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310000)
2020开年,因为疫情绝大部分人都只能宅居在家,随之应运而生的“云招聘”“云教学”“云逛街”等网络直播模式迅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应用,为一些有想法、敢想敢拼的年轻人打开了大门,也为更多人的生活注入了新能量。2019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占网民整体数量的88.8%。庞大的网民数量是网络直播快速发展的助澜者,同时网络直播以其开放性、娱乐性、交互性迅速“触到了”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既为大学生了解世界带来了更多的渠道,也潜移默化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对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的4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38份,男生234人,女生204人;其中理工类占比60.1%,艺术类占比24.8%,文史类占比11.8%。反应出该高校网络直播发展的真实情况。
调查发现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人数较多。96.4%的同学认为自己对网络直播比较了解,43%的同学使用网络直播超过两年,30%的同学每天花费在网络直播上的时间约为1~3小时。疫情期间,除去上课学习的时间,课余生活大部分花费在参与网络直播上,这充分显示了网络直播在大学生业余生活中的比重。在长久的时间投入下,网络直播正不断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择业。从调查结果中发现20%的同学想从事直播行业,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在校期间已经是网络主播。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同学是为了娱乐解压,反映出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更多的是为了寻求快感,打发时间,倾向于娱乐化。有20%的同学是为了学习新知,这部分同学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的便捷性和广泛性,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从大学生选择观看直播平台来看,最受欢迎的是bilibili,占23.5%。主要原因是bilibili有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大学生在这里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圈子,甚至每一个评论似乎都是自己想说的话,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另外21.9%的同学喜欢在虎牙观看直播,选择虎牙直播的同学更喜欢观看游戏类直播。16%的同学在钉钉观看直播,参与钉钉直播的同学多是为了学习掌握新知。13.7%的同学在抖音观看直播,观看内容类别多样。
调查显示71%的同学认为网络直播行业的收入比较高,网络主播们动辄几位数的收入让大学生们跃跃欲试。直播界最火的“素人”网红李佳琦,从月入几千变身成为月入6位数的“口红一哥”,无疑让很多大学生眼馋。70.4%的同学认为网络直播是比较舒适的行业,不需要朝九晚五,工作形式自由。40.1%的同学认为直播行业是比较有前景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31%的调查者认为网络直播做为一个新兴行业,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在于能够很快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直播内容,也可以借助平台发布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快速找到自己的群体。33.1%的同学认为从事网络直播行业时间安排弹性度高,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调查显示20%的同学表示之后想从事网络直播行业。另一方面,有56.3%的同学认为直播行业比较困难,前期需要做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能获得回报,行业有很高的不确定性。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不会从事网络直播行业,也不会因为网络直播的出现影响自己的就业选择,认为直播行业新陈代谢快,竞争激烈。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难以监管,入行初期效益比较低,而且容易被大众过分关注,失去隐私等。
通过以上调研发现,网络直播已经深入大学生的生活,且对大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直播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就业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大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结合自己的特长,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疫情期间,各大网络直播学习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出来,学校的老师纷纷化身在线主播进行“云教学”,无论是学习专业的知识还是发展兴趣爱好应有尽有,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坐在家里就可以获得知识。除此之外,网络直播也给大学生提供了快速找到圈子的途径,有效资源的获得不再局限于身边人。
另外借助网络直播平台,高校也增加了形式多样的网络招聘,扩宽了就业渠道,不间断给大学生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线上招聘。邀请各领域专家为大学生提供简历制作、求职技能、就业政策以及就业形势分析等直播讲座,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网上投递简历、视频面试等不落地的形式快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不仅节省了时间,选择范围更广,也能更精准的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文化知识不断积累、心智与就业观不断完善成熟的关键时期。网络直播催生出的一批“网红”,他们不需要高学历,只要有颜值、有才艺,内容受欢迎,借助直播平台就能坐拥几万甚至几十万粉丝,对尚未形成完善就业观的大学生一定程度上造成错误的示范,认为只要有粉丝就可以获得利益,事实上他们往往对行业了解片面,只看到了光鲜的一面,忽略了新兴行业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网络直播产生的对金钱过分崇拜,物欲过剩等现象,让大学生因攀比产生焦虑,忘记了做学生的初心,迷失了方向。很多同学不惜浪费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参与直播,懈怠对专业的学习,忽略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学业成绩下滑,甚至影响正常毕业,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在就业选择上缺乏对信息的筛选、辨别和判断能力,仅凭一时热情盲目择业就业,错失职业发展的最佳时机,影响自身的长远发展。另外由于网络直播门槛较低,参与网络直播的人员良莠不齐,缺乏监管的网络直播导致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观严重扭曲。好逸恶劳,急功近利,追求低级趣味,道德失范,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等行为,对家庭和自身造成伤害,偏离成长成才的正确轨道。
从直播元年至今,网络直播作为新兴行业发展迅猛,今年因为疫情又让直播进入了新阶段,高速的发展必然带来直播乱像等诸多问题。因此更要加强网络直播的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直播环境,约束网络主播的不道德现象,规范网络直播间的言语行为。国家也应继续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弥补技术漏洞,让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大家在参与网络直播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保障网络直播有序发展。
针对网络直播乱象,各类直播平台应该提高网络直播的门槛,提升网络直播人员的整体素质,营造清新的直播环境。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直播内容的审核,另一方面实施一定的奖惩制度,鼓励主播创新形式,创造积极向上的直播内容,对触犯法律法规等行为实施全平台封号等措施,并予以严厉打击。
高校做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提升职业技能,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同时也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入开展网络直播教育,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网络直播行业,可以在课堂上向大学生介绍直播盈利方式、运营模式等知识,使学生对网络直播有更清醒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一些典型的事例对大学生进行案例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观。也可以组织校内网络直播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直播优良内容,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做好大学生榜样力量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网络直播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大学生应当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主动吸收正能量,提高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自觉抵制负能量,不盲目从众,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认真学习国家出台的法律及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合理分配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精准就业。社会、高校也应积极发挥网络直播的优势,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供支持,营造健康的网络直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