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双旗村为例

2021-01-25 03:27:26史鹿鸣史宗琦黄天骏
四川水泥 2021年4期
关键词:老化景观老年人

史鹿鸣 董 阳 张 硕 史宗琦 黄天骏

论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双旗村为例

史鹿鸣 董 阳 张 硕 史宗琦 黄天骏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在老龄化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增多,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公共服务供给尚未实现均等化,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不足。基于此,文章从乡村养老特点入手,分析老年人对乡村公共空间的需求,以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双旗村为例,总结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思路与要点,提高乡村老年人生活质量。

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双旗村

0 前言

适老化是指在进行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时,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乡村公共空间具备安全性、便利性,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空巢老人数量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活动场所缺失、乡村景观不足等问题,不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适老化水平较低,需进行优化设计与改造。

1 乡村养老特点

基于乡村与城市发展的差异,乡村养老和城市养老有诸多不同,乡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显著低于城市老年人,乡村养老表现出如下特点:(1)景观环境缺失,城市道路绿化、园林绿化、小区绿化相关工程的数量多、规模大,景观空间更为丰富,可供老年人休闲、放松的空间更多,虽然乡村自然资源丰富,但并未开发建设生态景观空间,不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2)社会活动单一,城市活动场所多元,老年人可进行跳舞、下棋、乒乓球、太极等多种文体活动,乡村活动空间有限,老年人的娱乐方式以走亲戚、看电视、打牌为主,相对单一,生活更为枯燥,易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3)基础设施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地面平坦、交通便利,满足老年人的出行、活动需求,部分农村地区无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且地面无铺装、存在较大高差,阻碍老年人出行[1]。

2 老年人需求分析

就生理角度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器官功能表现出退化特征,身体机能下降,发病率升高,对老年人的出行与活动带来不便。就此,乡村老年人对公共空间产生如下需求:(1)休息区域,乡村老年人期望公共空间内设置休息座椅、凉亭等休憩区域,便于自身出行;(2)交通便捷,乡村老年人期望乡村道路平坦,各个公共空间具备可达性,出行无障碍;(3)乡村景观,乡村老年人期望宅前屋后设置更多自然景观,以此打造安全、舒适、美观的乡村环境[2]。

就心理角度而言,乡村老年人以空巢老人、留守老人为主,更易产生孤寂感,其对公共空间产生如下需求:(1)有可供自身回忆的空间,更期望在公共空间内存在有记忆点的空间,回顾以前的生活,对乡村产生归属感,减弱乡村老年人的孤寂感;(2)公共空间功能丰富,部分留守老人承担照顾孙辈的责任,期望公共空间具备同时满足照料孙辈、自身活动与生活的功能[3]。

3 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以双旗村为例

通过上述乡村养老特点及老年人需求分析可知,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乡村养老现状,不满足乡村老年人需求,需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适老化设计,使其符合老年人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创造幸福的晚年生活。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双旗村开展设计实践,适老化改造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学习。本文以双旗村为例,总结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思路与要点,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经验参考。

3.1 设计思路

双旗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祖庵镇,粉笔产业闻名全国,近几年,因粉笔产业污染严重,教育信息化发展,双旗村粉笔产业发展衰落,实施生态宜居改造设计,适老化设计属于生态宜居工程建设的一部分。田野调查结果显示,双旗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可供老年人活动的公共场所较少;公厕环境恶劣、垃圾堆放随意、道路绿化不足,景观环境较差。基于双旗村现状,设计人员结合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综合考虑适老化设计原则,以老年人利益为出发点,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适老化设计,在美化乡村公共空间的同时,扩大造景范围,增加村庄映像,丰富乡村空间层次,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为双旗村老年人打造与城市老年人相差无几的生活环境,满足其养老需求。

3.2 设计要点

基于上述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思路,可总结如下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为设计人员优化改造乡村环境提供帮助。

3.2.1优化空间形态

在乡村地区,空间形态包括系统空间、组团空间与节点空间三部分,设计人员应结合老年人的需求,优化空间形态,实现适老化设计目标[4]。

系统空间是指乡村的住宅、道路与自然环境形成的空间结构,在系统空间形态优化时,设计人员将双旗村破败的老旧房屋修缮为古朴的民宿,将随意堆放的碎砖烂瓦、枯树断枝等垃圾,改造成独具匠心的乡村景观;结合双旗村特色,打造彩虹道路;治理双旗村的环境问题,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彻底改变乡村面貌,更适合老年人生活。

组团空间是指在乡村的邻里空间,设计人员在系统空间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提高组团空间的内向性,按照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公共空间顺序设置乡村组团空间层次,汇聚村庄的人流,使老年人的邻里关系更为紧密,满足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需求,减少老年人的孤寂感。同时,老年人可在公共空间内闲坐、聊天、照料孙辈,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节点空间是指组团空间内的重要阶段,可调节组团空间的功能。设计人员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双旗村的地理条件,分别设置大型节点空间与小型节点空间,前者面积大、功能丰富,如精神堡垒、中心广场及彩虹道路;后者面积小、功能独立,如美术馆、图书馆、路边休息区等,二者协调配合、优化配置,为老年人达到提供便利。

3.2.2拓展空间功能

在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拓展空间功能,使老年人感到安全、舒适、愉悦。借鉴双旗村的成功经验,设计人员可通过公共建筑与乡村道路,拓展空间功能。

