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 250100)
中国佛教临济宗的祖庭是临济寺,寺内的澄灵塔为唐代义玄禅师的衣钵塔。一千四百多年的氤氲渐染为这方古刹平添了无限的神秘与沧桑。这里,少了都市的繁华与聒噪,多了一份风铎声声、梵音阵阵与晨钟暮鼓的安宁。身临其境,犹如世外桃源。
临济寺原名临济院,位于正定城东南5公里的临济村,初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唐大中八年,义玄禅师从江西学成归来,在临济院做住持。唐咸通元年,太尉墨君和为了弘扬佛法,将自己城内的宅院舍出建为寺院,并以临济为匾额,迎请义玄禅师前来住持,自此临济寺便从城外嵌入城内。义玄禅师圆寂于唐咸通八年,弟子将其衣钵收入寺内建塔供奉,并由唐懿宗赐谥号为“慧照禅师”,将衣钵塔赐名为“澄灵塔”。这便是临济寺的建寺历史与“澄灵塔”名称的由来。
澄灵塔是一座砖仿木构、八角九级的密檐式塔,塔高30.47米。近观塔身使用绿色琉璃砖沟堑,颇有琉璃塔之意味,因此,澄灵塔又被当地人称之为“青塔”。临济寺自唐代建立以来,孕育了多位中国禅宗高僧,以及无数的禅宗佛传文献,这些文献大多以石刻方式雕刻在寺内大殿中。如今,正定临济寺是正定古城里唯一一座住有僧侣、居士的佛教活动场所,临济宗第四十六代传人住持此院,僧众整肃,课诵勤恪,一派肃穆庄严景象。
据记载,自汉代中国的佛教由印度传入,经由先人的智慧使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诞生了佛教文化的中国化产物--禅宗文化,并且自达摩西以来,禅宗在中国大兴,于唐代发展至鼎盛阶段。禅宗文化又有“一花开五叶”之局面,其中临济宗影响最大,由义玄禅师创立于正定。因此,临济文化是禅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义玄是六祖慧能的传人,是临济寺移址后的第一任住持。在担任临济寺住持期间,义玄禅师首创了“三玄、三要”“四料简、四照用、四宾主”的义玄门风。通过种种智慧的教学方法,义玄禅师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发挥到了极致,一时间禅宗文化在中原乃至世界范围内大兴,后人也据此将义玄禅师宗门称为临济宗。同时,唐代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的禅宗大师多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法,期间许多日本僧侣也前来中国学习禅法,从而临济文化传入日本,并成为日本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
临济文化是中国禅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宗派,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义玄门风,就是将佛教文化同中国儒家思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相结合,这不仅是对禅宗文化的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临济宗将禅宗文化进一步中国化的同时,使其更加的符合中国人的精神需求。在义玄禅师和临济僧侣的创立和发扬下,逐步形成了从佛心论、修行方法、接引风格和教学手段为主要特色的临济文化。在后代临济僧侣的传承与发扬下,临济宗不仅在中国佛教中占到主流地位,临济文化还对中国的书画、诗歌、建筑甚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将中国文化带入多元、自然、和谐、自由的境界。
临济宗认为“一念心上情净光即是法身佛”,人人都有佛性。这一佛心命题,强调禅宗的内在精神在于众生的生命,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强调自信心的重要性。只要树立了自信心,不畏惧权威,便可超越他人超越佛祖。临济宗的这一思想高度体现了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要性。
临济宗派在继承中国禅宗文化“平常心是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立处皆真”的思想,这一思想突出了主体自我觉悟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人本身的重要性,使临济文化更加人民化、大众化、生活化。并且影响了教学方法和修行禅学的方式,在方法方式上更为灵活,产生了不喝不悟、当头棒喝的方法。
临济宗的禅法,突出人的自主与主体精神,强调树立自信。自主与自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坚持人的主体精神地位,坚定不移的认为人自身即为佛祖。从这种自主意识与自信精神出发,临济宗发展出了以威猛著称的禅风,从而更加突出了临济文化对于人自身主体的肯定。这种主体意识在国人心中激发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促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强大民族自信心。
临济宗以“三玄、三要”的方法来接引学人。在此基础上,临济文化强调因材施教,与人为善,强调师徒之间应以宾客相待。
临济文化自唐代创建至今, 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已在中国佛教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临济文化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临济文化是对中国佛法继承中产生的,并且在禅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更具中国特色的佛法文化。临济宗不是墨守成规的宗教,临济文化不拘泥于陈旧,勇于改革创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讲,其实质是扬弃的过程。在今天,我们的时代精神是改革创新。这种时代精神,也是指引当代社会发展前进、当代青年不断实现自我提高的伟大精神动力。我们要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吸取临济文化等文化中的有益成果,不断开拓进取,进而彰显出宗教文化的中国特色。
临济文化的发展是以人民大众为基础的。一个宗教能否发扬光大是依靠着人民的力量,临济文化顺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接引学人,从而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临济宗大师,进而创造出大量的优秀佛法文献,这些都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成果。
临济文化对环境设计方面的影响不仅停留在物质形态方面,例如它本身一些建筑符号的借鉴及一些禅宗元素的运用,更多的体现在意识形态即文化内涵的提炼与传承。就此而言,我认为应该有以下方面的探索与思考
临济文化源于域外,千百年的融合,尤其是与儒家文化的融合才真正改变了其地域适应性并能深深扎根中土从而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成为我们本民族的一部分,打烙上民族的鲜明印迹。这就启发我们:如何营造体现地方特征及民俗风情的环境艺术空间, 作为新世纪的环境艺术文化,应更加注重从传统内部延伸出来的元素,自觉地表现我们的独特性,要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内涵,使文化释放出清新独特的魅力。
临济宗无论是修行方法还是接引风格无不彰显着人本身的主体地位及人的主体精神。这要求我们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延展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凝聚创新意识的作品,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在设计上更加重视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求体现更多个性特征的环境设计作品。
临济文化在关注人主体观念的基础上还更多激发了人的忧患意识。探索创新现代环境艺术手法,创造出更具人文化、个性化,更完美的设计作品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除此而外,可持续发展更是现代环境设计的终极追求。环保技术、环保材料的使用终将引领人们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将是人类对自身与环境的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