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畏”的另类书写

2021-01-22 21:28王志强
蒲松龄研究 2021年4期

王志强

摘要:《搜神记》中的“贾雍失头”故事,把巫术的成败放在普通百姓的回答之上,百姓说行巫术就成功,百姓说不行巫术就会失败,演绎了“人言可畏”的另类书写和“言出法随”的奇幻解释。后世民间的“讨封故事”继此而展开,将动物成仙与否置于人类的一言之间。这类故事在等级的区隔下,演绎着老百姓的人类崇拜观念以及传达着他们的自尊自信观。

关键词:贾雍失头;文化隐喻;等级区隔;人类崇拜;自尊自信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志码:A

《诗经·将仲子》围绕着“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主题,表现了流言蜚语的强大杀伤力和破坏力,让主人公在爱情面前束手束脚,顾虑重重。而在志怪小说和民间故事中,“人言可畏”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巫术色彩,语言具有了神奇的力量,能够影响着巫术的发挥。人类的话语具有了不普通的力量,让一段段引人入胜的瑰丽传奇走向民间。这些故事集中展现了民间信仰中对于人类的认可和定位,以及传统文化中对于百姓力量的认识和尊重。

一、“贾雍失头”叙事模型分析

《搜神记》卷十一记载了一个有关“贾雍失头”的故事,其文曰:“汉武时,苍梧贾雍为豫章太守,有神术,出界讨贼,为贼所杀,失头,上马回营中,咸走来视雍。雍胸中语曰:‘战不利,为贼所伤,诸君视有头佳乎?无头佳乎?’吏涕泣曰:‘有头佳。’雍云:‘不然,无头亦佳。’言毕遂死。” ①  [1]78故事说汉代的南昌太守贾雍练有巫术,一次在讨贼中兵败被杀,没有头颅的贾雍仍然能够骑马回营。回营后的贾雍用胸腔发声,询问士卒是“有头佳”还是“无头佳”,当士卒回答说人“有头佳”时,贾雍强自争辩了一句“无头亦佳”,便倒地而亡。

《搜神记》对于这则故事的解释,隐藏在其编纂安排中。“贾雍失头”的前一个故事是 “三王墓”,记载的是干将之子为报父仇,自杀后将自己的头颅送给侠客,“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后一则故事是“断头而语”,讲述的是史良姊将一女子杀害后,女子依旧可以靠着这个残破的头颅说话:“头语曰:‘使君我相从,何图当尔?’”这三则故事,讲述的都是人的头颅可以离体而存的怪誕故事。关于收录这些无头故事的原因,《搜神记》在该卷第一则故事中曾引用刘向的评论说:“诚之至也,而金石为之开,况于人乎!夫唱而不和,动而不随,中必有不全者也。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 在《搜神记》的编撰安排中,这一卷收录的都是有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神异故事。故“贾雍失头”一事,依据编撰原则,展现的是贾雍舍身为国、自我奉献的精神品质感天动地,所以能够在失去头颅后,仍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骑马说话。

“贾雍失头”的故事被后世的志怪小说广泛收录,不同的志怪小说有着不同的收录原则和安排方式,展现了收录者对于这则故事的不同理解。大致说来,共有以下三种编排方式:

第一种是收录在“形神”之中,多借贾雍一事来谈论形体与神魂二分,神魂可以离开形体单独存在的观念。如冯梦龙《古今谭概》将贾雍之事收录于“委蜕部”,同时该卷还收录“无头人”“半头”“头断复连”“勇士庙”等失头而活的故事,以此“言形神之异”,即形体虽亡,神魄仍然可以存在,“愤极忘死,胸或发声。是皆有神行焉” [2]373。颜大韶的《炳烛斋稿》将“贾雍”之事置于《魂神辨》之中,并点评道:“若夫神人之去来,则纯以神自主,而魂魄不与焉。” [3]在这些故事收辑者看来,“贾雍失头”一事传达的是形神二分的观念:贾雍的身体虽然残破了,但他的灵魂不灭,所以仍然可以骑马说话,“人有头断而不死者,神识未散耳,非关勇也” [4]“亦如醉者坠车不死,其神全也” [5],认为贾雍之事很好地佐证了形灭魂不灭,身亡神不亡的理念。

