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熊
建筑防水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运用与质控分析
李延熊
(甘肃第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也不断的完善着相关技术手段,施工单位需要掌握各种施工技术,才可以实现建筑工程发展创新,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建筑施工中,防水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利用建筑防水技术,同时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出建筑防水技术的作用,保障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建筑渗漏问题,根据建筑施工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利用建筑防水技术,合理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渗漏问题。
建筑防水技术;施工阶段;运用措施;质控措施
我国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促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建筑施工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手段,优化整体施工效果,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提升整体建筑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中,建筑企业不断完善建筑施工质量,但是在工程交付之后仍旧会初选各种工程质量问题,导致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出现各种问题,尤其需要重视渗漏水问题,这一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导致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1]。
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交付使用后,如果发生了质量问题需要物业承担责任,建筑发生渗水问题,将会增加了物业工作负担,增加了经济损失,还会增加物业和业主的矛盾,问题解决难度也比较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规范体系,涉及到较少的管理内容,并且没有针对工程交付之后出现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规定,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发展,无法有效管控渗水问题,还会增加各方面矛盾,不利于顺利开展后续工作。
分析建筑渗漏问题,当前在建筑卫生间很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卫生间部位发生渗漏问题,楼下住户将会受到影响。卫生间很容易发生渗漏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卫生间涉及到较多的管道,这些管道互相交叉和连接,如果管道根缺乏细部处理,将会引发漏水问题。此外下水管道很容易发生堵塞问题,在水回流和压力的影响下,将会导致管道破裂。总之卫生间渗漏问题主要是因为管道问题,因为卫生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因此这一部位更容易发生渗漏问题,此外卫生间防渗工作也具有较大的难度[2]。
建筑外墙很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发生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不规范,因为砌筑和主体施工阶段施工操作不规范,将会增加外墙施工质量隐患,出现漏水点。此外砌筑施工缺乏规范性,不符合建筑工程标准,形成较大的孔隙,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将会增加工程质量隐患。外墙施工标准比较高,如果施工操作不够规范,或者没有合理使用施工工具,也会增加渗水问题,施工单位需要重视这些问题,提高外墙施工质量。
屋面是建筑工程中主要渗漏位置,这是因为屋面是建筑屋顶的表面,有效保护内部建筑,当前屋面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可以发挥出防水作用。但是在雨水的侵蚀作用中,没有及时疏排积水将会引发渗漏问题。屋面浇筑层和设施节点是主要渗漏位置,不仅是因为外部环境因素,施工材料和设计方案等方面也是重要的诱发原因。例如钢筋发生较大的变形幅度,或者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冷缝和浇筑缺乏密实性,防水材料施工过程控制不好,引起渗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屋面整体质量,从而引发渗漏问题[3]。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都包括地下室,但是地下室很容易发生漏水问题,因为当前地下室施工中主要是利用混凝土材料,如果混凝土材料不符合标准,施工过程的施工工艺不规范,将会引发工程质量问题。例如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缺乏均匀性,导致混凝土不密实,在混凝土中将会发生孔洞,影响到整体混凝土质量,引发地下室渗漏问题。此外地下室防水卷材不合格,也会引发地下室渗水问题,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完善整体施工标准。
一些施工单位选择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将会引发建筑工程渗漏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随意颠倒施工工序,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将会引发工程渗漏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遵守工艺要求[4]。
建筑设计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要考虑预防房屋渗漏问题。但是当前建筑设计还不够完善,例如没有整体化规划房屋设计,导致房屋缺乏整体性能,此外没有全面分析房屋整体结构,只是重视某个方面,影响到房屋建筑质量,不符合工程标准要求,降低了数据审核质量。在设计工作中,全面考核和审核施工场地,忽视了外界影响因素的负面影响,导致建筑工程防渗处理工作缺乏合理性。
建筑工程的基础因素是建筑材料,如果建筑材料不符合工程要求,将会影响到整体建筑施工质量,从而引发渗漏问题。此外施工单位很难发现材料问题引发的渗漏问题,同时在工程投入使用之后才会显现出这些问题,增加了技术处理难度[5]。
建筑工程中具有较多的专业人员,在防水施工中也需要专业的防水操作人员,同时对于施工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将会影响到防水施工质量。因为施工人员的问题,导致材料选择不合理,引发工程质量问题。此外因为施工人员技术问题,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工艺。再着因为施工人员技术问题,在预埋件预埋和材料预处理等过程将会发生问题,频繁发生防水施工问题。
