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巢清尘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尽管全球碳排放减少,特别是上半年减少明显,但气候变暖的程度并未降低,气候紧急状态仍旧持续,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危害依然严峻。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封锁措施带来的人为排放减少并未对全球平均大气CO2浓度产生明显影响,全球主要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上升。由此带来全球气候系统的各个要素不断创新高。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高于工业化前(1850-1900年)1.2℃,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2015-2020年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6年。全球84%的海域发生了海洋热浪事件。海洋因大量吸收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酸性增加;全球平均表层海水酸碱度持续下降,2020年为1985年以来的最低值。2020年,南、北极地区海冰和冰盖消融在持续,7月和10月的北极海冰范围为有卫星观测以来的同期最低值。2020年是洪水泛滥的一年,尤其是在非洲和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大规模洪灾,其中苏丹和肯尼亚受灾最重。在亚洲,印度6-9月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高出9%,中国长江流域6-8月出现严重洪涝,韩国经历的洪水处于历史第三位,日本7月遭遇“暴力梅雨”。而另外一些地区则遭受严重干旱影响。阿根廷北部、乌拉圭、巴拉圭和巴西西部边境地区受灾严重。随着干旱持续,9月底至10月初高温热浪席卷了巴西内陆大部分地区。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异常温暖,其中西伯利亚北部部分地区比常年偏高达6℃;美国出现极端高温事件,8月中旬加利福尼亚死亡谷观测到54.4℃的最高气温,为过去80年来世界的最高温度。严重的高温又带来山火不断。从年中开始,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均发生严重野火。美国西部发生多起特大山火,澳大利亚东部大火从2019年末一直持续到2020年初。全球热带气旋数量多于常年,其中北大西洋编号热带气旋数量创新高。此外,2020年上半年高温多雨导致蝗灾蔓延非亚,影响多国粮食安全。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全球风险报告》,从经济、环境、地缘政治、技术、社会等领域评估全球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最近几年的报告,可以发现,从出现概率来看,极端天气持续列为近5年榜单发生概率第一,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措施失败居近3年榜单中前三。从影响程度来看,由于2020年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将在未来3-5年阻碍经济发展,未来5-10年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因此,在风险影响程度上,传染病位居首位。但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措施失败仍被列为未来10年最具影响力和第二可能的长期风险,环境问题仍是全球面临的首要问题。2021年2月,联合国安理会就气候变化与和平和安全问题举行了高级别辩论,联合国秘书长明确指出,气候破坏是危机的放大器和倍增器,气候变化加剧了动荡和冲突的风险。
正是基于人们对保护地球气候的共同认识,全球面向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越来越清晰。2020年可以说是碳中和的热情激发年,截至2021年3月上旬,全球已有128个国家和地区、84个城市、419个企业承诺碳中和相关目标。尽管很多国家和集团都在努力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缓和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释放积极的信号。但根据已有研究,即使按照目前各国已经承诺的碳中和目标均能实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仍可能比工业化前上升2℃左右。温升2℃,意味着全球遭遇至少五年一遇的高温热浪人口将达37%,21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0.46米,北极地区多年冻土融化面积将达660万平方公里,热带地区玉米产量将减少7%,至少一半昆虫消亡的比例将达18%,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断提醒人们仍需加强气候适应努力,增强气候韧性建设。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专题研究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将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作为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项重点工程”的第一项,也是基础性工程,强调要在全国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随后国务院决定于2020-2022年开展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通过此次普查可以进一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掌握历史灾害信息,查明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提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和防治建议;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为中国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自然灾害保险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明显,在自然灾害的次数占比超过60%,损失超过70%的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工作已初步完成120多个试点地区的致灾危险性评估工作,正进入全国普查阶段。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对于提高灾害防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摸清各类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可能致灾的风险点、风险区域和致灾的阈值,由此推动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的发展。将来气象预报预测不仅可以提供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气候怎样,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未来的天气气候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哪些地方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大。这就为更精准的灾害防御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可以指导全社会更好地推进韧性城市、韧性乡村建设以及各行各业气候变化适应工作。
当前,全国各地各部门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各级政府要在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科技发展战略中,充分考虑气候风险因素,将气候风险纳入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在国家国土空间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推动开展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气候风险。重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基础设施选址、建设和运行的影响;加强气候灾害对重大工程建设、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影响评估和风险防范区划。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环境与生态恶化等问题的监测和研究,加快研发相应的风险评估技术和防御技术,建立气候变化风险早期监测预警评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