第二种是收录在“忠义”之中,借此展示忠魂长存,烈士不朽的精神。《广西通志》便将贾雍和三国时期的苍梧太守衡毅、唐朝将军庞孝泰等人列于“忠义”目下,借此宣扬“夫舍生取义,卒之死者,常生没世而名愈烈也” [6]的精神。《离骚草木史》则用贾雍一事来解释《国殇》中“首虽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毅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7]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为贾雍身虽死而英魂不灭,忠义长存于世。

第三种是将“贾雍失头”比拟于“刑天”。清代袁枚在《子不语》中解读这一故事时,就说:“此亦‘刑天’之类与?” [8]525据《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9]4899刑天无头之后,把乳房当成自己的眼睛,把肚脐当做自己的嘴巴,“操干戚以舞”。袁枚在叙述贾雍之事时,还讲了一个无头人部落的故事,“男女千人,皆肥短无头,以两乳作眼,闪闪欲动,以脐作口,取食物至前。吸而啖之,声啾啾不可辨”。这个无头人部落跟刑天并无二般,都是“以两乳作眼”“以脐作口”。贾雍失头后,也是用胸来说话,这与刑天“以脐为口”的传说极为神似,所以袁枚认为“贾雍失头”故事就是刑天之事的仿写。同时代的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无头人时说:“忽一骑驰而至,鞍上人有身无首,其目在两乳,其口在脐,语啁哳自脐出。” [10]576纪昀笔下的无头人,也是仿照刑天的面目出现的。现代学者从人类学视域出发,多将“贾雍失头”故事视为刑天故事的继续,并总结这类故事是“无头模仿巫术”的一种,如高国藩在解释“贾雍失头”一事时,就将其归属为“巫师们编造用以宣传无头人存在于世的所谓‘见证’” [11]1174,贾雍失头表达的是先民对无头而能生存的渴望和幻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几种解释的关注重心都是贾雍在失头后,仍然可以生存的奇特状态。但是,《搜神记》所载的贾雍失头故事,除了描述贾雍在失头后而行动自如的场景外,还用了一大半的篇幅来叙述无头贾雍的后续活动。贾雍回营时,为何要去询问士卒关于有头好还是无头好这个问题?当贾雍听到士卒说“有头佳”,否认自己失头而活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后,贾雍的神术效果为何就突然失效,当场倒毙了?也就是说,在“贾雍失头”故事中,失头神术并没有施展成功,失败的原因在于营中士卒的否定性回答,这是“贾雍失头”故事与其他无头人故事最大的区别。

实际上,在《玉芝堂谈荟》卷十一和《天中记》卷二十二等文集中,曾将“贾雍失头”和“花卿浣洗”二事放在一起,共同展现了普通人的否定性回答对于巫术的影响。花卿即杜甫《赠花卿》中的花卿,他在讨贼时不幸为贼所杀,断头后的他仍然匹马驰骋,并如常人般准备去洗手,正在河边浣纱的姑娘看到了,就说无头人不需要去盥洗。听到这话后,花卿便僵仆在地,“眉州城西有花卿庙,唐花敬定单骑遇贼,头已断,犹跨马荷戈,至镇,下马盥手,适浣沙女曰:‘无头何盥为?’遂僵仆” [12]。花卿在浣纱女否定他无头而活的存在意义时,他的无头巫术就立刻失败了。“花卿浣洗”故事与“贾雍失头”故事有着极大的相似,即普通百姓的否定性回答可以让巫师的巫术失效。

无独有偶,《封神演义》的“比干剖心”故事也跟“贾雍失头”故事有着神似之处。在《封神演义》的第二十七回《太师回兵陈十策》中,纣王因听信妲己的谗言,摘取了比干的七窍玲珑心,但比干因为事先服用了姜子牙给的符水,所以他在摘心后仍然可以健步如飞地往家里走。“且说比干马走如飞,只闻的风响之声。约走五七里之遥,只听的路旁有一妇人手提筐篮,叫卖无心菜。比干忽听得,勒马问曰:‘怎么是無心菜?’妇人曰:‘民妇卖的是无心菜。’比干曰:‘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曰:‘人若无心,即死。’比干大叫一声,撞下马来,一腔热血溅尘埃。” [13]177失心之后的比干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卖菜的妇人,比干便上前去询问她“人若是无心,如何”这一问题,当妇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后,比干立刻应声而倒,姜子牙的符水也是在妇人的否定性回答面前失效了。姜子牙知道这件事后,便对众人解释道:“若是回道‘人无心还活’,比干亦可不死。”也就是说,这个卖菜妇人的回答,决定了姜子牙符水的效果,如果卖菜妇人说无心可活,比干饮下的符水就会生效,比干从此可以长活于世;而当卖菜的妇人说无心不可活,符水也就失去了它的效果,比干便立刻死亡。

