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诜与《食疗本草》

2021-01-27 11:47王元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本草食疗食物

□王元

食物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医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为人类的防病、治病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隋唐以前,我国专门论述食物疗法的著作已经相当丰富,食疗专著已多达几十种,可惜都已散佚,无从查寻了。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应首推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系唐代医学家孟诜及弟子张鼎合力撰著。孟诜,汝州梁(今河南临汝县)人,生于唐武德四年(621)。他自幼喜好医药方术兼通百家之学,年长后考取进士。上元元年(674)他已年过五旬时,结识了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因知孙精通诸子百家,又博极医源;连郑国公魏征“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观”(见《旧唐书·孙思邈传》)。遂与当时名士宋令文(唐诗人宋之问之父)、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执师资之礼以事焉”。自此,孟诜医术大进,其名不逊乃师。

孟诜担任过唐政府的许多高官要职,先后出任过凤阁舍人、台州司马、春官侍郎、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等职。孟诜学识渊博,医儒并举;垂拱元年(685)他官居凤阁舍人,一次,他在凤阁侍郎刘祎府第做客,偶见武周皇帝(武则天)敕赐刘祎之金,谓之曰:“此药金也,若烧火其上,当有五色气。”经试验,果如其言。在封建时代,对皇帝所赐物品如此不敬,必当引祸。武则天闻知此事大不悦,找了个因由,将孟诜贬为台州司马,解除他在中央行政机构的重要职位。长安年间(702—704)唐废帝相王李旦居藩邸,闻知孟诜大名,召其充任侍读,未久,孟诜就辞官回归伊阳山家乡,专事医药,将全部精力移注于医药治疗和食物补益的研究。由于他长于保身养性,重视饮食疗法,“年虽晚暮,志力如壮”;并常自谓曰:“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景云元年(710)李旦复登帝位,欲将孟诜“召赴京师,将加任用”,孟诜以年老体衰为由,婉言谢绝。李旦对他特“优诏赐物一百段,又令每岁春秋二时,特给羊酒糜粥”,以示优厚;直至开元二年(713)孟诜九十三岁病逝,再未出山仕宦。

《食疗本草》共三卷,原书名为《补养方》,载药一百三十八条,后经其弟子张鼎增补了八十九条,总计为二百二十七条,更定名为《食疗本草》。该著是孟诜以《周礼》食医的意思,结合孙思邈及历代医家有关饮食疗法的论述和搜集的民间经验,加以己见而成书。

《食疗本草》是一部内容丰富,实用效佳的食疗巨著,该书将中医食物疗法的特点充分地反映了出来,即以食为药,以药为食,药食均为我用。其所涉及的范围颇为广泛,对中国本草学、食疗学、营养学等均有所贡献,其成就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食大成,增补本草

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集药用食品为一册之大成者;以前的本草书籍,多以草木、金石类药物为主,而此书专题明确,用意明了,将当时可供食用并兼有疗效的食物均予收入;如瓜果、菜蔬、谷米、鸟兽、虫鱼及加工制品等无一不谈,为食物本草类书籍树立了典范。

该著对本草学增补了许多新的内容,例如菜蔬类的雍菜、菠菜、茄子、莴苣、甜菜、鹿角菜等;米谷类的绿豆、白豆、大豆、荞麦等;瓜果类的柑子、荔枝、杨梅、胡桃、橄榄、藤梨(猕猴桃)等;禽鸟类的鹑、慈鸦、鸳鸯等;鱼类的鲥鱼、黄赖鱼、比目鱼、鲚鱼、河豚、鳣鱼、鲂鱼、青鱼、鳜鱼等。都是由《食疗本草》首次收入本草学著作的,为本草学、食疗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讲清服法,提高疗效

