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贝多芬
——“第五届全国钢琴教学研讨会”札记

2021-01-26 03:38整理
钢琴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奏鸣曲贝多芬钢琴

整理/ 王 伟

2020年,是贝多芬250周年诞辰;2020年,对于全球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尽管疫情严重,但世界各地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在纪念贝多芬,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2020年10月22至26日,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办、《钢琴艺术》编辑部承办、中北大学协办的“第五届全国钢琴教学研讨会”在金秋时节的山西太原迎来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此次研讨会主题为“纪念贝多芬250周年诞辰——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教学与演奏”,围绕“贝多芬”这一主题,研讨会组织了论坛、讲座、大师班及音乐会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话题多元,既有对后疫情环境下钢琴教学的讨论,又有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贝多芬进行的专题解读;既有国外研究贝多芬的资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又有国内优秀演奏家带来的贝多芬专场室内乐音乐会,理论与实践双向并行。同时,全国十所音乐学院的优秀学生代表进行了三场展演音乐会。短短四天,八场贝多芬专题讲座和四场贝多芬专题音乐会,专业信息量极大。此次研讨会有来自全国35个省市、90所大专院校的钢琴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同时,还首次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为未能成行的钢琴教育者及学生们了解更多专业信息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通过直播,线下、线上的老师们集聚一堂,共同交流学习,共襄盛举。

后疫情时期下的钢琴教学探讨与反思

10月23日,“第五届全国钢琴教学研讨会”在 中北大学瑾瑜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简短的开幕式之后,各大音乐学院的钢琴系主任上台,开始了此次研讨会的第一场论坛——“后疫情时期下的钢琴教学探讨与反思”。

该论坛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民主持,中心议题直指疫情之下和后疫情时期的钢琴教学。2020年是让人难忘的一年,如今我们能有机会在中北大学畅所欲言疫情期间的经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前所末有的事情。疫情给我们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改变,催发了网络教育;疫情之后,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更要对钢琴教育深度思考。李民老师指出:“疫情之后的我们能聚在中北大学,感谢国家和全社会的抗疫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今天有机会欢聚一堂。这次疫情在我们的一生中烙下重要痕迹,不仅仅在中国,而是全球皆有的深刻的记忆节点。在这个节点中,我们的国家展示出以人民为中心、以生命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尽最大力量遏制住了疫情,的确是令人非常震撼的一种能力,让全世界瞩目。”

武汉在当时是疫情的首发地,这个城市的人对这件事的感触也最深,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胡杨分享道:“这次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武汉音乐学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教学、招生,以及与毕业相关的一些工作都要重新思考。学校领导和老师积极应对,在网络发展如此迅速的大环境下,保证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能够顺利如期完成。也特别感谢疫情期间兄弟院校在第一时间给予我们的帮助,尤其是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给予了很多支持。比如,中央音乐学院线上的课程、音乐会等资源对武音师生免费开放。通过这件事,我认为发展线上课程的建设思路是亟待补充的。我们要对教育做重新思考,建设网络慕课等问题的提出非常有必要。”

其实不只是武汉音乐学院,还有很多学校都第一时间享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提供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及教学成果展示。在疫情这种突发事件中,这些资源全方位展现出一个学校在教学理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央音乐学院在这方面的积累所带来的优势。对此,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韦丹文介绍道:“全院推行停课不停学,鼓舞老师们的士气,坚持不放弃学术标准,尽最大努力让老师和同学进行正常的交流,在当时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方式。在突发的事件面前,各个系均体现了团结的力量,战胜困难。全院纪念贝多芬的音乐会本来计划有11场,但疫情出现,大家立刻积极应对,老师们在家以各种形式做专题直播,秉承学术的理念,保持教学质量,尽最大努力提高教学水准。学生的毕业音乐会通过网络直播,给毕业生也带来很好的契机,利用网络,来扩大中央院的影响力,疫情的出现,更加体现了全院的凝聚力。”

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黎颂文补充道:“古典音乐最重要的是真实,由于网络上各种技术的障碍,线上课堂中音色失真,的确令人苦恼。疫情期间,整个钢琴界都行动起来,面对困难,我们必须往前走,加强设备投入,学习和研究新的上课工具。上课的心态也要随之改变,尽量减少损失,保持好的教学水准。学生也克服了种种困难,来配合老师的教学。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大家都是怀着积极的心态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樊禾心、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杨辰刚、哈尔滨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元杰、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王喆飞也纷纷发言,话题涉及从教学到演奏、从直播课到录播课、从考试到音乐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各个音乐学院钢琴线上教学状态的交流,可以窥探出疫情时期钢琴教学中的利弊。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教学和线下授课结合的模式也将成为一种常态化教学方式,网络教育产品、网络教育课程会在不断尝试和发展中得到推进。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趋势的发展进程,作为音乐学院,如何让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提高人工智能体系的建设,为音乐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期待会有更好的教学模式出现。