统而观之,比干问心、贾雍失头、花卿盥手这类故事有着相同的叙事模式:英雄施展法术,让自己在无头、剖心等关键肢体残缺后仍然可以活下来,但这个巫术的效果只是暂时生效。要想这个巫术彻底生效,还需要得到百姓的肯定性回答。如果百姓对这个巫术持有否定性的回答,那么巫术就会失效,英雄也就走向死亡。

二、等级区隔和人类崇拜观念

巫师施展巫术后,为何要去询问普通百姓?普通百姓的回答又为何对巫术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或许我们可以从民间的“讨封”类故事中发现一些端倪。民间的动物“讨封”故事,又叫做“封正”故事,就是当黄鼠狼、狐狸、兔子等动物修炼到一定时候,就会幻化成人类下山,找一个真正的人类问自己“像不像一个人”这样的问题。曹保明调查在东北土匪间流传的故事时,就发现了当地存在着大量的讨封传说:“一个女人去井台上挑水,她正专心打水,就听有人说话,声音又细又小,‘你看我像不像人?’这妇女一看,一个小人,披着件小孩的小袄,站在井台边。再一细看,小袄下边露出条焦黄的尾巴来。她心想,黄皮子呀,这是来‘讨封’来了。于是举起匾担就打,并说:‘我让你装!’一下子把它打死了。但如果你要答应“像个人”,据说就成了气候了。” [14]231在讨封类故事中,动物精怪要想“成气候”,就要得到人类的认可,因此需要去询问人类自己像不像人。当人类回答这个动物精怪说它是一个“人”时,那么这个动物精怪就过了一个坎,修得了正果,成为一名“神仙”,“只须向山民讨封了,讨封成功它就会变成大仙了” [15]89。而假如一个人说它不是一个人,那么动物的修炼就功亏一篑,以前的“法力”化为乌有,需要重新开始修炼。“封也没讨着,修炼全白费了,没得着成事的机会,也就无法出来兴风作浪了。” [16]262

可以看到,在讨封类故事中,决定动物精怪成仙与否的关键,就在于老百姓的回答。百姓回答说它像一个人,它的巫术就可以彻底稳定下来;百姓回答说它不像一个人,它的巫术就会失效。讨封故事和贾雍失头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即都认为百姓的回答是法术生效的最后一步。关于讨封故事的文化寓意,我们可以从“讨封”一词的解释中寻找答案。讨封,原指臣子乞求皇帝封赏,如《明经世文编》曰:“三娘子原系王妻,今讨封一品夫人,随又讨王妃名色及诰命。” [17]讨封一词,暗含的是下级对上级的乞求。动物讨封故事,蕴含的也是地位低级的动物向地位高级的人类讨要“封正”,传达的是人类的地位高于动物的观念。“在这种故事和传说中,人是至高无上的。这种传统观念的原型首先是肯定了人的能力,是人在展示自己能力时的一种观念的转化。” [14]231

在传统中国的思想认知中,人和世间万物共有着相同的本质,但在内部地位上又高于世间万物。早期中国的气论宇宙观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元气化生而成,《元气论》说:“元气无号,化生有名;元气同包,化生异类。同包无象,乃一气而称元;异居有形,立万名而认表。” [18]1217在所有由“气”化生的物体中,人是其中最为了不起的存在,“烦气为虫,精气为人”,人是受天地之精气而生,其他万物乃是受天地的浊气而生。概言之,人类乃是万物之灵,是所有有生之物中最为高尚的存在,如《汉书》云:“夫人宵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者也。”桓谭《新论》曰:“人抱天地之体,怀纯粹之精,有生之最灵者也。”集天地之精华而生的人类,位于世间万物的最顶层。同时,因本质的相同,每一事物之中的“气”可与其他事物之中的“气”进行流转互动,进而促使事物发生变动转化。《太平经·守一明法》说:“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 [19]16由清气化生的人,可以靠着他在气位置中的高等性,不容置疑、合理合法地支配处于天地位置中低级的万物。

