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静,陈智华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南昌 330003)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重要手段[1]。然而因为婴幼儿缺乏行为认知能力,静脉输液过程中不配合,头部有头发、高热出汗等因素导致固定胶布脱落,从而针头滑出血管和造成肿胀等现象常有发生[2]。因此,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时头皮静脉针固定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探讨和改进。近年来,笔者采用新生儿室常用的护脐带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的固定,能够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报告如下。
选择2019年1—1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需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 1 d~ 10个月;住院时间7~29 d,平均(15.85±0.56)d;其中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0例、早产儿30例、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婴儿30例。按入院顺序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及疾病种类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组患儿均按《儿科护理操作规程及要点解析》中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3]:1)协助患儿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头下垫治疗巾,家长或助手固定患者肢体及头部,操作者立于患儿头侧,根据需要剃净头皮静脉穿刺点半径5 cm范围的毛发,用纱布擦净局部;2)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消毒范围为8 cm×10 cm,待干,备输液贴;3)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排气;4)左手绷紧血管两端皮肤,右手持针柄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 cm处将针头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皮肤,然后将针头稍挑起,沿静脉走向徐徐潜入,见回血后推液少许,如无异常,用输液贴常规固定。
对照组按照常规固定方法进行固定:用3条输液贴固定,第1条用带棉片的输液贴覆盖穿刺点上;第2条输液贴以“V”型交叉固定于针柄两侧,此时可能会因婴儿头型较圆,针柄处于悬空状态时,需在头皮静脉针柄下垫适当厚度的无菌棉球;将头皮针软管折成“S”形绕在患儿头部适当位置后,用第3条输液贴固定,必要时可再用普通胶布绕头一圈固定。
观察组于穿刺操作前用医用无菌婴儿护脐带(小山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规格:8 cm×40 cm)半展开垫于患儿后脑下,护脐带上无菌脱脂纱布不展开,防止污染。穿刺成功后,按照常规输液贴固定方法进行固定后,继续展开护脐带,将无菌脱脂纱布覆盖于穿刺点上,护脐带两端自然粘合,达到有效固定。
比较2组头皮静脉针固定成功率及输液治疗过程中穿刺处肿胀、针头脱出、二次头皮静脉穿刺发生率。 穿刺成功后按要求固定后针头皮肤处无肿胀现象或针头脱出、药液外漏、输液贴松脱情况直至输液治疗完成视为头皮静脉针固定成功[4]。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固定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7%比33.3%,P<0.05),输液过程中穿刺处肿胀、针头脱出、二次头皮静脉穿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2组头皮静脉针固定效果比较 n(%)
小儿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表浅易见,不宜滑动,便于固定[5],因此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而正确有效的固定方法可保证静脉输液顺畅,从而保障治疗效果。
笔者多年儿科护理经验发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早产儿及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婴儿三类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针头脱出的概率较高。在蓝光箱中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仅戴眼罩穿纸尿裤,双手无束缚,而且治疗中的患儿较烦燥、易出汗、输液时间较长;早产儿在暖箱中着单衣,双手也无任何束缚,头型较小毛发稀疏,输液贴容易连头皮一起粘起,这两类患儿都容易发生针头脱出的情况。患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婴儿由于打针时哭闹,发热多汗均导致输液贴固定不好,针头易滑出血管外,造成局部肿胀、疼痛。故本研究选取了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早产儿及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婴儿各3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儿给予护脐带联合输液贴常规固定,对照组给予输液贴常规固定。
护脐带是新生儿室常用的护理用材,具有高织棉吸汗、有弹性特点,因新生儿、婴儿期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6],故将护脐带用于小儿头皮静脉针固定可根据头围大小自由粘合,宽度适宜,并且方便观察头皮静脉输液处皮肤情况,对头皮皮肤无任何刺激,此外,护脐带本身无菌,符合预防医院感染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固定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输液过程中穿刺处肿胀、针头脱出、二次头皮静脉穿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护脐带联合输液贴常规固定小儿头皮静脉针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头皮造成的损伤,保护静脉血管,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