公共建筑设计要点如下:(1)根据双旗村地理条件与道路分布特点,在合适位置建设中心广场、活动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建筑,便于老年人到达;(2)将公共建筑与外部空间相联系,便于老年人了解外部信息,防止老年人因幽闭环境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3)在公共建筑内设置坡道、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便于老年人活动;(4)保障公共建筑的采光与通风,有条件的区域可设置天井或天窗,减少安全隐患。

乡村道路设计要点如下:(1)减少弯曲小路,按照清晰、简洁原则设计乡村道路,使老年人在快速到达常去的场所;(2)在道路沿途设置鲜明标识,如一棵树、一个雕塑或小型建筑物等,提高乡村道路的导向性,通过感官刺激老年人,使其准确识别乡村环境;(3)采用防滑材料铺装乡村道路,在道路边缘设置明显表示,避免老年人滑倒,并在道路的台阶、交叉口等位置,设置照明强度更大的路灯,避免老年人夜间出行出现安全事故;(4)对于高差较大的区域,设置坡道、踏步与台阶,并在台阶上铺设颜色鲜明的提示条,避免老年人在台阶上摔倒;(5)在公共活动区域的边缘、道路沿途、村民住宅门口等区域,设置休憩座椅,便于老年人休息、观望人群、看护孙辈。

3.2.3完善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美化乡村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可放松老年人的身心,满足老年人的休闲、观赏需求。在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中,设计人员需注重乡村景观的完善。借鉴双旗村的成功经验,设计人员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丰富景观层次。设计人员通过地理条件的内外、高差变化,增加乡村景观的层次,提高其观赏性。例如,在步行道沿途设置风雨廊,形成围合空间,便于老年人观望人群,也供老年人避雨、避雪;在散步道上标注距离,鼓励老年人锻炼身体;在中心广场设置座椅、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周围建设花坛、绿化植物,既可提高景观层次性,也可建造全龄化活动场所,使老年人走进人群,避免其产生孤寂感。

(2)做好乡村绿化。根据植物的颜色、花期等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栽种不同植物,营造四季有景的乡村绿化景观,吸引老年人外出观赏乡村景色。在植物选择时,优先选择芳香植物,如桂花等,刺激老年人的嗅觉,放松老年人的心情。同时,在观花植物选择时,优先选择饱和度高的植物,确保老年人可辨别植物颜色,吸引老年人注意力,如白色的银莲花、黄色的黑心菊、红色的萱草、紫色的丁香、粉色的牡丹等。

(3)建造特色景观。根据乡村的水体特点,建造长廊与景观湖,结合老年人的需求,拓展长廊的功能,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小空间,如休息区、礁石区、围栏观赏区、交流区、亲水平台等,提高乡村景观的舒适感与观赏性,避免老年人步行过长距离,优化老年人游览体验。

3.2.3注重感知体验

基于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记忆点需求,在进行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时,设计人员应注重老年人的感知体验,确保公共空间设计可激发老年人与乡村土地的情感联系,提高老年人的归属感。为满足老年人的感知体验需求,设计人员应在注重以下要点:

(1)合理应用地域文化。在进行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时,设计人员应渗透当地地域文化元素,延续乡村文化脉络,使公共空间具备独有视觉特点,激发老年人的回忆,唤醒老年人的年轻热情,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例如,设计人员在双旗村设置再现老年人年轻时生活场景的景观小品,并将废弃石头墙用作村庄文化宣传墙,既可丰富乡村景观,拓展旧空间的功能,也可丰富老年人的感知体验,提高老年人对乡村环境的亲近感。

(2)再现乡村记忆。乡村记忆的再现并非完善重现,设计人员应汲取乡村生活的净化,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重现,提高老年人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归属感。例如,设计人员可保留村庄有特色的空间,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空间内活动;开辟老年人专属农田,供老年人种菜,还原老年人年轻时的乡村生活节奏,打造慢生活状态,使老年人感受休闲、放松的老年生活。

3.2.4支持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是老年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避免老年人与社会脱节,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就此,在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确保乡村公共空间支持老年人的社会生活。借鉴双旗村的成功经验,设计人员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适老化设计:

(1)设计老年人活动空间,在“村民之家”设计老年人专用的功能空间,供老年人进行下棋、健身、中医保健等活动,也可提供趣味折纸、黏土DIY等老少咸宜的活动区,加强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交流,使老年人激发年轻活力。

(2)设计外界对接空间,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国家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到农村地区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增多,为便于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设计人员应在乡村公共空间中设置外界对接空间,便于老年人参与健康宣教活动、医疗团队免费测血糖等活动,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增强公共活动的影响力。

(3)鼓励老年人维护公共空间,村委会可组织老年人担任公共空间维护岗位,在闲暇时间管理乡村公共空间,为老年人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强化老年人的主体意识,提高养老水平。

4 结论

综上所述,双旗村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生态问题严重、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借鉴其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经验,设计人员需做好乡村公共空间形态的优化设计,拓展空间功能,完善乡村景观,注重老年人的感知体验,确保公共空间支持社会活动,使乡村公共空间满足老年人需求,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目标。

[1]宋安琪,张文,张颖浩.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景观空间与公共设施设计[J].西部皮革,2020,42(22):109-110.

[2]朱申.京西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实态及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20.

[3]袁巧兰.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J].智库时代,2019(36):283-284.

[4]张梦娜.老龄化背景下乡村环境景观的适老化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10):183-184.

G322

A

1007-6344(2021)04-0313-02

猜你喜欢
老化景观老年人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36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景观别墅
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 05:27:54
火山塑造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30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杜绝初春老化肌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