本书在每味食物药品下均注明药性,并将服食方法及益害加以叙述,使读者明白此味食物的利弊及服食方法对人体的影响。如薯蓣(山药)条说:“和面做馎飥(一种煮的面食),则微动气……熟煮和蜜,或为汤煎,或为粉并佳,干之入药更妙也。”粟子条说:“生食治腰脚,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食。”这些言简意赅,用意明了的服食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后世临床应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为提高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广收博采,扩大范围

孟诜对不同地域所产的食品广收博采,例如石蜜(乳糖)条记载:“蜀川者为次,今东吴亦有,并不如波斯。”栗子条说:“就中吴栗大、无味,不如北栗也。”杨梅条说:“若南人北,杏亦不食,北人南,梅亦不噉……”醋条说:“江外人多为米醋,北人多为糟醋。”诸如此类记载,既说明本书之广收博采,也说明著者认识到有一些食品具有地域之殊,南北不同等情况,笔录下来以昭示后人探讨。

《食疗本草》的问世仅比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唐本草》晚几十年,但却扩大了许多食品药物的范围,如《唐本草》只记有枇杷叶,而无枇杷果;只记有杏仁、李仁,而无杏果肉和李果肉;禽兽类的扩大就更为普遍,如《唐本草》对牛,只载有牛黄、牛乳,而无牛肉、牛肝、牛肚、牛肾、牛骨髓,等等,其余如马、熊、虎、燕等均有类似的扩大,为人类认识食物药品增添了更多的内容。

四、饮食卫生,服食禁忌

读书还注意到饮食卫生和服食禁忌等方面问题,如大麦条中有:“熟即益人,带生即冷、损人。”牛条有:“自死者(指病死),血脉已绝……不堪食。”在禁忌方面,尤对妊、产妇和儿童提出饮食注意事项,如藕条说:“凡产后诸忌,生冷物不食。”犬条说:“肉……女人妊娠勿食。”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对儿童发育有影响及不适合儿童食用的食品。

尤为可贵的是,读书还提出了一些科学价值较高的见解,河豚“有毒,不可食之,其肝毒杀人”,已经今日科学所证明,今天虽是尽人皆知的知识,但能在一千二百多年前提出,确实是非常可贵的。

以上成就说明,该书是一部对古代营养学、食疗学进行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同时是一部临床价值很高的经验总结性药物学书籍。

《食疗本草》在问世不久就散失了,但该书的许多内容却被后世的一些医著存留下来,其中像唐《本草拾遗》、日本丹波康赖的《医心方》、宋《嘉祐本草》、《证类本草》、明《本草纲目》等书,都有引用其佚文之处,为后世研究提供了材料依据。

1907年,在敦煌莫高窟中获得一批隋唐时期手书卷子,其中有《食疗本草》的唐人抄本残卷,内容只有石榴至芋等二十六味药物。但仅这一点残卷,还被英国人斯坦因窃走,至今仍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中。《食疗本草》的这点残卷虽非完璧,却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兴趣,并进行了一些研究;日本人狩野直喜首先抄录了伦敦博物馆收藏的这一残卷,1924年罗振玉根据这件转抄本,并参考有关此残卷的另一影本,将《食疗本草》残卷编入了《敦煌石室碎金》一书。1930年日本中尾万三也对该残卷进行了研究和辑复,并以《食疗本草之考察》为题,完成了近代最早的《食疗本草》辑本。自此以后,国内外陆续有不少学者对该书进行了研究和辑校工作;如国人赵燏黄、侯详川、戴志勋、陆曼炎、朱寿民、朱中翰,日本渡边幸三等。他们虽然对《食疗本草》做了一些研究和辑校复原,但并未能搞出一本令人满意的辑复本。直至1984年,才由谢海洲、马继兴、翁维健、郑金生诸同志辑复了一本较为全面的《食疗本草》,此辑复本的问世,基本上恢复了原本的面貌,为学习和研究《食疗本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翔实的资料。

猜你喜欢
本草食疗食物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春季养生食疗七要点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疗养生祛湿气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
食疗治阴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