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01-27 05:59:44何兆文
四川水泥 2021年8期
关键词:砌块砌筑砌体

何兆文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60)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砌体结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不断改进砌体结构施工技术,施工单位需要掌握砌体的施工原理和施工特点。在实际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深化砌体结构施工方案,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以此保障砌体结构工程质量。

1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块材和砂浆的强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块材的强度和砂浆的强度决定了砌体的抗压强度。若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和砌块的强度等级,相应的砌体强度也会提高。通常情况下,砌块自身的抗压强度值总是高于砌体的抗压强度值,但提高砌块和砂浆强度等级不能按相同的比例提高砌体的强度。

1.2 组砌方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砌体结构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承重和围护、分隔部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保障砌体结构的稳定性。砌筑前,根据砌块规格、墙体尺寸、门窗洞口位置合理排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排砖选择正确的组砌方式,实现砌块上、下皮错缝搭砌,纵横墙咬茬搭砌,可以提高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如果选择不合理的组砌方式,砌体墙面将会产生通缝,这将影响砌体结构的稳定性。

1.3 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方式

砌体结构如果未有效的连接混凝土结构,例如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柱、墙连接部位未设置墙拉筋联结,砌体自由端未设置构造柱与钢筋混凝土梁板联结,砌体墙面门窗洞口部位未设置钢筋混凝土抱框与混凝土结构联结,砌体顶部未设置圈(系)梁与钢筋混凝土柱、墙联结将会导致砌体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不能形成整体,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4 砌筑砂浆

在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砂浆作为砌块之间的粘结剂,施工现场在选择砂浆的过程中,主要选用水泥砂浆、干混砂浆以及水泥混合砂浆等。施工单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砂浆种类。在潮湿的环境中适合使用水泥砂浆,在干燥环境中适合使用水泥混合砂浆。砂浆强度越低,砌体强度也就越低;若使用流动性过大的砂浆,则可能造成砂浆在凝固硬化后变形率增大,从而降低砌体的强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密实性和良好的流动性的砂浆,可以提高整个砌体的强度。随着社会的进步,施工现场也可以使用预拌砂浆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效果。

2 砌体结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 技术准备

在砌体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要详细查阅设计图纸,确认设计做法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要求。对于图纸中的难点、重点进行提议、讨论、决定,确定相应做法。复核建筑物标高是否引自标准水准点或设计指定的水准点。熟练掌握设计意图和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后,策划并编制施工方案。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和技术交底,培训所有参与人员吃透交底内容,为砌体结构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2.2 材料准备

在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砌块和砂浆是主要的施工材料。砌块、水泥、砂子等进场之后,需要分批次的检验材料质量,着重验收砌块的强度和外观,水泥的品种、规格,砂子的砂率、杂质含量,严把材料的进场验收关。场内运输和砌筑过程中需保证砌块棱角不受损坏。按照设计及方案要求确定砂浆配合比,利用机械搅拌获取砂浆,施工中做到随拌随用。

2.3 机具准备

在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用于砌体结构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有砂浆拌和机械、钢筋加工机械、混凝土振捣器、施工升降机等;用于施工测量放线及检验用主要工具有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墨线仪、小地磅、小线坠、百格网、卷尺、尼龙线绳等;施工操作用主要工具有小推车、橡胶灰浆桶(盘)、桃形三角尖大铲、角磨机等。

3 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施工技术

3.1 湿润砌块

在砌体结构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保障砌块的湿润度,这样才可以充分结合砌块和砂浆,提高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浇水来湿润砌块,烧结类块体的相对含水率达到60%~70%,其他非烧结类块体的相对含水率达到40%~50%,避免使用干砖施工。在湿润过程中,施工单位还要依据天气情况调整砌块的含水率,也不能使用过湿的砌块,例如在冬季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适当的减少砌块含水率,合理增加整体砂浆的稠度【1】。

3.2 抄平、放线

在砌体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利用专业的放线、测量设备测设并用墨线弹出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及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包括标高控制水平线、墙体轴线和边线、门洞口平面位置线、墙体基础轴线及边线等)。施工中依据抄平、放线提高整个墙体的平整度及水平灰缝平直度,正确的摆放砌块,准确的控制水平灰缝标高。施工单位应利用先进的仪器测量方式进行抄平、放线工作,保障砌体结构施工质量符合施工标准。

3.3 皮数秆的制作和设置

砌体结构施工用皮数杆可采用截面尺寸40mm(宽)×40mm(高)方木制作,皮数杆表面应用墨线或记号笔将门窗洞口标高、过梁及圈梁的尺寸和标高、墙拉筋位置、灰缝厚度等标明。砌筑前在墙体转角处距墙面或墙角5cm处设皮数杆,中间部位皮数杆按间距不超过15m设置一处,皮数杆设置时应按楼层+1.0m线控制好标高,设置时要确保皮数杆固定牢靠,杆体垂直、标高一致。利用皮数秆可以提高砌体的垂直度、平整度,控制每层砌块的标高和砂浆的厚度,控制窗台、过梁、预埋件的标高、设置位置。

