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勇 郝赤彪
(1.澳门城市大学,澳门 999078;2.青岛理工大学,青岛 266033)
目前,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景观项目出现在众多设计师的视野。此前的乡村景观往往是自下而上自发的发展,由于城乡差别及经费等原因,设计师的触角很难触碰到广袤的乡村,设计的影响更多的发生在城市,而当下的城市化充斥着现代主义,带来的是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消失。面对乡村景观,是以现代主义快速推进,还是地域主义还原传统,或者其它思潮去左右创作?这是每位参与者需要回答的问题。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或许是解决乡村景观设计的绝佳选择。其批判性是对现代主义、地域主义二者的批判,采取的是融合而非对立的哲学立场,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批判性地域主义创作思想追随者众多,尽管有时他们自己并不承认,从阿尔瓦·阿尔托到安藤忠雄、亚利杭德罗·阿拉维那、杰弗里·巴瓦、王澍等人,均有大量佳作呈现。弗兰姆顿在《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抵抗建筑学”的六要点》中将批判性地域主义提升到建筑伦理层面,对广大建筑师创作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与实践大多以建筑为中心,本研究将其纳入乡村景观,既以景观设计实践对该理论进行验证,也是一次乡村景观设计的思想实验。
用地位于唐厝村内的一块山地,山地土壤偏酸性,植被茂密,有相思树、马尾松、榕树等植物种类,一颗大榕树位于山顶,其胸径至少四人合抱,整体山势陡峭,山顶较平整(图1)。
图1 基地现场照片
村领导希望修建传统亭子、坡道供村民休闲娱乐,造价要严格控制,此外并无它求。这些信息对设计团队的创作而言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满足上面两条基本要求,团队一致的意见是希望建造生于斯、长于斯,真正能够服务于使用者——村民的景观,形式上要打破传统亭子的形象并融于环境而非冲突制造者,这与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不谋而合。通过走访发现,闽南南音在本村有相对完整传承并有不定期演出活动,提供这样的场所也为走访群众和村领导所接受,于是,选择地形相对平坦的山顶作为基址,将大榕树同时纳入,戏台、观众区在最高处平台,南音艺术馆、儿童游戏区位于第二平台并与大榕树结合,两平台高差相差约2m,通过盘根错节的树根、山石形成台阶联络上下,整体如同人体听觉器官耳朵的造型,由此获得“乐庐”的创作主题(图2)。
只要材料能够建构一个适合此时此地的、有机的、富有特征的整体,就都可以被采用。何为此时此地?闽南红砖、夯土、出砖入石可以吗?现代材料可以吗?哪一种能够代表此时此地?按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观点,此时此地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并非非此即彼的去选择。
图2 适合地形的草庐
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相比,体现了历史上此地传统的地域与文化特色,如果仍然适合自会被采用,未采用红砖、夯土,有如下原因。一是材料造价高昂,传统红砖已限产;二是技术原因,夯土技术已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施工队伍;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更合理的材料与技术来契合场地,对场地的破坏几乎可以忽略,例如钢和混凝土,它们更能代表当下真实的技术,故而最终采用现代钢结构和混凝土技术来实现主体框架和柱基础部分(图3),事实上2m高的那段挡墙采用的是传统的毛石砌筑工艺,原因在于它的低技术和低成本对场地而言是最适合的。
图3 主体结构选材(施工中)
围护部分材料更加强调此时此地,采取就地取材的策略。山上有大量枯树枝,经过加工可作为各种围护构件如建筑围挡、院子栅栏,花草边界;拣选山上枯木就近至基地旁木器加工厂加工成木椽,枯树皮经防腐防虫处理后做一部分屋面材料(图4、图5);原计划就地采用稻草覆盖屋面,后业主强调坚持耐久性作罢而改用人工稻草屋面。围护结构是传统的低技术,也就意味着低成本,因而获得真正的经济平衡。
图4 维护部分选材(就地取材)
图5 维护部分选材(施工中)
项目虽小,选择却难,既担心过度使用现代技术对乡村景观的人为破坏,又不愿重复老路复制所谓传统,只有尽量在空间的建构上保持与所处场所周边环境相连贯,在时间上与历史和未来相连接。
钢木结构、就地取材也是基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考虑,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在地植被,对人性的关注更应该尊重自然而非破坏,他们的关系是统一而非对立(图6)。
“乐庐”的设计思想以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六要素1为基石,故以下针对“乐庐”的设计思想结合六要素进行剖析。
图6 建成戏台局部
相比城市,乡村景观更具边缘性和地域性特点,本次实践以现代主义为基础,同时对其采取批判态度,例如技术与材料的选择是以不冲突、适合此地为原则,避免此前“大广场”、“过度硬化”等乡村景观盲目城市化问题。
“乐庐”的设计思想源于对具体场所的分析,像使用者诉求、场地地形、地貌、资源等,对场所各要素给与最大尊重,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性格和唯一性。
“乐庐”的技术及材料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技术和传统材料各占一半,并被分别使用用于主体结构和围护部分,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实现地域特色。
两层台地的错落式布局适合了地形高差,并对场地内原有植物最大限度的保护,建筑整体仿佛踮起脚尖,原生植物从木板缝隙之间自然的冒了出来。
芒福德反对对景观采取纯粹欣赏和审美的态度,景观真正的意义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此次实践的出发点并非单纯的美学爱好,而是尝试采用适合的技术和材料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设计中没有刻意的传统模仿,反之,对传统材料与形式采用了“陌生化”的处理,例如茅屋的传统形式在这里表现为现代化甚至未来感的“展台”。
案例取自2017年一次乡村景观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共有17支队伍参与,分别是来自于两岸高校的师生。评选结果它有幸获得并列一等奖,但评委对它的评价分成了两派,反对的意见集中于选址之争,因山下毗邻一处特殊的建筑怀恩堂(村内骨灰安放地),会对来此活动的人造成心理不适,如果入口选择远离就能避免,但事实上因经费关系,上山的入口最终选择原地,非常接近怀恩堂,不可避免造成了影响。赞成的意见也很集中,与其它案例相比,不是采用传统材料和技术来实现地域性,而是结合现代新技术,反而令人耳目一新。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景观已非原先自下而上缓慢发展的进程,设计师逐渐走到了台前,成为重要的参与者,我们不能重复城市化的老路,也无法回到从前,以此次设计实践,结合近年来涌现的乡村景观作品来看,乡村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包括设计师的共同努力。
结论1 认真求证,坚持理想,适度采用新技术,抱守残缺被证明是没有出路的。本案前期对周边调研不够,对使用者心理会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后续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应坚持创作理念,例如稻草材料的使用,除环保外还有其乡土性及真实性一面,其不耐久与环保、乡土味道和真实性是一对矛盾,而我们恰恰需要后者;钢结构的使用所营造的形式已非传统茅草屋形式,而有了一种未来感。
结论2 乡村景观并不意味着简陋,也绝非必须回归传统。遗憾的是,近年来大量作品以回收乡村旧物料、废弃砖石等作为创作核心,形式上以各种符号来解读传统或地域文化,与现代主义相比,难道不是以另一类相似、相同在广袤的乡村上演?这种煽情模仿、贴标签的设计理应被批判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