在讨封类故事中,人类的回答对于动物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天然掌握着动物的命运大权,即使是最普通的村夫村妇,在苦苦修炼的动物面前,仍然是高高在上的。每一个人类在动物面前,都有如传统皇权时代的帝王,“手握王爵,口含天宪”,一言可以让白衣为卿相,一言可以让朱紫为囚徒,“运赏则使饿隶富于季孙,呼噏则令伊、颜化为桀、跖” [20]1471。对于地位低下的动物而言,人类的回答有着“言出法随”的奇幻效果。

讨封故事隐喻的是对人类的崇拜,暗含的是等级的区隔,这也可以用来解释贾雍失头巫术背后的文化隐喻。在传统中国的一般思想中,巫术被认为是小道、邪道,不被主流文化所认可和承认。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思想可以代表早期儒家学派对待巫术的态度,自汉武帝独尊儒术,这种思想成为社会的一般思想和公共认知。巫术和鬼神之事,只能在私底下信仰,而公开的态度则是批判和否定。汉代特意制定法律,禁止巫术的施展,“汉法又有官禁敢行媚道者” [21]591,“媚道”指的就是皇宫的嫔妃施展各种巫术来固宠的行为,“谓道妖衺巫术以自衒媚”。汉武帝时代的巫蛊案,更是让后世对巫术引以为戒、避而远之。《南史·废帝东昏侯》记载东昏侯被废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他“曲信小祠,日有十数,师巫魔媪,迎送纷纭” [22]155。可见,自汉代以来,巫术就不被世人所认可,巫师的地位也十分卑微,“巫者在上古时期曾一度拥有极高的政教地位,至周、秦以后则极度没落” [23]287。

《封神演义》一书的封神阶段,更是将人类的地位高于神灵表现的淋漓尽致。主持封神仪式的姜子牙,“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相对来说他只是一个凡人。可最终,却是这个凡人,分封天下众神。“(姜子牙)乃全装甲胄,左手執杏黄旗,右手执打神鞭,站立中央大呼曰:‘柏鉴可将“封神榜”张挂台下。诸神俱当循序而进,不得搀越取咎。’”对于姜子牙的主持,没有哪个神灵有不同意见,他们顺从地按照姜子牙的吩咐,一一领取册封,“只见诸神俱簇拥前来观看” [13]704。这种人对神的分封,就暗含着对人类地位的认识和崇拜。

在区隔的社会学理论中,社会之所以有上级下级等不同的划分,就是为了区隔彼此。区隔是带有竞争性的,在社会群体之间的斗争中,人们对其他群体的品味充满了厌恶和反感。区隔的目的在于进行价值判断,以便分出先进与落后,判别出支配与服从,演绎着权力的支配作用,展现着差异合法化的社会功能。上级可以肆意操纵下级的命运。司马迁曾说:“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 [24]3274在“贾雍失头”“比干剖心”等故事中,贾雍和比干之所以要去询问营门口的士卒、卖菜妇人等普通百姓问题,就是为了得到上级的承认。因为巫术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是人类最低级的行为,老百姓的随口回答,表现的是上级对下级的评判,决定着下级的命运,也决定着巫术效果的成败。

三、传统中国百姓的自信自强观

百姓的肯定性或者否定性回答,实际上代表的是百姓对于巫术的心理认可程度。换言之,百姓的认可,是巫术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事实上,不仅巫术需要普通人的认可才能施展,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政策也是需要普通人的肯定才能够实施。“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礼仪的出现,是因为根据普通人的“情性”而制作;“立法设刑,动缘民情”“法者所以爱民也”,法律,也是根据百姓的需要而制定的。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还是政治制度中的法律,都是需要在普通人认可之后,才会生效。而当既定的礼仪和法律不再符合百姓的需要,不再得到百姓的认可时,那么就需要进行更改了,“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不断地更改礼法,就是为了得到百姓的认可,为了让礼法具备真正的效力。

