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磊 胡绍辉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及关键技术
房 磊 胡绍辉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河南 郑州 4500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各地区建筑工程项目如春笋般涌现。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建筑结构是否安全、稳定的保障,地基基础关系着整个项目工程质量,是工程初期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因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可能导致地基承载能力减弱,地基出现变形等问题,对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应加强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工作,做好保障措施,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全面掌握建筑物地基基础情况,提升对地基检测的重视度,合理应用先进技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稳步发展。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重要性;关键技术
地基基础检测是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其对于建筑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建筑项目中,建筑物承载较重负荷,需要稳定的地基作为基础保障,建筑项目才能够过质量大关。检测地基基础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及设计时存在相关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使建筑物承载力符合设计标准,避免地基沉降变形给人们带来安全隐患,保障建筑项目整体结构稳定。因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环节较多,程序复杂,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影响结果的因素,因此,需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提升整体人员素质,定期组织、更新检测技术,使工作人员掌握最有效、最科学的检测方法,熟练操作检测设备,构建完整的检测管理体系,从而提升检测效率,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为建筑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稳步发展,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建筑项目规模逐渐扩大,建筑要求也更加严格。地基检测作为建筑工程基础,是整体项目的施工保障。由于我国地区范围交广,地质环境不同,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地基基础施工易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针对此问题,对地基基础要求标准以及设计标准有一定差异性,不同土层检测需要选择针对性检测技术,如杂填土及软质土层,需要设定较高检测标准。如地基施工质量较差,则其他工程项目无法顺利开展,整体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施工后期需要返工,这样不仅对人力物力造成大量浪费,甚至可能导致上层建筑出现塌陷等问题。近年来,因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伤亡事故屡见不鲜,因此,需提升对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视度,深入研究建筑各个部位的承载能力,分析检测技术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提升检测精准度,为后续建筑施工和主体结构建设提供支撑。结合检测结果,对于地基承载能力较弱部分进行加固处理,避免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等问题,减少安全事故,避免为建筑企业带来巨大损失[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具有困难性、负责性和潜在性等特点。由于我国地广物博,各区域地质条件不同,地形各种各样,这对地基基础建设造成一定困扰,施工难度大大提升。地形较为复杂地区地基基础检测较为复杂,针对不同环境、不同难度选择适当的检测技术,满足不同检测需求;现阶段,我国部分建筑工程施工隐蔽,地基基础建设容易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程序复杂,无法及时检测每个因素。这可能导致某个环节存在问题,波及到整个建筑项目质量,小问题导致大后果。在恶劣环境中开展地基基础建设,在检测时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因环境影响部分检测设备很难进入现场工作,呈现出检测困难性较强的特点。部分检测人员对待工作不负责任,不愿意亲临现场,对建筑工程现场情况缺少全面的掌握,导致在检测地基基础时,很多影响因素被忽略,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地基基础建设作为第一道施工程序,实际情况中,无法多次检测各个环节,每项检测程序不同,应用设备不同,有时候一些特别细小的检测工作,需要多个专业设备,有的检测环节需要大型设备入场,这些都为检测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质量监管部门无法实地开展工作,对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部分监管人员只是简单看一下施工情况,没有深入到实地进行各环节的勘查,对于监管工作缺少耐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建筑企业“蒙骗过关”。再加上本身地基基础施工比较隐蔽,所潜在问题也较多,监管人员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对每一个环节做到严格管理,导致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问题较多,实际监管不到位[2]。
地基作为项目建设的第一个程序,是建筑物建设的基础内容,也是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的核心关键,其决定上层建筑结构稳定性。在检测地基基础工作中,需要首先确定地基承载能力,结合检测结果采取必要性手段,保障地基基础的建筑质量,使建筑施工符合设计需求。
地基基础强度及刚度符合建筑标准,才能够保障上层建筑承载巨大负荷时建筑物不变形或者细微变形,变形值在允许范围内对建筑物影响不大,但如果超出标准值,则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结合建筑物地基的沉降值以及变形值,需采取相应检测技术监测数据,并分析和评估数据信息,完善地基设计,调整地基施工,保障地基各项数值在规定范围内[3]。
通过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进行载荷试验,其结果能够有效反映出地基的承载能力,载荷试验是现阶段最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之一,其主要应用于地基检测和基桩检测工作,结合试验结果评估地基承载力和基桩承载力,并对比施工前数据和外载荷数据,直观看到在重载荷作用之下,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和基桩承载能力变化,分析数值变化情况,采用针对性措施,全面把控地基基础建设质量。
