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高琴 王家武 石 伟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高边坡加固技术
吴高琴 王家武 石 伟
(丹江口市宇箭水利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十堰 442700)
在实际工程中,高边坡问题在水利水电施工中较为常见,因其边坡高度超出相应限度,具有更大的滑坡风险,严重妨碍水利施工安全。为此,要想提升高边坡稳定性,必然要从加固技术入手,在合理选定高边坡加固技术基础上,严格管控施工流程,确保达到预期的高边坡加固效果。本文首先探讨高边坡加固的重要性,研究了高边坡失稳的潜在因素,分析了多种高边坡加固技术,并以预应力锚固技术为重点,给出了详细的技术应用流程,以期对高边坡加固施工有所帮助。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技术
受地理地质及环境影响影响,高边坡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具较大加固难度,而且高边坡的形成具有普遍性,若不重视加固技术应用,会加大高边坡的事故风险。水利水电施工中,明渠、溢洪道等均需做好边坡处理工作,而高边坡存在失稳可能,如有边坡问题发生,水利水电施工人员应及时处置,还要制定科学边坡加固防护措施,以获得安全、稳定的高边坡结构。下面将就此展开详述。
尽管对高边坡加固有所重视,但受施工设计及外部因素影响,高边坡的稳定性往往难以保障。在水利水电施工设计中,如果并不重视高边坡的设计与规划,以至于存在设计缺陷,将加大高边坡失稳可能[1]。而且在高边坡施工环节,如果刻意的加快进度,缩短水利水电施工工期,而错误的使用爆破、随意开挖等方式,同样会带来高边坡失稳风险。水利水电施工人员在现场有临时居住区,若对生活用水排放缺乏规划,也可能因渗透而加大高边坡失稳可能。不仅如此,高边坡施工通常要严格制度要求,而因管理缺失,在实际高边坡作业时可能出现违章施工、劣质材料等问题,也会妨碍高边坡加固技术应用效果,带来水利施工安全隐患。一般而言,高边坡失稳潜在因素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但总体上使可防、可控的,通过做好加固技术培训,科学管理高边坡施工机械,落实加固施工监管,可实现高边坡施工问题的有效预防。
除设计、施工、制度等人为因素外,高边坡失稳的风险更多的在于环境因素[2]。滑坡作为其主要的危害,高边坡加固时需着重考虑地质构造、岩土特性、水文状况、降雨等可能带来高边坡失稳的诸多要素。在不同地质岩层条件下,高边坡的滑坡风险也有差异,应在边坡加固前,严格履行勘察工作,研究高边坡范围内岩层特点,如有破碎、裂缝等情况,将会有更高的失稳可能。同时,若勘察发现高边坡下岩层强度足够高,则代表着不易发生边坡失稳问题。地势也会妨碍高边坡稳定性,若地势相对平坦,则高边坡所受张应力是较为有限的,不易出现岩层裂缝问题,高边坡加固的难度也相应降低。
2.1.1混凝土沉井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通过将沉井应用于高边坡,可发挥抗滑、挡土等功效,进而改善高边坡稳定性[3]。沉井结构设计关系其抗滑效果,应当结合其场地、受力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沉井结构。对于沉井而言,其是由混凝土框架组成的,不能进行整体施工,而是要细化为数节。为提高沉井施工效果,需明确其工艺流程,对场地平整与沉井制作可同时进行,然后需依次进行封底、沉降下沉等操作,而这也是沉井应用的关键所在,应给予更大关注。通过实践发现,对于沉井工程而言,关键要看其下沉质量,若控制不当,会妨碍沉井施工效率及质量。由于井壁土体摩擦的存在会影响下沉质量,需使其尽可能减少,需要注意混凝土强度检测,通常要求在挖土下沉前须达到强度标准。防偏、纠偏也是沉井下沉操作需注意的问题,要尽量减少沉井误差。要注意基底清理,而且封底在进行实际浇筑前,应满足强度要求,以免影响封底质量。
2.1.2混凝土抗滑桩
在水利施工中,为解决高边坡稳定问题,通常会用到抗滑桩,而且主要针对的是浅层、中层滑坡问题。通过将其安装在滑坡的前端,而且作为柱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可与滑坡内层岩层牢牢结合,进而为边坡滑体提供阻力,降低高边坡滑坡危害。在实际应用中,抗滑桩要想达到更佳的防滑效果,需要注意钉入深度的控制,通常置于边坡岩层的抗滑桩长度部分要达到1/3左右,在无岩层的高边坡,也可将抗滑桩置于稳定土层,也能起到很好的抗滑效果。抗滑桩的使用,通常还要经过灌浆环节,这样可增强桩体与岩土的结合度,这样在有下滑力产生时,抗滑桩可具有更强承受力,边坡防滑效果明显。