礼法因得到百姓的认可而具备了效力,同样,法术只有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才能真正生效。无头、无心而活的巫术要想施展成功,需要普通人的认可才行。以普通人的认可与否,作为法术是否灵验的依据,在早期中国的宗教信仰中屡见不鲜,如汉代应劭《风俗通义》曾载“鲍君神”一事:

汝南鲖阳有于田得麏者,其主未往取也,商车十余乘经泽中行,望见此麏着绳,因持去,念其不事,持一鲍鱼置其处。有顷,其主往,不见所得麏,反见鲍君,泽中非人道路,怪其如是,大以为神,转相告语,治病求福,多有效验,因为起祀舍,众巫数十,帷帐钟鼓。方数百里皆来祷祀,号鲍君神。其后数年,置鲍鱼主来历祠下,寻问其故,曰:“此我鱼也,当有何神。”上堂取之,遂从此坏。传曰:“物之所聚斯有神。”言人共奖成之耳。[25]403

鲍鱼因为一番际遇,得到了普通人的心理认可,而被封为了“鲍君神”,且这个鲍君神具有很灵验的法力,“治病求福,多有效验”。但当事实的真相被揭穿后,大感上当的百姓不再相信鲍君神了,而鲍君神就此失去了他的神力,销声匿迹了,“遂从此坏”。鲍君神因百姓的认可而兴盛,也因百姓不再信仰而衰落,这就表现了普通百姓具有着左右灵验效果的能力,所谓“人共奖成之耳”。

在浙江的民间神话故事“陈十四传说”中,借玉帝之口说道:“想不到凡间百姓的愿力,并不比天庭众仙的愿力小。” [26]422所谓百姓的愿力,就是百姓心中的信仰,这种信仰和认可的力量是可以和神仙的法力相媲美的。百姓的心愿之力和巫师的神力有着共通之处,或者说神力就是来自于百姓的供奉。

百姓的认可具备着与众不同的力量,这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对自我的重视,也彰显了他们的自信自强。在中国传统的认知中,百姓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孟子》说“左右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国人是决定政治生态、社会生活的唯一力量,整个社会秩序都是为国人或者说百姓服务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只有相信老百姓有着不平凡的力量,才会有能够干涉巫师巫术的士卒、老妇人等普通人类的回答的存在,产生“言出法随”的效果。《太平广记》曾记载了一个普通人类的一番言语,让蛇妖的巫术彻底失利的故事。农民章苟因得罪了蛇妖,蛇妖就准备施展巫术让雷公劈死章苟,章苟得知后,便对天怒骂道:“天使我贫穷,展力耕垦,蛇来偷食,罪当在蛇,反更霹雳我耶?乃是无知雷公。雷公若来,我当以鈠斫汝腹。”骂完之后,结果是“须臾,云雨渐散,转霹雳向蛇穴中,蛇死者数十” [27]3729。身为普通人的章苟,他的言语不但可以让蛇妖的巫术失利,而且可以让巫术反加在蛇妖身上,就反映了人类对于巫术的干涉作用。在正史记载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据《后汉书·耿恭传》载,汉明帝时期的耿恭在镇守西域时被匈奴围在了疏勒城,士卒焦渴困乏,掘井十五丈仍不见水,在此危急时刻,耿恭拜天祈祷,并说道:“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不久,泉水大出,士卒“皆称万岁” [20]721,匈奴以为有神明之助,后世黄道周评价说“耿恭拜天,清泉忽滋”。在这则事迹记载中,耿恭并不是巫师,却能够言毕而水出,拥有了类似于巫术的力量。在这些故事中,普通人的言语都拥有了一些类似巫术的奇特效果,这展现了对普通百姓力量的肯定。

关于百姓如何会具备类似于巫师的力量,梳理传统文献对于巫师的解释,可以给我们一个近似的答案。在早期的文献记载中,巫师并不是一个特定的职业,人跟巫之间并没有很远的距离。据《国语》载:“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28]514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绝地天通”事件,在绝地天通之前,“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每个人都是巫师,都可以与神自由地来往交流,绝地天通之后,才变成只有巫才可以跟神交流。

