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仲省
近日,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电视剧项目《红旗渠》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笔者在为“红旗渠精神”深受感动的同时,不由想起了笔者的老同事骨科名医许振华教授救治红旗渠特等模范李改云的往事。
妙手回春,救治劳动模范
那是在1960年4月18日,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为郑州大学一附院)骨科主任许振华一上班就接到紧急通知,立即乘直升机前往林县(现林州市)救治一名伤员。他迅速带领两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登上飞机。飞行途中,年轻的住院医生问他:“老师,是什么重要病人,省委竟然派直升机来接?”许振华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人,但临行时上级领导殷切嘱托:“受伤的是一位英雄,因为舍己救人腿被砸断,你们一定要将她治好,保证伤口长好,骨头接上。”
飞机在林县大山深处降落后,许振华一行直奔山中一所设施简陋的医院。在这里,人们急切而简短地介绍了伤员李改云的病情。
1960年2月18日,红旗渠建设工程正在紧张进行,妇女营营长、“刘胡兰突击队”队长李改云带领队员们开山凿石。她在检查安全时,突然发现半山坡上出现裂缝,土石有坍塌危险,急忙大喊:“山石要塌了,快躲开!”大部分民工们闻声快速离开危险区。可是,16岁的女青年郭焕珍正在低头弯腰搬石头,被突如其来的险情惊呆了,行动迟缓。李改云见状,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猛力将郭焕珍推出了险区。
郭焕珍脱险了,但山上的石块劈落下来,砸在了李改云的身上。人们七手八脚慌忙去刨,发现她的右小腿被砸断了,仅有一些皮肤粘连着,她已成了一个血人。大家绑了一个简易担架,急忙将她送往20多公里外的工地临时医院。
医生们检查后,认为伤势严重,要挽救她的生命,必须截肢。但是,县委书记杨贵不忍心让24岁的青年英雄成为残疾人,提出必须尽最大努力,人要保住,腿也要保住。虽然医生们想了许多办法,日夜辛苦用药救治,加强护理,但李改云的伤口却一直未能愈合,不得已求助于省城的专家。
许振华简单检查了一下李改云的伤口,发现她的右腿是开放性、陈旧性、粉碎性骨折,而且已经严重感染。当地医院提出的截肢手术确实是通常的保命治疗方法,但他了解到李改云的事迹后,也被深深打动,再加上县委、省委书记的指示以及众人的殷切期望,他感到肩负重任,便暗下决心,一定拿出最好的治疗方案,竭尽全力救治英雄,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将李改云接到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之后,许振华开始殚精竭虑,为她制订治疗方案。第一步要紧的是控制感染。但是,由于伤后已一个多月,长期使用抗生素,再用抗生素对李改云的伤口感染已无能为力,许振华曾学习过中医,对中医治则有一定造诣,于是大胆决定使用中药。他用3种中药熬制成液体,以每24个小时一万毫升的剂量不停地对李改云的感染部位进行滴液清洗。这种方法是他根据临床经验创用的,还真起了作用,坚持20多天,李改云的感染得到了控制。
接着第二步是进行手术。许教授小心翼翼为李改云剥除了腿上的烂肉,冲洗了伤口,把断离的骨头连接起来,待长出新肉后,又为她做了植皮手术。
第三步,在伤口基本愈合后,许教授又为她制作了一副外支架,托扶着她的右腿,指导她练习走路。几个月后,李改云已能离开支架自己迈开脚步了,锻炼后也能走路了。虽然有点跛行,比起原来健步如飞有很大差距,但是保住了腿,已经是奇迹了。
离开医院时,李改云赠给许教授一张她的照片,说:“感谢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许大夫为保住我这条腿操碎了心。”并在照片背面写上:“愿许大夫在祖国的医学之路上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发挥光和热。”
2015年6月,89岁的许教授看电视纪录片《红旗渠》,偶然看到了李改云劳动的镜头,就想着要看看她的腿这些年怎么样了。于是55年后,许教授又到了林县,见到李改云雖然79岁了,但身体还好,走路无大碍,但两腿都患有膝关节炎,许教授说:“我可以继续为你治疗,你想到郑州就跟我走;想在附近,我在滑县骨科医院任名誉院长,我做主,为你免费治疗。”李改云十分激动,说:“55年过去了,想不到许大夫还记得我,这么大年纪还来为我复查腿伤,还想着为我治关节炎,我不知说什么好。我的小儿子也是医生,我常教育他要像许大夫一样,做个好医生。我的腿病就先在当地治吧。”许教授临走时,专门到附近医院,给骨科医生打了招呼,要免费为李改云检查和治疗。他关心患者,爱护英雄的医者仁心,由此可见一斑。