2.1.3混凝土挡墙
为预防高边坡滑坡问题,混凝土挡墙也有较多应用,通过设置挡墙,在其自重作用下可对滑坡起一定支挡作用,而且在使用时,还需完善挡墙工程的排水设施[4]。挡墙的使用,可促使滑坡受力向着稳态发展,挡墙也阻断了延伸过程,其在高边坡加固中的优势在于起效快且简单,有着较大应用空间。当具体进行挡墙施工时,需合理控制基础深度,通常需预先进行滑动面分析,了解其位置及结构特征,然后进行挡墙施工设计。要做好排水、泄水工作,通常需预留泄水孔,可减少边坡方向上挡墙所受到的静水压力,对于挡墙基础稳定也有帮助,可避免因积水而导致挡墙自身出现滑移。
2.2.1喷射混凝土护坡
在高边坡加固施工中,喷射混凝土护坡更为高效,而且省去了模板支立环节,可直接利用专业机械,将高边坡防护所需混凝土材料集中进行机械化处置,这也是较为新型的高边坡防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混凝土经过高速喷射,可形成良好的临时支护结构,相较于木质支护有强度优势,相对于钢支护也更为节省。而若直接用于高边坡的永久支护,相较于其他混凝土支护结构,在早期阶段也具有强度优势[5]。还可搭配锚杆进行施工,能够降低高边坡加固施工强度,减少混凝土材料消耗。而且,在高边坡施工环境下,喷射混凝土省去模板部分,也无需进行拱架安装,有效改善洞内空间利用,还能够紧随开挖工作,缩短边坡岩土暴露时长,防护效果显著。
2.2.2锚固洞
在对高边坡进行加固处置中,锚固洞可起到良好稳定效果。但要想更大程度发挥锚固洞使用效果,需要遵循相应原则,需自上而下、自内而外逐层进行锚固洞加固施工,并且在相同高程下,适宜采用跳洞开挖的方式,可有效预防不利结构面作用,确保锚固洞达到设计要求的抗滑力水平,降低高边坡失稳可能。
2.2.3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该方式下,通过预先将锚索固定在高边坡内部岩层中,并进行注浆提升锚固的牢固性,在其作用下可起到预应力加固的效果。混凝土框架与锚索组成预应力结构,将其施加在高边坡坡体上,可产生较大的挤压效果,使坡体经受正压力,进而产生更大的滑坡阻力,而且还能够限制边坡中不稳定结构发展,有着良好的边坡稳固效应。在高边坡加固施工中,预应力锚固有着明显技术优势。借助于锚索的加固作用,可有效改善高边坡结构条件,还能节省开挖作业量,提升高边坡施工效率,而且还能够用于坝体、坝基的加固。利用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使集中荷载趋于分散,降低其破坏性。
2.3.1表里排水措施
经研究发现,高边坡滑坡与表里水源有较大关联,在加固技术应用中,需尤为重视排水工作。①地表水的拦截与排除,在高边坡施工中,若雨水、泉水等流入到边坡范围,在浸泡、冲击作用下,会加剧高边坡失稳风险,为此需对其加以拦截并排除。通常需完善排水沟、拦水沟设施,避免地表水侵入边坡。在对高边坡进行排水系统布设时,要考虑地形因素,尽可能将自然沟谷融入其间,提高地表水排除效率。通过拦截并排除地表水,可降低边坡岩土含水量,降低其内部滑动力,有效规避高边坡滑坡事故。②地下水的排除,在高边坡加固施工时,要考虑浅层与深层地下水的区别,并采取差异化的排水设施。对于深层地下水,需要在高边坡范围构建集水井、盲沟等设施,而对于浅层地下水,则需要进行截水沟的设置,降低地下水对边坡的影响。借此能够有效控制高边坡的地下水位,为其提供良好的边坡稳定条件。
2.3.2减载反压措施
荷载过大也是高边坡滑坡的重要诱因,借助于减载反压措施,可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通过除去滑坡体后缘岩土部位,可实现高边坡的减载,进而有效限制滑坡力的增长,但在实际应用中,仅仅采用减载措施的效果并不好,还需要配合使用反压措施。所谓反压,也就是将减载施工中所去除的岩土部位放置在边坡的前缘范围,可起到一定的阻滑效果,该方法适用于特定条件的高边坡,也就具有上陡下缓特点的滑坡。