此后的巫师跟神灵的交流沟通,主要是通过各类独特仪式、神秘物品等形式,获得神灵的力量赐予,从而具备神奇的力量。而自汉代元成时期的宗教改革后,则认为沟通人神的关键在于诚敬之心。《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天和人都拥有的本质属性,也是勾连天人之际的重要途径。汉元帝时期的韦玄成便说:“臣闻祭,非自外至者也。繇中出,生于心也。” [29]3117祭祀的关键在于主祭者的诚敬之心。大儒匡衡继此而说道:“神祇功德至大,虽修精微而备庶物,犹不足以报功,唯至诚为可,故上质不饰,以章天德。” [29]1256“诚”自此成为了沟通天地的核心要质,也成为了巫术施展的关键要素。

后世巫师常说的“心诚则灵”,就是对于“诚”这一要素的发挥。《朝真论》云:“夫朝礼者,诚也。诚则敬,敬则信,信则灵,灵则生,生则应凡。法子行持,尽心对师,请旨奉行,无不应验也。” [30]16诚则灵,不诚则不灵,“虔诚与否”成为了巫术灵验与否的先决条件,“今世之匹夫匹妇,一念诚孝,犹足以感格鬼神,显有灵验” [31]410。《搜神记》卷十一载有多则精诚感天之事,如“谅辅以身求雨”讲述东汉谅辅为求霖雨,准备自焚祷告上天时,大雨突降,“至日中时,山气转黑,起雷,雨大作,一郡沾润。世以此称其至诚”。又如二十四孝中王祥卧冰求鲤,也是因为孝心感动天地,鲤鱼自动跳到王祥身边,“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至”。他们虽然不是巫师,但因为有一颗诚敬之心,也能够产生类似于巫术的效果。

总而言之,“贾雍失头”一事,借用贾雍和士卒的对话,暗含着巫术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体现了等级的区隔,反映了传统的人类崇拜观念。同时,又表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百姓力量的重视,以及以民为本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2][明]冯梦龙.古今谭概[M]//魏同贤主编,冯梦龙全集·第六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3][明]顾大韶.炳烛斋稿·卷一[M].清道光二十年抄本.

[4][明]谢肇淛.五杂组·卷五[M].明万历四十四年潘赝祉如韦馆刻本.

[5][清]朱翊清.埋忧集·续集卷一[M].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6][清]金鉷,修.雍正·广西通志·卷八十一[G].四库全书本.

[7][清]周拱辰.离骚草木史·卷首[M].清初圣雨斋刻,嘉庆八年印本.

[8][清]袁枚,编.申孟,甘林点校.子不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9][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经笺疏·海外西经[M].济南:齐鲁书社,2010.

[10][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民国初年中华图书馆石印本重印.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

1988.

[11]高国藩.中国巫术通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

[12][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十一[M].四库全书本.

[13][明]许仲琳,编著.封神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4]曹保明.东北土匪考察手记[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

[15]刘兆福,主编.南长白山——老故事·黄鼠狼讨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

[16]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承德·围场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17][明]陈子龙,辑.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十八[G].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18][宋]张君房,辑.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9]王明,编.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0][南朝]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1][北宋]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卷十八·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2][唐]李延寿.南史·卷五·废帝东昏侯[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赵容俊.殷商甲骨卜辞所见之巫术.[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3.

[24][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5][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校注·第九·怪神[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6]鲍李俊.陈十四全传[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2.

[27][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编.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六·章苟[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8]徐元诰,撰.国语集解·昭王问于观射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9][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三·韦玄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0]任宗权.道教全真秘旨解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

[31][明]刘三吾.刘三吾集[M].长沙:岳麓书社,2013.

The Weird Writing of “Gossip is a Fearful Thing”

——Centre on the Investigate of Stories of Immortals “Jiayong Lost His Head”

Wang Zhi-qia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8 China)

Abstract: In the Stories of Immortals,there is a“Jiayong lost his head”story,which think the witchcraft’s success or fail is decide by the reply of husbandman,when husbandman say yes the witchcraft is success,when husbandman say no the witchcraft is fail,that deduct the weird writing of“gossip is a fearful thing” and the bizarre interpretation of“enforce regulations to the letter”. Later folk story of beg for award continue and expand the story,which thick the animal become immortal is decide by human’s word. This story at the grade segment,deduct the worship human idea of husbandman and convey their self-esteem and self-confidence.

Key words: Jiayong lost his head;cultural metaphor;grade segment;worship human;self-esteem and self-confidence

(責任编辑:景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