悬壶济世,奠基中原骨科
许振华是河南省骨科的奠基人,1951年初,他报名参加了中南区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奔赴中部前线战地医院救治伤员。在敌机轰炸、设备简陋、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他和吴国桢教授等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伤员进行了多种救治手术上千例。志愿军和红旗渠建设者的英雄事迹和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成为他献身医学、勇于攻克医学难关的力量源泉。
他多次深入豫西山区,进行大骨节病的调查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与骨内减压等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可喜成果;他率先在河南省开展了腰椎颈椎手术,在研究骨内高压、大骨节病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他指导研究生王义生成功制造了家兔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在世界上首次证明酒精是股骨头坏死的一个确定病因。他和研究生开展了疑难课题骨内高压的研究,破解了顽固性跟骨痛的秘密,并研究出了减轻骨内高压的治疗方法,获得了卫生部乙等科技成果奖。
许振华积极建议筹备成立了河南省骨科学会,并被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在多次举行的学术会议上坚持“三不一义诊”,即:不举行宴会,不发纪念品,不照合影像,一定要在会议期间进行一次义诊。
毅力超凡,戒除多年烟瘾
许教授80多岁时,腰不弯,背不驼,耳不聋,齿不松,步履矫健,声如洪钟。笔者多次采访过他,报道过他的事迹,有人让我请教一下他的养生经验,他笑笑说,只有一条,戒烟使我赢得了健康。
他的戒烟故事也十分感人,证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戒不断的烟瘾。年轻时候,许教授的烟瘾不大,但他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每天猫在地洞里,通宵达旦地工作,接连不断地为伤员做手术,累了就吸烟,瞌睡了也靠吸烟提精神,把烟瘾“养”大了。等到1952年回国,他每天要吸两盒烟。
当医生的没有不知道吸烟的严重危害的,许教授从1977年开始戒烟,长的时候坚持了一年半,短的时候只戒—个晚上。他曾在3年内,先后戒烟100多次,都以耐不住劝烟和疲惫,又拿起了烟卷。直到1980年,他出现了咳喘症状,才真正意识到吸烟问题的严重性和戒烟的迫切性。他看到有几位长期大量吸烟的医学界同事,有的因肺癌辞世,有的因患慢阻肺而病亡,年龄只不过五六十岁!正是临床经验丰富之时,就这样英年失去,真令人惋惜、悲痛和震惊不已!
他下了狠心,重新制订了一套戒烟措施。首先,自己视烟为仇敌,绝对不再吸烟。二是坚决拒绝他人送烟,并毫不客气地警告:敬烟等于谋杀。三是尽可能避免与烟民闲聊,以免经不起他们让烟。四是任何至亲好友、至爱同学、亲密同事等到家里来,一律不招待烟,也不让他们在家里吸烟。郑重地告诉他们,自己正在戒烟,请见谅。
对于外科大夫而言,手术后,尤其是大手术后,累得真想躺倒地上,很多医生靠吸烟解乏。对此,许振华教授认为,这是一种条件反射。下了手术台,他立刻咬住一根牙签,越想吸,就咬得狠一些。时间一久,就不再想吸了。出差时容易复吸,他就带上平时想看而没有时间看的书,解除旅途的寂寞,挤掉复吸的念头。
体育锻炼对于坚持戒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许教授编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健身操,以活动关节为主,不太剧烈,属于有氧运动,锻炼腰背和四肢,每天早晚做两次,持续20-30分钟,感到血脉畅通、思路开阔、杂念顿消。
戒烟之后,他对一些爱好更加执着,他的书法经过不断练习日益纯熟,被郑州大学老年书法协会聘为名誉会长。他还喜欢古典诗词,创作的诗词有真情实感。他填写过一首如梦令,是自己的贴身体验,也是对烟瘾君的警告和劝勉:吸烟,害肺,损胃,伤肝,癌魔趁机作乱。是慢性自杀,生命惨遭摧残!戒断,戒断,生命活力再现!
戒烟使他获得了健康,80多岁时,许教授还坚持每周一次门诊,有时还查房、指导手术。2019年4月14日,许振华教授逝世,终年92岁,也属长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