开展建筑防水技术,需要完善管理制度保障,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防水施工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关系到是否会发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在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中,一些管理人员没有全面掌握质量管理和工艺管理等方面,将会影响到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严重浪费施工物料,导致整体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卫生间防水技术主要是针对管道和地面等方面,为了提高这些部分的防水水平,首先需要优化设计卫生间,提高基层密实度,全面清理施工中的杂质,避免发生渗漏问题。施工单位在安装卫生间管道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规划工作,安排专业人员检验管道安装,保障管道符合防水标准之后再投入使用。因为卫生间具有较大的用水量,此外需要密集分布管道,因此在卫生间防水施工中需要优化防水技术[6]。
针对建筑外墙渗漏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利用针对性防水技术,在建设墙体的阶段需要保障墙面清洁度,减少墙体缝隙,如果施工要求预留缝隙,施工单位在后期也要填补缝隙。在外墙施工阶段需要预留孔洞,首先填充孔洞,其次需要利用膨胀剂,使整体密实度因此提高,避免发生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还要加大力度检测和检查墙体密实度,完善外墙施工检测标准,优化防水施工效果。为了优化窗口防渗效果,施工单位需要优化处理窗台坡面,避免在窗台上聚集雨水,在设计窗台坡面的过程中要注意向下,雨水落到窗台之后可以及时排出,同时要注意封堵窗口缝隙。例如在外墙挡风板和空调板需要设置为泛水坡度,设计下口为双滴水槽,完成外层饰面之后,需要将砂浆涂抹在外壁管周围,同时需要在管道周围密封橡胶。如果外墙和框架的梁柱具有相同的高度,施工单位需要铺设250mm宽度的钢丝。
在屋面防水施工中,施工单位主要是利用刚性防水技术,其中主要应用的材料是混凝土。施工单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由远到近的工作原则,利用分层浇筑方式,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在防水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首先需要清理屋面隔离层,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密性,有效处理结构隐患,避免留下渗漏隐患。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择防水技术和防水卷材,降低屋面渗漏问题发生率。在屋面防水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需要优化处理防水层,保障防水层基面的平整性,这样才可以有效在基面贴合卷材,保障整体防水效果。在处理防水基面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注意处理基面处理剂,反复涂刷落雨口和风管口,注重解决接茬问题,避免出现雨水渗漏问题[7]。
在地下室防水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重视防水涂层工作,因为地下室中具有较多的管道,施工单位需要制作套管,并且落实防锈层处理工作。针对混凝土构件,施工单位需要检查缝隙问题,利用防水层处理缝隙,避免出现水分渗漏问题。因为地下室具有较重的湿气,利用防水层可以预防渗水问题。施工单位还要注重运维管理混凝土,在地下室施工过层中,避免在空气中长期暴露混凝土构件,如果混凝土构件存在裂缝,将会进入水汽和空气等,因此破坏混凝土构件,引发渗水问题。为了保障地下室防水效果,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养护地下室混凝土,尤其要控制混凝土温度,因为混凝土内外温差会增加混凝土裂缝,从而产生渗水问题。施工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墙体施工缝交接部位和拐角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很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水处理。
在地下室防水结构当中,施工单位首先需要浇筑底部混凝土垫层及设置防护墙。然后需要铺设附加卷材层,随后再大面积的铺设防水卷材,在铺设阶段,首先需要铺设平面,随后再铺设立面。在后浇带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首先需要敷设附加防水层,同时需要额外增加防水层,在后浇带外侧加固钢筋混凝土。
为了充分发挥出建筑防水技术的作用,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择新型材料,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建筑市场不断涌现出新的材料,一方面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可以发挥出较多的性能优势,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择新型材料,全面分析相关信息,选择的材料要符合工程发展情况,发挥出材料的优势。认真分析新型材料的优势和不足,保障整体建筑防水施工效果,推动建筑防水工作发展。针对屋面工程,当前很多施工单位都是选择利用卷材,例如可以利用高分子防水材料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针对大型建筑物需要利用压制钢板。再如在选择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选择的材料要具备不透水性和耐热性等优势,这样才可以保障防水层耐久性[8]。
施工单位需要完善施工体制,优化建筑防水施工效果。施工单位要注意学习其它企业优秀的管理模式,组织施工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人才整体工作技能。施工单位需要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注重公开相关制度,提高施工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建筑防水技术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需要落实建筑防水技术,加强控制建筑防水质量,发挥出建筑防水技术的优势,使建筑工程防水能力因此提高,保障整体建筑工程质量。
[1]李占喜.关于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控制探析要点浅论[J].冶金管理,2020(23):97-98.
[2]王志文.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1):80-82.
[3]朱翠云.探析建筑屋面渗漏水原因及防水施工技术应用[J].决策探索(中),2020(03):34.
[4]张维杰.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质量问题分析及做法探讨[J].居舍,2020(03):165.
[5]朱鑫伟.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及防水隔热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74+177.
[6]王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02):259-260.
[7]宋莉.浅析高层建筑地下室关键施工技术及防水措施[J].居舍,2019(36):80.
[8]葛骆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20):4+6.
李延熊(1986.1- ),男,汉,籍贯:甘肃省定西,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单位:甘肃第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
S210
A
1007-6344(2021)04-0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