3.4 摆砖样

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尝试多种形式摆放砌块,选择最合理砌筑方式来提高砌体施工的有序性和合理性,做到节约砌块同时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在每道墙体砌筑时利用摆砖样,实现砌块组砌正确,同时控制水平及竖向灰缝的厚度,施工单位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指导实际施工,也可以提前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引导施工人员利用摆砖样这一工序合理控制砌体平整度和稳定性【2】。

3.5 挂线

在砌筑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利用挂线方式进一步提高砌体结构的垂直度及平整度。挂线时,用线绳将墙体两端皮数杆上相对砌块上边线之间拉通,形成标高和垂直度一致的基准线,砌块应紧靠准线砌筑。在长墙挂线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合理设置支点,避免线绳发生弯曲松垮的问题,影响砌筑质量。

3.6 砌筑砖墙

砌体结构施工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同一楼层内的墙体应连续砌筑、纵横墙体转交处或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为保障施工安全,砌块墙体砌筑应采用双排脚手架或专用操作平台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要注意控制砂浆用量,如果灰层过厚,将会导致砌块浮动,延长砂浆凝固时间。砌筑时铺灰要均匀,同时在砌块上均匀的按压,有效排除空气。砌筑时,墙面必须用原浆做勾缝处理。填充墙砌至梁、板底时,应在梁、板底留出空隙20~22cm,侧砌顶实,并用砂浆填实,斜砌部分需在下部墙体砌筑完成14天后方可进行。

3.7 现场清理

为提高整体墙面的整洁度,每砌筑完一道墙要将墙面擦扫干净,做到砖、缝清晰。施工中要控制落地灰,及时清理利用,做到工完场清。如果在清水墙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对墙面进行勾缝处理,这样可以对墙面起到美化作用,使墙面的美观度因此提高,在勾缝阶段,施工单位需要保障灰缝表面均匀一致,完成勾缝工作之后需要全面清理墙面。

4 成品保护措施

砌筑施工中及砌筑完成之后,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在成品保护阶段,首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砌块运输和堆放时,应轻吊轻放;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预埋的墙拉筋,构造柱、过梁、抱框主筋,给排水、暖通、电气等管线及套管等,均应加强保护,禁止私自拆除、改动位置或损坏。拌制砂浆时控制用水量,防止砂浆过稀,在倾倒、使用时飞溅,造成材料浪费和破坏施工作业层环境卫生美观。最后在拆除和挪动脚手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配合工作,避免破坏墙体。此外需要应对各种不利天气,利用各种保护措施,例如搭建临时支撑、防护,有效保护墙体,保障墙体的稳定性。

5 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5.1 设置临时施工洞口

在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考虑材料运输问题,在外墙和分隔墙中需要设置临时洞口。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确定施工洞口的位置,设置施工洞口时应控制施工洞口的宽度在1.0m以内,如果洞口靠近丁字墙面,需要控制洞口侧边与丁字墙面宽度至少在500mm以上,施工洞口顶部应设置过梁,洞口两侧墙体处必须做成凸槎,并应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一道 2φ6拉结钢筋,拉结钢筋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不应小于1000mm。在运输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施工洞口墙体不受损坏。

5.2 控制不均匀沉降

在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将会引发严重的危害,例如发生墙体开裂问题将会导致砌体结构走形,甚至会发生倒塌的问题,因此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如果砌体底部地基具有较大的高差,应处理好高差变化部位地基;如果砌体和相邻位置砌体之间具有较大的高差,可以先砌筑低区的墙体,再砌筑高区的墙体;如果墙体为承重墙体,应待砌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施加荷载,为后续施工提供质量保障。

5.3 控制砌体质量

为了保障砌体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单位需要保障砌体横平竖直,同时需要保障灰浆的饱满度。在砌筑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将砌块设置同一水平面上,有效控制相邻砌块间的高差,对齐水平灰缝,避免发生错位问题,提高砌体的质量和美观性。此外要牢固的衔接纵横方向墙体。为了提高整体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要不断提高施工水平,不断改进砌体结构施工技术,结合现行施工规范,提升施工方案设计水平,提高整体施工的规范性【3-5】。

5.4 施工优化措施

在砌体结构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应熟悉图纸设计意图,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结合本企业施工技术水平,对砌体结构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砌筑方案的优化涉及砌筑施工全过程,优化过程中要统筹考虑砌块的选用及组砌方式的选择,构造柱的设置及构造柱钢筋、模板、混凝土的施工,墙体拉结筋的设置,皮数杆的制作,窗台板(压顶)的设置及施工,预埋木砖的制作与设置,预留洞的留置与后期填塞,斜顶砖的砌筑工艺,施工机械及人员的投入等方面内容。优化后施工方案既能指导施工,又能创造效益,体现了“绿色施工”的理念。

6 结束语

砌体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其施工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为了保障整体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把握砌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砌体结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砌块砌筑砌体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LZ型混合纤维聚苯颗粒再生保温混凝土砌块设计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上海建材(2020年5期)2020-01-04 20:29:28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上海建材(2019年5期)2019-02-15 03:04:15
建筑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的运用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太阳能养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