高应变检测方式可以完善并补充载荷试验内容,检测桩身承载力结果准确,检测效率较高。高应变法对于预制桩基础检测,应用打桩监管控制功能,通过静载试验检测桩身的应变力,检查桩身锤击承受力以及完整程度等,结合检测数据来判断桩基础尺寸,选择适合的建筑工艺,科学设定参数。此种检测方式要求操作人员专业能力强,可以熟练操作设备,准确设置相关参数。在检测过程中,还应注意桩基随机性问题,保障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可以有效开展[4]。
低应变检测方式主要针对复合型竖向增强体和基桩的桩身检测,通过利用反射波科学检测地基基础桩身结构,于建筑基桩的顶部进行竖向激振,桩基结构会四处传播弹性波,如传播过程中桩身存在离析或端庄问题,则反射波波形和幅度差异明显,传播时间也不同,有效识别反射信息之后,按照数据信息断定地基桩身的缺陷程度,从而查找地基基础问题。此种技术以反射波为媒介,结合地质资料以及工作人员专业经验,来确定桩身是否完整。低应变检测方式对于地基基础检测,具有较强便捷性,检测结果稳定,受到建筑工程人员的广泛青睐。结合桩身波速值的不同,观察应力波反应,判断地基建设实际情况。在保障检测仪器运营正常情况下,模拟化应用检测技术,选择不同桩身开展检测工作,为数据准确性提供数据支撑。在应用低应变法过程中,需关注地基平均值,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不同桩型所应用的工艺不同,反射波反应也不尽相同,确定反射信号之后,应至少选择五根桩身,测定波速值,计算平均值,综合考虑并分析成桩工艺、桩型实测数据以及混凝土强度值等信息。
应用声波透射方式检测基桩,按照声波显示,分析基桩所存在的缺陷。在此过程中,应用声波透射方式可以直接显示出桩身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保障施工质量。如果忽视桩身问题,则在后续建设环节中,由于桩身承受力与预期设计承受数值不符,达不到建筑标准,则可能导致整个建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检测相关标准要求,应用专业性检测仪器检测基桩,准确记录各项数据,搜集并整理数据内容,并构建曲线图,直观呈现数据信息。声波透射检测方式应用局限性较小,操作比较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检测中。特别在建筑项目混凝土作业过程中,应用此检测方式,可以判断声测管设置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准确检测基桩各项数据,声测管设置需水平,上下部结实绑扎管,确保检测信号稳定,传输质量高,从而为基桩检测提供技术保障[5]。
钻芯检测方式主要启发于地质钻探工作,按照地基基础检测要求及标准进行合理的改良和完善,在应用检测技术前,使用钻机开钻桩身,进行取样检测,结合芯样检测桩身的具体强度,检测所取样桩身的缺陷,直观桩身外观,检测桩身强度,并进行桩身的抗压强度实验,通过实验所得出的数据准确度较高,可以作为评估桩身质量依据。
应用静载试验方式检测地基基准桩,应全面考虑建设基础信息,应用建筑工程数据信息检测桩基,利用辅助手段,使用小型钢桩于地基下方做好辅助,打好基础,保障检测过程中设备设置稳定。所选择的基准桩在强度上有一定要求,其一端被固定于梁端处,从而保护基准梁,避免因温度或震动对地基基础产生影响。在夜间工作中,需注意大功率的照明工具导致的局部照射温度过高,基准梁可能被烘烤变形,在白天作业中,需避免太阳光的直射。检测基准桩对于地基基础检测信息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首先,需制定完整的地基基础检测方案,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明确地基基础检测任务,细化检测内容,开展检测工作前,需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按照建筑施工标准以及设计要求,整理相关资料,并制定完整的检测方案,保障方案可落实、能够有效实施。确定检测人员配置,结合工作需求,配备相应检测人员,应尽量做到术业有专攻,不同检测技术选择专项检测人员。在实际检测工作中,选择适合的检测技术,全面做好检测前相关准备工作;其次,严格要求检测工作人员,定期组织检测技术培训,更新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加强人员管理,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考核工作人员对知识及设备操作的掌握情况,使其可以熟练掌握地基基础检测方法,熟知原理,操作规范性、标准性,从而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构建实时检测系统,全面管理检测设备信息,保障检测各项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且检测数据和基础情况保持一致;再次,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因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危险,在开展现场检测工作时,应加强人员安全防护工作,严密布控检测现场,并成立安全部门辅助检测工作,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操作相关培训,采取必要性防护措施,制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督促制度落实,形成安全保护体系,保障检测工作安全开展。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发展迅猛,地基基础的建设情况关系着整个建筑物质量,加强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为建筑施工提供前提保障。考虑检测工作繁杂行,在开展各项工作时,需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检测措施,做好检测方案,并全面落实检测制度。按照设计图纸及安全标准,加强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完善检测功能,高标准执行检测工作,提升检测数据准确度,保障地基基础检测结果无误,为后续建筑程序提供依据支撑。另外,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检测监管力度,引入先进技术与经验,提升检测效率,严格管理,使建筑企业能够按照规定要求开展检测工作,从而为建筑行业稳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李忠权.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与关键技术[J].产业科技创新,2020.
[2] 陈利华,梁云达.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J].低碳世界,2020.
[3] 王文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J].居舍,2020.
[4] 王世淼,袁鹏举,牛禾.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9.
[5] 尤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
房磊(1984.03- ),女,汉族,山东胶州人,硕士研究生,地质(物化探)工程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研究方向:物化探;胡绍辉(1981.04- ),男,汉族,河南长葛人,本科,质量负责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工作。
S210
A
1007-6344(2021)04-0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