在进行洞室开挖时,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施工设计桩编号,借助拉线尺来完成测量工作,做好水准测量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放线施工。利用专门设备来准确定位锚孔位置。在布置钻机设备时,应当结合钻孔位置和倾斜度等因素来开展施工。锚孔下倾程度和水平面夹角大小在20°左右,倾角误差绝对值不超过1°,方位误差绝对值不超过2°。在钻孔过程中,部分工序需要使用锚索,此时应当采取干钻措施,避免使用开水钻,同时及时将地下水位和地质特点等方面的信息记录下来,并采取检测措施。例如钻孔深度应当超过工程要求深度,深度也不宜过大,超出深度应当低于50cm,在深度达标的前提下,应当避免直接终止钻孔施工,调整时间在三分钟和五分钟之间,一旦发现钻孔杂质,应当快速将其清除,可以借助高压气体来实现,施工单位应当落实质检工作,在质检合格的前提下安装锚索。
锚索对于预应力锚固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重视锚索材质,一般选择钢铰线,要求其强度大,弛荷载力小,保证下料的整齐性。施工误差的绝对值不应当超过50毫米,保证一定的钢绞线长度,一般在1.5米,并注重协调不同单元长度。在制作锚索时,需要在承载物上缠绕一定长度的钢绞线,形状为U型,并做好固定措施。在施工时还需要用到注浆管线和隔离架,钻孔底部到注浆管线尾处长度大小为20厘米左右。当锚杆处于外露状态时,需要做好标记。在输送锚索时,应当避免出现弯折情况,做好注浆管线和隔离架的防护措施,避免产生损伤。
待完成锚孔钻造后,还需进行注浆操作,工作人员应结合锚固施工技术要求,注重配比的合理性,严格按照高边坡施工要求进行,在搅拌时注重搅拌的均匀性,保证注浆体的强度不低于45MPa。在注浆过程中,优先考虑使用孔底返浆技术,向锚孔注浆,尽可能的保证一次完成,同时应当避免注浆间隔。在砂浆强度达标的前提下采取锚索张拉措施。施工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注浆流程相关内容,在正式注浆前,应当采取强度检测措施,实验次数一般为2次。当需要锁定锚索张拉时,应当针对锚头和缝隙等位置采取灌浆措施。
综上所述,高边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较多存在,但受多重因素影响,高边坡有着较大失稳风险,进而出现滑坡等事故。为此,要重视高边坡加固工作,应当结合其结构特点,合理选择抗滑、锚固、减排减水等措施,并严格履行高边坡加固施工环节要求,确保高边坡整体稳定性。
[1]李鹏.渠道高边坡处理技术方法研究[J].河北水利,2020(05):15+19.
[2]孙友良.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加固与治理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7):54-55.
[3]杨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1):289-290.
[4]谢良冬.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高边坡加固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201-202.
[5]高嘉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16):285-286.
吴高琴(1967.06- ),女,汉,籍贯:湖北丹江口,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单位:丹江口市宇箭水利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王家武(1970.10- ),男,汉,籍贯:湖北丹江口,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单位:丹江口市宇箭水利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土木工程专业;石伟(1985.10- ),男,汉,籍贯:湖北丹江口,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单位:单位:丹江口市宇箭水利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土木工程专业。
S210
A
1007-6344(2021)04-01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