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北京古城中轴线上的正阳门,是内城的正南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所以俗称前门。正阳门自始建至今,已经跨越7个世纪,其间经过移位、更名与多次重修,形制逐渐完备,规模愈加恢宏。正阳门以“宅中定位”的优势,具有内向拱卫皇城,外向隆示万邦的国门地位,一直领秀京师诸门。前门外大街,从明朝开始就是北京繁华的商业街,到清代更为兴盛。时光流逝,正阳门历经数百年沧桑,其军事防御功能早已褪去,作为老北京亮丽新名片的文化功能日益提升。
巍峨隆崇 礼仪国门
正阳门的前身称丽正门。丽正门是元大都城的南城垣正门,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位置在今长安街稍南。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成祖朱棣营建北京城,将大都城南城垣向南拓展,丽正门迁到了今天正阳门的位置,起初只建了城楼,仍沿称旧名。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至四年(公元1439年),增修了瓮城、箭楼、东西闸楼等军事防御设施,并将丽正门更名为正阳门。
正阳门的国门地位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元代的丽正门是百官上朝集中之地,多呈冠盖如云之状,时人黄文仲《大都赋》称此门为“衣冠之海”。元世祖每年出城到郊坛举行典礼,其仪仗必经丽正门,因此可以说其国门及礼仪之门的地位,在元初便已形成。
正阳门国门地位的正式确立是在明英宗时期。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大规模修建北京城垣,各城门的瓮城在正统时期最后完成。9座城门建成后,“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年之瞻矣”。增修后的城门,以正阳门形制最为隆崇,其主体建筑格局,在此后的四百多年间,基本没有改变。明代后期的京师内、外城十六门中,仍以正阳门最为宏壮,而且在形制设置上与其余各门有些差异:正阳门不仅箭楼之下开有券门,而且瓮城东、西两垣各开券门一座,上面加盖闸楼,而其他城门瓮城只开一座券门。此外,正阳门也是明朝历代皇帝车驾前往天坛祭天或到先农坛侍弄那“一亩三分地”的必经之路,可谓关乎国体和国威的礼仪之门。
清代北京的城门有过多次的改建和修缮,但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旧制,在规模建制与礼制功能方面没有大的改变。
正阳门城楼的规制高于内城其余八门。正阳门城楼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内城其余各门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清末内城各城门城楼通高(自地平至兽脊)大多在30—40米,如安定门楼高37.5米、德胜门楼高32.6米、宣武门楼高33米、崇文门楼高33.4米、朝阳门楼高32米、东直门楼高34米、西直门楼高34.41米、阜成门楼高35.1米,唯正阳门楼最高为40.96米。此外,正阳门桥并列三座,其余各门外均为一座石桥。对清代正阳门国门地位的肯定,正如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正阳门楼工程奏稿》所说:“正阳门宅中定位,气象巍峨,所以仰拱宸居,隆上都而示万国。现在奉旨修复,其工费固宜核实撙节,而规模制度,究未可稍涉庳隘,致损观瞻。”
正阳门礼制愈加完备。清吴长元《宸垣识略》载:“正阳外门设而不开,惟大驾由之。月墙东西设二洞子门,为官民出入。”这里所说的正阳外门就是箭楼下的门,平时不开,专供皇帝御驾出入时开启。官民只能走瓮城两侧的门洞。并且,正阳门仅许轿子进入,车辆不准通行,京官没有乘车进出的。正阳门对出入的控制更为严格,傍晚六七点即下钥关闭城门,到半夜再打开,以通朝官。另外因为正阳门的特殊地位,在北京内城九门中,只有此门不许抬棺出丧,这种状况直到清朝灭亡才被打破。作为御路的前门大街,经常整修,备受重视。每逢冬至天坛大祀,“大清门正阳门至天坛所有御路派八旗满蒙汉各官厅分段修理,一律填平其有凹凸者,亦须用三合灰土修筑”。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固若金汤的北京城垣未能抵挡外国入侵者洋枪大炮的进攻,正阳门失去了其军事防御功能。同时,伴随着中国封建帝制的完结,正阳门的国门地位也随之消失。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北平国货陈列馆,馆址即设在正阳门箭楼,当年11月正式对社会开放展出。至此,正阳门经历了一次历史性变化:从封建帝都威严的国门转变为宣传民族工业的公益场所。
商贾列肆 既庶且富
明代永乐初年,前门外就建有铺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此后逐渐形成了几条廊房胡同。随着大运河的终点码头移至东便门外大通桥下,又修建了很多介绍买卖的牙店“客店”和存放商货的货栈“榻坊”,原本就有商业基础的前门一带也很快发展起来。
明嘉靖时期,前门外大街已经成为北京繁华的街市之一。《皇都积胜图》描绘了嘉靖末年至万历初年正阳门外的商业情景。画面上,前门外大街各种店铺林立,从五牌楼经正阳门到大明门前,布棚高张,从珠宝古董、绸缎皮货、字画笔砚,到衣裳布匹、刀剪陶瓷、纸花玩物,应有尽有,一摊连着一摊,游人不断,形象地展现了正阳门区域商业的繁盛景象。
