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元素产品设计思路浅析

2021-01-27 11:50:29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310000
大众文艺 2020年11期
关键词:春牛生肖传统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310000)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种类多样、内涵丰富,其中不仅包含了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等物质文化,更包含了社会风俗、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如今,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弱了,一方面传统文化有着其时代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落后了,另一方面,因为许多客观的因素,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被中断了。现代年轻人更多的把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在国外的潮流和文化上,逐渐淡忘了本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对于传统文化而言,传承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增强吸引力,消除传统文化与当代人之间的鸿沟,创造出既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可以吸引大量年轻人的文化作品。

牛元素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只是牛这一生物的外在形象,它早已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内化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涉及农业产品、民俗文化、历史故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浅析牛元素所被人们所熟知的文化内涵,希望可以帮助牛元素有关的产品设计打开思路。

一、农耕文化中的牛

自古以来,耕牛在广大农民心目中就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关乎农业发展乃至经济繁荣,是农耕文明的核心。农耕文明中的耕牛形象及其衍生出来的文化符号,在各地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中都有体现,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人类的认识在农耕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进步,牛与人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食于斯,衣于斯,住于斯,行于斯。在古代农业史上,牛耕技术的出现和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当时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牛耕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对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牛耕技术的出现和使用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有关于牛耕这一形象的艺术作品时常出现在民间艺术形式之中,如剪纸、年画、壁画、泥塑等。

二、十二生肖中的牛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有着独特的意义。牛做为十二生肖之一,说明它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生肖在各族人民中普遍流行,简单生动、历久弥新,每个人从出生起就与自己的属相联系在了一起,属牛的人被认为是憨厚老实、富有耐心、踏实肯干的性格特点,这与牛这一生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一致的。有关生肖的艺术作品种类繁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绘画、陶俑、器具、雕塑、年画、邮票、钱币等。在民间,生肖算命、生肖游戏等活动被各族人民高度关注,此外还有生肖剪纸、生肖卡、生肖图、生肖灯、生肖面食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生肖为载体进行与牛有关的设计是较为常见的,更容易满足大众的审美心理,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三、神话故事中的牛

牛也经常出现在古老的创世神话中,在古老的传说和信仰中有许多有关于牛的神秘传说。这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就数“牛郎织女”的故事了,在民间广为流传,相传牛郎织女被银河分隔,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俗称“七夕”,牛在这一美好的爱情故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历数个时代的发展,这一美好的爱情故事始终令人动容,“七夕”这个日子也被人们所纪念,逐渐演变成为中国“情人节”。牛在古代传说和信仰中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其中的丑就是指牛。的古人将牛身上的元素与其他生物相结合,组成新的形象,这些形象夸大了牛的力量特征,外形神秘威严,内涵丰富,《山海经》中就记载了不少有关于牛的神话。后世还有不少金牛的神话,金牛寄托着古人希望获得财富和力量的美好愿望,一直被世人尊重和敬仰。

四、民俗文化中的牛

每个人从出生起就与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历生肖属相、以牛命名、满月穿牛环、生日牛俗、成年喝牛骨汤、婚仪崇牛、葬礼椎牛等环节。可以说是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贯穿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在东汉时期就形成了“鞭春牛”的习俗,“塑土为牛,以策励春耕”。清初开始有了“春牛经”,详细介绍了制作春牛的方法。立春之日,行迎春仪式,人们抬着披红挂绿、头戴金花的春牛,由“句芒神”牵行,伴随鞭春牛的仪式,春牛倒地流出一地的五谷,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丰登,具有丰收的吉祥寓意,在现代社会,仍有许多地区保留着这一习俗。牛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乡村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既可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和转型,更能够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五、历史故事中的牛

牛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关于牛的也记载也多不胜数,在流传下来的古代典籍中就有不少描写牛、赞美牛的故事。“披头散发斗青牛”“神牛溺金”“仲文断牛”“和尚捞铁牛”“戴嵩画牛”等与牛有关的故事家喻户晓,世代流传。《庄子·养生主》中描写了一段庖丁解牛的故事,故事看似是庖丁对牛细致解刨过程的描写,表达养生之道,其实暗示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观察,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道理。除此之外,还有九牛一毛、汗牛充栋、气冲斗牛、老牛舐犊等人们所常用的与牛有关的成语。这些成语所代表的历史故事大多蕴含一定的人生哲理,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和广泛的社会认同,经过不断的发展,在人们心目中渐渐开始根深蒂固,并逐渐展示出独立发展的特性。

六、与牛有关的图腾崇拜

牛是中国重要文化动物,作为中国人的传统崇拜生物,其类型是多样的。牛这一生物外表温和,责任感强,具有勤劳、质朴、憨厚的性格特点,象征着财富和权力,寄托了人类向往金钱和力量的美好愿望,早在古代就是人类图腾崇拜的对象。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将牛视为自己的祖先或者保护神,认为自己是“水牛的孩子”,一些黎族人还会供奉视为“牛魂”的宝石,这是他们特有的民族信仰,也是对牛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商周时期的墓葬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青铜牛尊等用来祭祀的青铜器具,这些青铜器做工精致考究,在祭祀活动中作为与神明沟通的使者,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神圣。在春耕后的一天,壮族地区各家各户都会带着鲜草和五色糯米饭,将这些食物分给每一头耕牛食用,并举行牛王节的活动祭牛魂。人们在这种图腾崇拜的活动中祈求好运、获得力量,这种“信仰的力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进程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七、小结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牛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劳动工具或是可以食用的家畜,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十分广泛的,有关于牛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不能只是关注于牛这一生物本身的外在形象,更要深挖其蕴含的文化价值。牛与人们的生活状况密切相关,是古代先民们世代相传、不断积累、交流融合的结果,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合理的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亟需既保持民族风格又充满时代精神的文化创意产品来带动。当前牛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缺乏有特色有亮点的设计,产品的样式和种类也大同小异。如何对这一文化元素进行保护以及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传承已成为当地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面对它,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将牛元素相关的文化内涵提炼和升华,使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时尚元素相融合,做到雅俗共赏才是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产品设计。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辛丑牛年),牛元素相关产品必定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同时,在畜牧产品、乡村旅游、文化风俗等相关领域也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春牛生肖传统
立春之日“打春牛”
科教新报(2023年6期)2023-08-09 11:49:10
生肖转转转
粤北“舞春牛”文化保护的路径
艺术家(2021年7期)2021-11-26 11:37:18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春牛图(年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你的生肖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生肖鸡的故事
连环画报(2017年1期)2017-07-13 09: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