多维度了解贝多芬,走进他的音乐人生

英国钢琴家兼指挥家路易·肯特纳曾说过:“假设有一个火星上的人来到我们的星球,他怀着好奇心想探索这个行星最深邃的文化,经过对我们文化珍贵成果的研究,想把最能代表我们文化的最高荣誉和最能反映人类研究成果的稀世珍宝,装进他的箱子带回火星,如果这是他的愿望,我将毫不迟疑地把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推荐给他。毫无疑问,很多人会不同意我的意见,认为莎士比亚、但丁、歌德的作品和某些伟大的绘画,更能代表欧洲的文化;我之所以为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辩护,不仅因为我是一个音乐家,更主要的是我认为文学名作毕竟有语言学上的局限,而音乐却是对所有的人都能接受的语言,而且音乐比其他艺术更能表达或掩盖人的感情,所以人们常说音乐具有‘揭示’和‘神秘’的双重性格。”就此,上海音乐学院钱亦平老师开始了第一场讲座。

钱老师的讲座从多角度剖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价值。自16世纪以来,奏鸣曲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漫长发展,在众多的作曲家的努力下,将其语言、风格和形式发展得尽善尽美。而贝多芬对于钢琴奏鸣曲的贡献在于四个方面:其一,奠定了四乐章的奏鸣曲套曲。贝多芬在这一方面首开先河,由于奏鸣曲容量扩大,为各乐章的对比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也为戏剧性、交响性的表现和音乐形象多角度、多方位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其二,扩大了钢琴奏鸣曲的体裁范围。显性的有奏鸣曲、小步舞曲、谐谑曲、变奏曲、回旋曲、赋格、葬礼进行曲、咏叹调(小咏叹调);隐性的有托卡塔、幻想曲、塔兰泰拉、圆舞曲、无词歌、小夜曲。其三,特殊的第一乐章。在贝多芬三十二首奏鸣曲钢琴的第一乐章中,有五首为非奏鸣曲式 ,从形式的角度来说,它们还是别具一格、引人注目的。其四,奏鸣曲式的延展体现在主题的交响性、中部的丰富性及尾声的确立性。

贝多芬是西方音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引领人,通过钱亦平老师对文本资料论证翔实的分享,我们不仅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感受到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激情、粗犷的戏剧性元素,还可以领略到贝多芬在曲式结构、奏鸣曲的发展,以及体裁形式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为后人传达了充满个性、充满斗争的具有独创性的音乐语言,他的奏鸣曲为后来浪漫派演奏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是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而不仅仅是人类音乐文化)。

贝多芬何以让后世不可企及?韦丹文老师以看似轻松却实为深刻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了贝多芬的音乐人生,通过分析贝多芬各个时期的作品,对其深入骨髓的抗争精神进行了解读。如他的作品2之2有四个乐章,当时只有交响乐有四个乐章,这也体现了贝多芬的在曲式结构上的创新性与抗争性;作品2之3具有冲击力的织体曾在海顿晚期奏鸣曲中出现过,而贝多芬在早期作品中就开始体现出了这种抗争精神;作品10之3具有冲击力的主题,体现出贝多芬音乐人生中向上的精神,等等。另外,韦老师还讲述了版本、节奏和力度等问题,认为贝多芬的记谱是最清晰的。他不喜欢用中强,喜欢用对比大的力度记号,比如从p到ff,音乐过渡比较直接。随着抗争在潜意识的出现,以及后期耳聋带来的压力,英雄的旋律、勇往直前的精神始终贯穿在贝多芬的作品里,有痛苦、有抗争,也有斗争的喜悦。经历了众多磨难的贝多芬,音乐中可以选择退却,可以反映绝望,但他的晚期作品,如作品106、110、111皆体现了对未来美好的期许和对灵魂的抚慰,这种音乐灵魂的升华在作品中呈现得非常明显。如作品110中圣咏的加入,仿佛能听见未来召唤的声音;作品106第二乐章诙谐的主题动机,以及作品110第三乐章赋格写作手法的运用,无不体现出一位内心强大、憧憬美好、心灵升华的贝多芬。通过韦丹文老师分享的贝多芬的音乐人生,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多芬精神的碰撞,感受到富有哲理的思想,以及人性与神性的交融。

神坛之下的贝多芬和他的钢琴作品

星海音乐学院孙鹏杰老师的讲座每次都与众不同。此次研讨会,他以风趣的言语、丰富的谱例和生动的示范,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带来一个神坛之下的贝多芬。他由浅入深地诠释了贝多芬的《c小调变奏曲》及一些小品,提出了变奏曲的三个演奏思路和贝多芬作品的十个音乐特征。