到了清代,外城是北京市场和商业设施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最为繁华的地方。前门外大街两侧,是各类商铺的聚集区。在明代“朝前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门商业区,范围广大,北起大清门前棋盘街左右,南达珠市口,东抵长巷二条,西尽煤市街。乾隆年间,前门外珠市,“前后左右计二、三里,皆殷商巨贾,列肆开廛。凡金绮珠玉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京师之最繁华处也”。乾嘉之际,杨映昶在《都门竹枝词》中用“晴云旭日拥城闉,对面交言听不真。谁向正阳门上坐?数清来去几多人”来表达前门外热闹喧嚣、人气兴旺的景象。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清廷颁布谕旨:“京师首善之区,商贾云集,正阳门大街两旁,向有负贩人等,列市贸易,势难查禁。但勿許侵占轨辙,以便车马往来。”当时前门外大街一带,不仅富商大贾众多,而且行商小贩云集。粮食、米面、瓜果梨桃、日用杂品等农副产品在这里均有出售。作为综合性商业街市,大栅栏拥有门类齐全、资本雄厚的商店,如同仁堂药铺、六必居酱园、滋兰斋点心铺以及清末开设的瑞蚨祥绸布店等。这里聚集了许多银号、钱庄、炉房、票号等,成了全城实际的金融中心。清代前门外商铺无论从规模和数量上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据推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大栅栏老德记大药房着火殃及23条胡同街市,被烧毁的店铺达1800余家,连同其他各种商铺估计在4000家以上。
在正阳门前,连接东西城的是一条大街。在正阳门外大街东西铺面房后面还有两条南北向的商业街,东面是肉市街与果子市,西面是珠宝市与粮食店,形成三街南北并行的局面。前门外正街的店铺,大部分晚于里街的店鋪。由于它们在街面上,生意一般比里街的买卖兴隆,所以著名的老店铺多。每个老店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文化、技术文化等文化特征。如“都一处”店名的来源,据说是清乾隆所起。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深夜回京,到酒铺用餐,因除夕京城仅此一家还未关门,又服务热情而龙颜大悦,于是派太监赐匾取名“都一处”。
民国以后,以卖酱羊肉著名的月盛斋也迁到前门外大街。这时由于建立了前门火车站,每天吞吐着大量旅客,前门大街更为拥挤。后来,还开设了好几家大服装店、百货商店。北京最老的照相馆——大北照相馆即开设在这里。古老的商业街——前门外大街,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
历经沧桑 旧貌新颜
近代以来的正阳门历经劫难。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正阳门箭楼失火。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清廷国库空虚,财力紧张。箭楼所需的三丈四尺多长的大柁,都无力筹办。后来把西郊畅春园中九经三事殿中的大梁拆下使用,才把箭楼修复。
最大的一次火灾,是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庚子之变。6月16日,义和团在前门一带查禁洋货,并放火焚烧了前门外老德记大药房。正阳门箭楼在这次火灾中遭到严重损毁。8月14日,箭楼又遭八国联军火焚,城台以上部分尽毁。1901年底,当逃往西安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即将回京,负责迎驾的官员在残存的正阳门箭楼城台上,用杉槁、苇席、彩绸临时搭建了彩牌楼,以迎圣驾。1902年,清政府派直隶总督袁世凯和顺天府尹陈璧计划修复正阳门。工程于1903年5月动工,1906年完工。
1915年,由当时的内务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朱启钤主持,延聘德国建筑师罗斯凯格尔对正阳门进行改造,拆除正阳门瓮城及东西闸楼,在城楼两侧城墙上各开两个券门,有效解决了前门城楼一带的交通拥堵问题。在拆除瓮城的同时,还对箭楼进行了改建。现今前门箭楼依然保持着改建后的形状。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明清两代京师各门渐次消失,唯有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保存完好。政府对正阳门城楼、箭楼多次维修。1952年对正阳门城楼进行拨正加固;1957年城楼、箭楼装设避雷针;1976—1978年对唐山地震后的城楼、箭楼大修;1989年和1991年分别对正阳门箭楼、城楼进行修缮,并对公众开放,成为一座展示老北京历史文化的博物馆。2005—2006年,北京市政府拨巨资,又对城楼箭楼进行全面的保护性大修,并推出《正阳门历史文化展》。
近两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全面展开,成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南起永定门、北至正阳门的南中轴线,承载了北京历史文化的精彩内涵。在清末民初逐渐形成的天桥文化就是一种极具北京特色的民俗文化:就其形式而言,有说相声、表演杂技等精彩演艺活动;有炒肝、卤煮火烧等精美小吃;有同仁堂中药、张一元茶叶等老字号商品。就其内容而言,演艺节目通俗易懂,深受时人喜爱;北京小吃香甜可口,四方皆宜;老字号商品质优,童叟无欺。
巍峨雄伟的正阳门,以其无声的建筑语言,向世人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历史的变迁。正阳门经历了明永乐时期的雄强进取、清康乾盛世的开疆拓土,也目睹了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如今,它正见证着中华民族复兴奋进的新时代。
(作者简介:章永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