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园 魅力前鲁村

2021-01-25 18:42薛蒙曹晓晨
北京支部生活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化园农耕水稻

薛蒙 曹晓晨

为更好地传承、弘扬顺义区北小营镇独有的农耕文化,北小营镇前鲁村党支部对前鲁养鸭场进行转型改造,建设了一个集张堪生平介绍、农耕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张堪农耕文化园,并以此带动村里文旅产业发展,使前鲁村成为顺义区又一高品质、有特色的魅力乡村。

稻田开阔、水渠纵横、农舍遍布,收获的水稻被打成捆整齐码放在穹隆形的圆顶谷仓旁。湖边的鸭舍内,一群小鸭嘎嘎地叫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在顺义区前鲁村张堪农耕文化园里处处可见。

寻转型之路

“我一直惦念着那座古庙,想用一座博物馆纪念2000年来中国、北京的农耕文明。要不,咱们来建一个文化博物馆怎么样?”

说话的人叫黄礼,是张堪农耕文化园的前身——前鲁养鸭场的创办者。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2012年,前鲁鸭场关停。为更好地将前鲁鸭场这块村集体土地利用起来,时年63岁的党员黄礼主动找到村党支部,谈了自己的想法。

“据《后汉书》记载,张堪曾在狐奴县,也就是咱所在的北小营镇附近开稻田8000余顷,引进水稻种植技术,使当地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作为“中国北方开荒种稻第一人”,张堪的创举一直泽被后世。黄礼仍记得,儿时村里有一座张相公庙,庙里坐落着张堪塑像,庙壁四周挂着古代农耕图,描绘着当时农民耕作的场景。“咱们可以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一个农耕文化园,通过发展民俗旅游带动村里经济发展。”黄礼提议。

黄礼的想法得到了村党支部的肯定,并得到了区、镇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张堪带领百姓种植水稻,咱们文化园里就得有山、水稻、鸭子、农耕器具等元素……”黄礼一边摆弄沙盘,一边和村“两委”成员构思着农耕文化园的样貌。

经过多次讨论,前鲁村党支部决定在张堪农耕文化园里重点打造一个张堪文化博物馆。“张堪任渔阳太守后,先讨伐奸贼,收缴财物悉数登记上报朝廷;后劝民耕种,带领百姓开辟稻田,让人民生活富裕。我们认为他廉洁奉公、仁爱百姓的品行应该被充分体现。”黄礼说。

步入博物馆,仿佛瞬间穿越至汉朝,红色的斗拱、黑色的浮雕、铜熏炉、九莲灯……汉代郡县场景一一呈现眼前。穿过长廊,参观者可以看到张堪带兵出城抵抗匈奴的场景:呼奴山下,张堪身披盔甲,手执长矛,骑着战马带领着队伍从城门出来。老百姓纷纷赶来送别,眼里尽是不舍之情。“作为村干部,我们要学习张堪一心为民的精神。”看着这一幕,前鲁村党支部委员张学刚有感而发。

在博物馆里,参观者每走几步就能看到犁地的农具、碾稻米的石槽、酿酒的酒坊、磨豆腐的豆腐坊……处处都是农耕文明的痕迹。为收集这些物件儿,黄礼和村党支部成员可没少下功夫:他们从一户村民的养殖地里,找回一块多年前被用来垒猪圈的石碑;在村里一户老人翻盖旧房时,找来了石槽碾;在箭杆河修水闸时,找回了当年修建张堪庙所用的石碑;奔赴河北涞水,找到用来分离米和谷皮的风车……

如今,张堪文化博物馆已建成三年有余,吸引了众多党员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成为集传统廉政文化、两汉优秀文化、农业科普等内容于一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促文旅发展

“自从我带闺女来过一次后,她就一直惦记着在这里拉牛耕作的经历,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再来。”村民汤艳华乐呵呵地说。

前鲁村不靠山、不靠水,没有发展旅游的资源。之前,村里人大多以外出打工和养殖种植为生,收入有限。借着张堪农耕文化园的东风,村里开始用这些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

每年5月,百亩油菜花盛开,村里以“魅力花海、醉美乡村”为主题,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每年6月、10月,村里会举办插秧节和收割节,让游客了解水稻插秧、浇灌、施肥、收割等生产过程,体验耕作的艰辛与乐趣。

2017年5月,村里又助红木家具厂升级为君德益文化创意产业园。产业园研发出鲁班锁、斗拱、梳礼、书签等100多种“顺意礼物”,让来到这里的游客目不暇接、爱不释手。“看到游客来来往往,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我们高兴着呢!”年過八旬的老党员金永举,如今逢人就介绍村里的各处“景点”。

如今,张堪农耕文化园、特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成了前鲁村的特色产业。2019年,前鲁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未来,我们还会打造‘水稻民宿庭院和‘农耕民宿庭院系列。到时候,大家就能在家门口当导游、保安、服务员,直接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村党支部负责人单晓磊表示。

猜你喜欢
文化园农耕水稻
农耕感怀
水稻种子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路径探索
农耕园里收获多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惠和石文化园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老圃作品
老圃作品
历史文脉及渠源文化的引入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