孙老师认为,变奏曲有三个演奏思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特征演变(主题/动机演变)、结构和情节。他以贝多芬《c小调变奏曲》的主题为例,详细剖析了主题特征,其中的休止符、附点节奏、跳音、三十二分音符、和弦等,尤其是首先映入眼帘的sf 记号,都往往会是音乐发展的转折点。关于作品的结构也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如何把握节奏、速度的变化,速度不变,就可以归为一个整体段,速度若改变,形成另外一个段落。二是音色,相同的音色可以归纳为一段。三是宏观上的把控,在弹变奏曲之前要分段,此处的分段不是练习状态中的分段,而是结构上的分段。关于情节,孙老师认为人类所有的艺术始终都在讲故事,变奏曲也不例外,音乐有了情节感,就不会重复规律,永远有新鲜感。

在分享变奏曲三大演奏思路的同时,孙老师穿插讲述并总结了贝多芬的十个音乐特征:力度变化、休止符(贝多芬的休止符长度是非常重要的)、触键法、音色饱满直接、节奏张力、复调、拟人化、节奏错位、黑色幽默和颤音。在触键法中,他建议演奏者根据作品的风格需要选取适合的演奏法(连奏、断奏、非连奏)进行演奏,并且提出非连奏演奏中,演奏者要有判断弹什么样的连奏是作品需要的。例如,贝多芬《c小调变奏曲》主题演奏中不能纯连奏,如果少了非连奏,音乐会缺少一种能量(乐谱中没有写连线和跳音的地方就是非连奏等处理方式)。而主题中的几个要素:其一,左手和弦,和弦的走向就像命运一样,不可抗拒。其二,音符的反向进行,体现了一种斗争,一种增长和撕裂。其三, 五连音,向上的音型带来的音乐感觉就是反抗、一起革命的形象。其四,反复音,给予的感觉是坚持,重要的转折点sf,主题中它代表的不是一个突强的符号,而是具有实际含义的转折点。孙老师详细而有条理地讲解,为听者呈现出一个富于逻辑性和理性的贝多芬。提高了与会者对作品特征演变的关注和风格特征结构的把控,也通过对作曲家的音乐本体分析,促进演奏者运用已知的理论帮助演奏,这个层面对于演奏者作品风格的表现至关重要。

聆听贝多芬,探寻众人眼中的贝多芬精神

十五年来,王遒老师一直坚持从事音乐文献及多媒体资料的整理、编辑等研究工作,本次研讨会中,王老师就“以乐谱与唱片为例,管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不同学派演奏风格”的发言为我们带来了聆听的盛宴。

首先,关于演奏风格的研究,王老师提出“不同时代的钢琴家,表演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进行研究?”之后,又对审美层面进行了分析,并不是钢琴家的每一首作品都可以弹奏得完美,一个好的唱片是不是唯一的范本?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通过分析不同时期钢琴演奏家的版本,我们知道判断的标准是和听觉及个人的审美观有关联,只有通过对资料正确全面的分析,才会有对比性。我们的审美观,又包含了技术层面和审美层面,但也会受到学派、情感甚至星座的影响,并且演奏者的审美观与文本——演奏者的文本就是乐谱,又有直接关联。王老师对比了不同的版本,有亨乐版、彼得版、英皇版、维也纳原始版等,在时间、编订者、出版社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从搜集的版本和详细的讲解中可以看出王老师严谨扎实的学术作风,为此课题进行了非常精准且有价值的研究。

其次,王遒老师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期作品2之2第四乐章、中期作品78第二乐章、晚期作品110第一乐章为例,通过作品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演奏家录音版本中的视听对比,由浅入深、简洁明了地对钢琴学派的风格进行了梳理,再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分析出各个学派的演奏特征,如德国学派的深思熟虑、奥地利学派的直接、法国学派的浪漫、英国学派的咬文嚼字、意大利学派的花腔、俄罗斯学派的厚重等,从弹奏法、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王老师的讲解清晰明了,听者入心,受益匪浅。

时空的碰撞,贝多芬时代的钢琴与现代钢琴

为了准备这场讲座,活动主办方专门从北京运来了汪月含老师的早期钢琴。讲座开始之前,大家就目睹了早期钢琴的精致和秀美。

讲座内容以早期钢琴这个出发点,首先讲述了贝多芬时代的钢琴、贝多芬小时候所用的乐器、贝多芬的键盘作品为何种乐器创作这三个方面;其次又对早期钢琴和现代钢琴在音色、踏板等方面进行讲述。通过盛原老师和汪月含老师的现场演奏,老师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两种乐器在音色和踏板等细节上的差别。

