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2021-01-27 08:19:46许礼刚徐美娟袁梦洁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江西省江西民营企业

许礼刚,徐美娟,袁梦洁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转折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可实现新作为[1]。江西民营经济自2001 年逐步走出困境,在国民经济增长、就业人口增加、财政收入增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江西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至2018 年年底,在全球近10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00 多家境外企业和机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50 多亿美元。据“江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栏”统计,①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栏[EB/OL].http://drc.jiangxi.gov.cn/col/col14686/index.html。2018 年江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5.8%,“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江西省加快产品、技术、品牌“走出去”的核心区域。在此背景下,江西省民营企业应该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发挥自身在经济基础、产业资源、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民营企业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总的来看,国外学者早期对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研究主要分为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如表1 所示。而国内学者有的分为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也有的将企业转型升级作为整体进行研究。2000 年后,国内外学者普遍趋于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正如孔伟杰(2012)[10]提出的,无论如何讨论,企业转型升级都必然是一个涉及技术、利益、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过程。Leightner[11](2006)、金碚(2011)[12]、M Dudin(2013)[13]、B Pikas(2016)[14]、覃 业霞和麦均洪(2019)[15]等人认为,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主创新能力。Sturgeon 和Lester(2002)[16]、任爱莲和秦俊文(2019)[17]认为金融、融资、政府政策等环境因素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Kaplinsky(2000)[18]、王玉燕(2014)[19]、程虹(2016)[20]、Ma(2017)[21]认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力的转变。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们主要集中探讨了转型升级的概念、转型升级的理论及转型升级的类型和模式,少有将民营企业特点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结合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企业特点,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以期为江西民营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表1 国外学者关于转型与升级的概念研究

二、江西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

自2001 年起江西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省内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江西民营企业进入蓬勃的发展阶段。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从经济规模、对社会的贡献和企业实力等方面看,民营企业已成为江西省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推动江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

(一)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江西民营企业近几年发展态势良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根据《江西省统计年鉴》发现(表 2、表 3、图 1、图 4,数据均来源于2014—2018 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江西省 2017 年民营企业户数为224.13 万户,企业从业人数为930.79 万人,近四年民营企业户数年增长率达到8.19%,从业人数年增长率达到了8.46%,企业无论是户数还是从业人数,都是促进江西经济不断增长的重要因素(如表2 所示)。

表2 江西民营企业2013—2017 年发展规模

(二)社会贡献逐年递增

江西民营企业就业贡献更加突显,投资贡献持续增强。2018 年初民营企业从业人数达到了268.14万人,2013 年至2018 年增加了25.72 万人,为江西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17 年江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2850.25 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投资占比达41.97%,成为江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如图1 所示),民营企业在社会贡献方面逐年递增。

图1 江西省2013—2017 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三)民营企业实力稳中有进

在企业实力方面,“2019 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中江西省有6 家民营企业上榜,虽然上榜数量较2018 年没有变化,但其中4 家排名上升至前200 名,整体实力有所提升,说明江西民营企业的发展稳中有进。这些数据反映了江西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现象,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需求的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落后、创新驱动作用不强[22],这些问题都有待企业和政府来共同解决。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环境和经济结构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为民营企业众多的江西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出台相关提出应对策略,努力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如表3 所示,江西省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批发零售业为主。从民营企业就业人数比例看,民营企业在这些产业中占比达到50%(如图2 所示),因此,整个产业结构也代表了该省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分布情况。江西“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协同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通过注入新技术、新管理、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民营企业也应紧紧围绕这个理念,发挥企业自身优势。

图2 江西省2013—2017 年民营企业就业人数比例

近年,江西省第一产业发展占比逐年下降,第二产业作为江西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势头放缓[23],而第三产业保持稳步上涨趋势(如图3 所示),从宏观上看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在全球处于“中下”位置。“2019 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 强榜单”中江西省没有企业上榜,而同期发布的“2019 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 强榜单”中江西省有8 家民营企业上榜,其中有3 家排前100 名。这一数据反映江西省大型民企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欠合理,而且各行业缺少龙头企业。

图3 江西省2013—2017 年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产业结构能够对微观企业机制产生作用,增强企业间的资源管理度[24]。由于产业结构的倾斜,江西民营企业在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航空制造等产业方面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25],但因技术与人才的限制,江西省许多产业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发展有待加强。

(二)营商环境亟待改善

营商环境作为制度环境宏观指标的补充,是影响民营企业整个经营生命周期的制度环境,被称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涵盖了法律环境、行政管理环境、市场环境、人才环境方面[26]。据自2015 年起江西省专门出台了10 份“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和规划文件,多次强调加大跨境金融支持,提出建立江西省“一带一路”信用保险通保平台[27],健全企业风险防范机制,提供信息咨询、风险预警等服务,以期让民营企业放心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但“2019 中国经济总量前100 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排行”显示,南昌市排第30 名,九江市排第83 名,赣州市排第84名,江西省整体营商环境亟待改善,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江西民营企业法律保护作用相对较弱。民营企业立法轻权利重义务、权责不对等问题一直存在,地位平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法律保护平等在民营企业立法中还没有真正实现,涉及民营企业财产权保护的立法缺乏相互衔接。第二,“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江西民营企业税务信息、财务信息和监管信息都不透明,导致江西省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无法落地。第三,竞争环境难以公平。江西省政府多次强调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但在政府引导传统产业向中高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江西民营企业由于融资评估和技术评估的限制[28],难以打破“国有企业偏好”现象,无法与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对接。并且,在对外投资方面,江西中小企业不具备规避对外投资的高风险能力。第四,人才环境难以留住人才。江西省重点大学数量稀少,导致省内难以培养优秀人才,行业内知名企业缺乏,导致企业难以吸引优秀毕业生;科研机构费用的短缺,导致高端人才的流失。

