语言的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叙事的感染力。著名电视人陈汉元说过:“一篇精妙的解说词,不是纯粹地解释画面,也不独立于画面之外。而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也像初冬早春江面上扑朔迷离的雾”。由此可见解说词的语言魅力对增强叙事感染力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对于解说员的选择在新媒体时代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一改传统的深沉、厚重的解说感觉。例如在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中,导演没有选择专业配音员进行配音,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台湾地区著名主持人林志玲对解说进行配音。林志玲温柔的声音质感搭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历史,形成了一种在视听觉一体上反差混搭的冲击力,让遥远的非遗变得平易近人。再借助林志玲在新一代受众中的号召力,使传播效果及话题效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好的细节能够使人物的性格变得鲜活,也能够具体生动的表现事物的特征,在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中,细节的运用能够增强屏幕的感染力,彰显叙事的表现力,同时也是一个创作者自身能力的展现。细节可以生动地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度,观众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对环境的感受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观众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人物内心的情感达成共鸣,从而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和人文魅力[6]。
例如,在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中,导演多处使用到了非遗传承者的眼部细节特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对眼神细节的抓取,可以让在屏幕另一端的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他们或专注、或深情,有对于非遗工艺的细细品读,也有对于非遗传承的殷殷期望,更有对于非遗文化的深深羁绊。毫无疑问,这些眼神都是动人的,仿佛穿透了屏幕二维画框的限制,直达观众内心。
在非遗题材电影中悬念的运用往往能够使观众产生注意力,并且保持这种注意力,而且能够很好地指引叙事的发展。在营造悬念的那时候要充分利用语言、画面和音乐的作用,紧紧抓住观众的感觉器官,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情感起伏和心理起伏,增加观众的观看体验。
例如在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第三期——《甲子的小铜匠》中,就充分利用了悬念来营造故事感。首先在标题中就呈现了故事的矛盾和冲突,一个年逾甲子的老人怎么会是“小”铜匠;其次,在影片开始不久,主人公妻子在采访中说道:“巧生做这个东西没出息的,也就是小铜匠,做成这种香炉没人要的。”一方面解释了标题中矛盾,另一方面引出了本片最大的悬念:是什么支撑着主人公去坚持并且取得家人的理解而获得成功?通过这种悬念的营造充分抓了观众的注意力,让读者从单纯的观看走向自主的探索,增加了观众的体验。再如纪录片《留住手艺》中其中一集的开篇是一段悠扬的箫笛声,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再配合一个少数民族少女在乌篷船上吹奏箫笛的远景,悠扬笛声和唯美画面的结合展现了一个绝美的场景,最后结合纪录片的名称《留住手艺》瞬间在观众的心里制造了大量的疑问。“到底是留住什么样的手艺呢?这手艺和笛声,和少数民族少女有什么关系?这是哪个民族的少女?”在纪录片的开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学享受的同时也充分激发了观众的探索欲望,牢牢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总而言之,对于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要在符合纪录片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题材灵活选择,充分结合虚拟影像技术增加部分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重视解说词的语言魅力在叙事中的重要作用。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利用细节发挥叙事的表现力。同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运用多种方式营造悬念,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通过多种叙事方式和叙事技巧的结合创作出艰巨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优秀艺术作品,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原产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