贝多芬早期键盘乐器的创作,是写给早期钢琴或者楔槌键琴,贝多芬早期的键盘作品里面有大量的力度变化,而羽管键琴,是没有力度变化的。1700至1750年,是早期钢琴创作的探索状态,到1760年,早期钢琴的制造和创作才达到高峰。钢琴制造的历史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乐器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对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没有贝多芬最早创作的明确记载,但他使用的乐器是没有五个半八度的。因为在18世纪下半叶,维也纳式钢琴基本上是在五个八度;英式钢琴分两个体系,德奥体系和英法体系,琴会更结实,但音域会更少。这也侧面说明了在使用现代钢琴演奏贝多芬作品的时候,可以自动把它两边的音屏蔽掉,因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音都集中在键盘的正中间。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古典主义的作品往往弹奏不满整个键盘,因此贝多芬的作品在这台早期钢琴上来研究是比较合适的。作为演奏家,盛原老师个人更倾向于用贝多芬时代的琴来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不过,演奏贝多芬的作品究竟应该选择现代钢琴还是早期钢琴呢?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知晓过去,了解乐器的发展史,实际就是了解器乐作品的创作史和演奏史,使演奏者的诠释更到位,这也是此次讲座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之新解

研讨会的最后一场讲座,是由朱贤杰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专题研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新解”。

朱老师的讲座包含四个部分:贝多芬三十二首奏鸣曲的难易程度、如何在贝多芬的钢琴上演奏贝多芬、力度与表情记号的分析及名家演奏的思考,以及对表现手法进行讲解。鉴于朱老师的同名图书即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这里就不多作赘述,但是其中关于力度与表情记号的讲解非常有意思,在此摘取部分以飨读者。

朱老师提出,贝多芬是第一位特别重视力度与其他表情记号的作曲家。因为这些记号、标记与作曲家的艺术构思紧密相连,所以正确理解贝多芬的各种力度与表情记号,对于把握其作品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朱贤杰老师将理论实际结合,通过对乐谱的精准统计,对贝多芬的力度记号进行了说明:1.贝多芬在三十二首奏鸣曲中所使用的力度记号,共9297个。其中百分之二十四属于绝对弱奏记号(mp、p、pp、ppp),只有百分之五属于绝对的强奏记号(mf、f、ff)。2.在贝多芬的同时代人之中,他是使用ppp与crescendo poco poco、piu crescendo、leggiermente、ben marcato等此类力度记号最为频繁的一位作曲家。

且还有一些力度记号,对于贝多芬作品具有特殊的意义,需要演奏者格外注意。它们是:sf(突强)、fp(强弱)、fp(强弱)、crescendo(渐强之后的)subit piano(突弱),等等。以布伦德尔演奏贝多芬奏鸣曲的视频为例,通过对其处理sf术语的演奏分析得出突强音可以被理解为以下几种方式:sf可以得到伴奏声部的帮助;sf在切分节奏出现可以利用踏板进行力度的推进;sf可以依靠某种让听众看得见的肢体动作,使得钢琴家如歌的意念传达出去,达到 sf 需要的效果。

在贝多芬的表情术语中,朱贤杰老师分享了演奏家对表情术语的理解。如piano与dolce(轻柔地、温和地、甜美的),鲁道夫·科利什将贝多芬的这种轻奏称之为“神秘的轻声”;espressivo(有表情,有表现力的),车尔尼的说法是“espressivo几乎总是意味着渐慢”;布伦德尔则认为dolce意味着一种温和的喜悦,表情比较内在,而espressivo的表情则比较外向,当这两个术语被放在一起使用时,dolce在感情上力度上的分量将会有一定比例的加重。

听了朱老师的讲座老师们使我们对贝多芬奏鸣曲的表情术语、力度记号、触键等有了更深意义的理解,仔细做好乐谱的每个细节才能将这些表现手法与作品正确的传达相得益彰,才能充分体现出作曲家所要表现的内涵。

四天的研讨会,每一场都是头脑风暴,每一场都是新鲜而充满活力的。因篇幅有限,还有很多本文没有涉及的内容,如贝多芬专家金德曼的讲座(因为有更加翔实的内容已经由中央音乐学院刘小龙老师翻译整理,这里也就省去笔墨);十大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演绎贝多芬的早、中期钢琴奏鸣曲音乐会;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们精彩的大师班;还有盛原、林朝阳、马雯三位演奏家带来的重奏音乐会……每一天都感觉自己的身心被这位伟人的音乐作品充盈着,就让我们用各自的不同方式来纪念这位伟人吧!

猜你喜欢
奏鸣曲贝多芬钢琴
手机上的奏鸣曲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大笨狗酷比多
——贝多芬和钢琴
饥饿奏鸣曲
纸钢琴
三部奏鸣曲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