表3 江西省2013—2017 年三大产业内部结构 (单位:%)

(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足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江西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范围扩大至全球,江西民营企业不仅受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国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专业化的国际职业经理人、广阔的企业经济交流平台、多元化的国际合作都能够让江西省民营企业学习到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模式。

江西省已经打造出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集群,但是大部分民营企业存在企业内部结构混乱、管理理念落后、缺乏企业文化建设、难以树立知名品牌形象等问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导致:

1. 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内部结构混乱。江西省大部分民营企业是由个体户发展或亲人共同投资注册而成,其采用单一的家庭经营方式,产权制度倾近于血缘、地缘、亲缘。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管理层结构混乱,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2. 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由于江西民营经济发展时间较短,部分经营者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素质偏低。经营者决策靠经验,缺乏现代化管理知识,难以合理地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最优决策。经营者管理理念落后、企业财务制度不清晰和家族式管理模式使民营企业难以分清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导致财务混乱,致使民营企业错失投资机会。

3. 缺乏企业文化建设,难以树立知名品牌形象。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核心,受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企业经营者文化素质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江西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建设企业文化的观念,企业文化定位模糊,这些导致江西民营企业难以打造知名的品牌形象。

(四)企业创新技术水平稍显落后

“一带一路”背景下,技术创新给江西民营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的提高,还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产品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保障。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降低产品的成本,有利于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快速打开市场,占领市场份额。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据统计,2017 年江西省专利申请数量为70591个,占全国专利总量的2%,较2015 年的1.4% 和2016 年的1.84%(如图4 所示)已有上升,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4 江西省2013—2017 年申请专利数占全国总比值

江西民营企业在产品和技术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产品因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无法打开市场。例如从事农业服务生产的民营企业因无法承受高额的研发设备费用,而选择使用技术水平落后的服务设备。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民营企业无法大规模地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更难以抓住“一带一路”市场。而江西的离散型稀土民营企业也一直都因缺乏先进的技术导致深加工产业无法拓展,难以形成具有优势的竞争力。江西航空民营企业因为技术水平的限制[29],近两年表现也不够强势。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民营企业应对挑战的转型升级策略

“一带一路”倡议是江西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优惠的自贸区政策和开放包容的区域合作平台为江西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红利。江西民营企业应该把握这个机遇,积极参与其中,并且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现状从产业结构、经营环境、企业内部结构和技术产品四个方面对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一)服务业与新型产业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其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略大于对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30],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江西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就是调整产业结构。第一,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基于学者顾雪松提出的合作双方产业结构差异大,容易提升ODI(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创造效应[31],江西应该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呈现“三二一”趋势。因此,部分发展态势不佳的民营企业应该向第三产业转型,让第三产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从而使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倾斜。第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全球正处于5G 转型升级关键期,江西大力扶持5G 产业和物联网行业,资金充裕的民营企业可以借助政府支持性的产业集群优势,大力投资新兴产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打开市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第三,打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完整发展。优质民营企业应通过“一带一路”机遇创新产业组织规模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与政府合力将自身打造成龙头企业。同时,时刻关注与自身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不断优化产业链,实现协同发展。

(二)政银企联手转型升级

企业的经营绩效与营商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因此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这需要江西省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打造政银企对接平台,给予民营企业政策、法律、资金、金融、税收、服务、监管、风险评估方面的支持,让民营企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第一,政府和民营企业携手,健全以公平为核心的产权保护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民营立法机构,制定切实能保障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法规,同时剔除失效的政策文件。第二,对于因信息技术的限制而产生的“信息壁垒”等现象,政府应与银行携手,借助“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企业信用评估平台建设,完善企业评估监管机制。第三,相关部门和银行需公平对待国企和民企的投资,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同时,省政府应带头做好项目监管工作,着力强化风险管控。根据各国情况制定国别风险综合管理方案,并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民营企业提供投资风险评估和保险服务,并鼓励民营企业建立对外安保公司,规避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第四,通过“产学研企”进行人才培养。民营企业利用“一带一路”机遇制定人才交流计划,为民营企业培养高端人才。同时,在对外投资时,民营企业应积极融入“赣企+赣商”等对外投资联合体,推动企业抱团发展,吸引人才聚集。

(三)管理理念与管理信息化转型升级

江西民营企业内部的转型升级需要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理念相结合,营销方式与现代化发展相结合,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第一,通过改善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内部结构进行重新构建,争取做到以岗定人。第二,江西民营企业应构建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定期让员工进行培训和交流学习,培养员工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第四,将信息化技术引入企业中,树立企业文化,转变企业思维,建立品牌形象。同时,江西民营企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市场机遇,学习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引进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对企业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将企业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合作,加强自身的营销能力,提升企业的品牌效应。

(四)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转型升级

江西民营企业想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保持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需要企业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创新,并且及时引进高水平技术,研发高质量产品。第一,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江西民营企业应该立足自身传统优势,将创新放在企业发展定位上,通过研发、收购、并购方式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二,注重产品研发。民营企业需要了解国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争取实现革命性的突破,让企业完成从低端产业链向高端产业链的转变,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江西民营企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进行合作,在与外企交流过程中掌握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含量,掌握先进的产品理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江西省江西民营企业
6.江西卷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江西省音协开展《幸福欢歌》创作采风
心声歌刊(2020年1期)2020-04-21 09:24:58
我的家在江西
心声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30
江西省音协八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在昌召开
心声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22
幸福的江西飞起来
心声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0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