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及启示

2021-01-27 11:24:31王欢塔娜周志坚
消费导刊 2020年37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人工智能政府

王欢 塔娜 周志坚

新智航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引言:伴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当今社会的普及应用,其发展方式也变得逐渐多元化。人工智能(AI)自1956年被学术界提及以来,已然在AlphaZero等智能领域发挥了其关键性作用。因此,国内外学者们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将人工智能(AI)分为联结主义流派、符号主义流派和行为主义流派,各个流派均在国内各行各业占据其不可替代的地位,然后对于我国政府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应用到公共管理部门下,从而实现管理流、数据流、与技术流的深度集成,是受到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类相关学者高度关注并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工智能于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发展现状

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中国首次将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发展报告,近年来,“智能化数字型政府”的转型改革逐渐引起国家领导者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部分地方政府起到了代表示范作用,深化了政府职能模式的转型升级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优化。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公共事业管理的实现是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目的是用来推进社会整体运作的协调发展,在公共管理学的角度下,公共组织(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行使其公共职能,履行其公共责任,根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内公共事业业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与传统模式下的公共事业管理相比,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对于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大,利用人工智能AI 技术加快推动智能交互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包括美国、欧盟多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已经把人工智能提升为国家战略,尤显人工智能在各国政府部门管理中的建设性地位。

二、人工智能技术影响国内公共事业管理

人工智能在国内公共事业管理方向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地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带领下,不断深化与市场与新媒体的合作,将大数据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到有利于高效提升社会资源调配能力。与此同时,“互联网+数字技术”不仅在为政府搜集和发布现状更新的信息、以及推进高效精准配送等方面均为领导者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模式,而且大力推动了社会治理能力的增强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对于优化政务服务起到了有力辅助的重要作用,更是为“数字智能化政府”加速落地建成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若是部分信息未能及时有效到达民众暴露出我国内部的公共事业管理应急体制有待优化提高、联动机制缺乏覆盖盲区,这无疑给我国国内政府的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敲响了警钟。

三、突出问题

随着人工技术的发展,在公共管理领域影响程度越来越深,给公共管理业带来更多的益处,为公共管理部门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公共管理事业的转型升级。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合理高效地分配职责,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并实时监督地发展,根据需要做出动态化的调整,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工智能。但在我们在享受人工智能下公共管理业所带来的高效便利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到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业中尚且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潜在风险。

人工智能下的公共管理业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系统对公共管理事业的各方面进行控制,同时也存储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信息,如个人的网络浏览痕迹、政府的规划机要文件等一大堆不可泄漏的数据信息,随着人工智能系统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势必要存储更多的类似的信息,信息安全成为了当前人工智能下公共管理系统最紧迫的问题,在人工智能的规划下,资源根据系统中的算法模块自动计算出最优配置进行分配,但信息一旦泄漏,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一定会遭到质疑从而引起负面的社会情绪,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此情形下信息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更好地推进公共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分配,才能提高公共管理地效率和能力,而在社会领域的应用方面,人工智能并不是什么遥远不可及的新技术,它早已应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共享单车、支付宝等已经变成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应用。

同时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业中发挥地作用越大,用户可能会产生越严重的依赖,在无形之中被人工智能所控制,由于当前许多的公共管理领域都采用了新进快捷的人工智能进行驱动,方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享受技术带来地便利,群众不再需要考虑自己的选择,对于人工智能为自己选择的事物理所应当的接受,而不去思辨是否需要接受。久而久之人类便会失去自主性和判断力。

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类进行在公共管理中模式化、简单化的工作,取代了人在工作中的位置,在给人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人类工作的竞争压力,造成了大量的人口失业或从事人工智能无需涉足的工作。人们的收入骤减,客观上将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成为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对社会造成影响。

人工智能化的公共事业管理虽然有着高效率、合理的资源配置、动态化的监督管理等优势,但人工智能对形势进行整理、分析时,依靠的是理性的算法公式,这也注定了在当前的研究技术条件下,人工智能无法选择合理的方式去处理紧急的公共管理事件,人工智能的理性选择很可能会造成社会群众感性上的不理解,造成负面影响。

四、发展趋势

对于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如何更好使用好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是国内各大政府机构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看到一系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各国的公共管理部门的应用同样也是必备的应用模式,尤其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实现降低政务服务成本、提升治理效率和提升公共服务递送的质量;其次,我们也应该把眼光关注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大力推广可能带来的信息泄露、数据安全、等风险,因此,我国政府领导者在学习国外政府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中充分使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中推广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时所持谨慎小心态度的这项因素。因此,笔者将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公共事业管理和我国现如今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国情,笔者针对上一节的突出性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

第一,优化变革政府部门组织方式是应对不确定风险市场环境的必由之路。要求促进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全面树立学习并大力引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意识,学习并熟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带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优势与风险;第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本身具备的社会风险较小,中央以及地方各级的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明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公共部门中的算法应用,需具备数据安全、算法安全等突出特点;第三,畅通公共管理体系的基层应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融合到政务服务体制之中,推进“智慧政府”建设,加速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

五、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对公共管理带来了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人工智能通过对信息收集分析与决策判断,减少了研究中机械重复的工作,使技术研究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同样可以通过实现技术的自动化、机器化、高效化,提高生产力水平,进而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效率与政务服务水平质量。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人工智能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2015中国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CIO信息安全高峰论坛获奖名单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基于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