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总编这16年,写过不止一篇有关核电的“卷首语”。而今时过境迁,核电面临的机遇更多,挑战也更大。
1951年12月20日,人类首次用核反应堆产出电能,最初的输出功率仅为100千瓦。到2018年,全球核电站发电量已占全球电力供应的10.5%,核电站遍布北美、欧洲以及东亚等30多个国家。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全球核电装机近4亿千瓦,另有在建装机约为5500万千瓦。据IAEA数据,目前有60多个国家正考虑建设核电站,预计到2030年全球的核电装机容量还将增加至少40%。
在中国,核电发展起步虽晚,但发展强劲。自中国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1992年并网发电起,中国用不到30年时间,商运核电机组已有49台,总装机容量5102.7万千瓦,居全球第三位。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19台,总装机容量约2099万千瓦。2020年,运行核电机组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7%,发电量达到366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约占中国累计发电量的4.94%,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二。与燃煤发电相比,2020年中国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10474.19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7442.38万吨、二氧化硫89.03万吨、氮氧化物77.51万吨,相当于造林77.14万公顷。十年来,核电发电量持续增长,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和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核电的运行规模将超过法国,位居世界第二,展望2035年,中国核电在运的规模有望跃居世界首位;中国国内核电行业在经历三年零核准期和新冠疫情困扰之后,2021年将是核电产业重新启动的发力期。一方面,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三代核电的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已成为核电制造强国;另一方面,运行核电机组安全状况良好,在全球处于较高水平。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公布的全球核电机组2019年综合指数排名,全球411台运行机组参评,有65台满分;其中,中国参评的45台机组,23台满分。
但是,在核电产业机遇多多的同时,不希望在自家附近建设核电站的“邻避”运动,犹如一片乌云,令其光明的前景失色。35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10年前发生的福岛核泄漏,以及近期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理福岛核污染水,加剧了公众对核电安全的担忧与关切。
三年前中国国内一个有关公众涉核建设项目态度的民调表明,被访者总体对于核电的态度积极,但对核知识和中国核电发展情况了解程度不深,还有知识盲区,甚至存在一定的误解;超过一半的被访者认为未来核电项目数量应该增加,有一成的被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发展核电,但大量观望者导致集体行动倾向不确定。由此看来,有计划地开展核电科普,提升公众科学认知度;加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披露,改善公众信息获取便利性;规范公众沟通协商机制,深化决策过程参与度;实现项目惠益共享,挖掘建设支持度潜力;强化内外协同监管,加强信任度,则显得十分必要。
与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不同,核电是目前唯一可调度的基荷电力。随着火电站的陆续退役,核电在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协定》,确保人类生产生活电力需求,维护电力供应稳定和电网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唯有直面挑战,防范化解核电“邻避”困境,方能抓住机遇,有序推进核电建设,助力减污降碳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