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晓梅 曹琪 王智 张小花 丁新红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214002
目前治疗血液肿瘤时一般采取化疗治疗,由于化疗会使患者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因此更多患者更倾向于使用药物治疗,如天晴甘平,此药物对患者的肝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能够有效抵抗肝损伤〔1-2〕。患者对血液肿瘤这一疾病会产生较大的排斥和恐惧心理,加之在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激化作用下,老年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传统的护理模式往往重于解决患者病症层面的问题,而忽略患者的精神、心理层面的问题〔3〕。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需求的提高,医疗护理领域也在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就是人性化护理发展的产物,此可谓优质护理实际化的杰出代表〔4〕。本研究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血液肿瘤患者对其临床疗效、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血液肿瘤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7.1±2.4)岁;体重54~73 kg,平均体重(61.4±5.5)kg。研究组患者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7.4±2.6)岁;体重52~72 kg,平均体重(61.5±5.6)kg。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5〕;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资料有可比性(P>0.05)。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依从性差的患者;存在心、肾、肝、肺等脏器疾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模式,具体包括: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收集并统计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包括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过敏状况等。医护人员综合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通过饮食中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监督患者禁烟禁酒,禁食刺激性食物。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护理模式上,给予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包括:①“一对二”式宣教。“一”是指护理人员,“二” 是指将患者及家属结成一个干预对子,在开展健康宣教时,针对患者及家属共同进行。首先健康宣教应在一个相对安静、无人打扰的环境中进行,其次准备空白记事本和黑色笔,依次发放给家属和患者,并要求在健康宣教的过程中,患者及家属要共同做学习笔记。护理人员在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可利用多种媒介进行,比如播放多媒体动画、手绘动画、演示、表演等方式,将老年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等,详细讲解给患者和家属。这一宣教活动的时间15~20 min。宣教结束后,护理人员组织患者与家属进行相互问答,主要步骤:医护人员根据本堂宣教内容编写问题,要求患者及家属对于问题交换作出回答,其中一方在回答问题时,另一方须认真聆听,并且对于对方回答的错误之处给予指出和纠正,若对方有遗漏之处,另一方也要进行补充。问答环节中,护理人员应用手机录制实时画面。问答环节结束后,则进入护理人员的评价环节。在评价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尽量给予全面的点评,并最大程度地点评到每一对患者和家属,对患者和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记忆程度、回答的不足之处等,护理人员均可进行中肯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不吝夸赞和鼓励之辞,以激发患者及家属学习的信心。点评环节结束后,预留 10 min的时间,要求患者和家属对于本堂宣教课的所有内容进行回顾、追忆,双方依次对今日宣讲的学习内容进行复述。上述所有活动结束后,护理人员将视频内容拷贝给各对家属和患者,要求患者及家属在下次宣教之前熟悉记忆此次宣讲的内容,然后在次日或间隔1~2 d后再次对本次宣教内容进行复述、护理人员给予再点评,直至所有患者及家属对于宣讲内容的复述无误后,方可结束此环节。②情境化场景演示。此项内容共包括护理人员演示、患者和家属进行演示、护理人员给予评价和纠正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为10 min,每天进行一次。首先护理人员向患者和家属模拟一些家庭中的情境化场景,并对场景中遇到的突发情况进行正确的护理行为示范。如场景:“患者和家属都在家中,患者突然发生急症反应,初级患者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处理?”护理人员示范完毕后,要求家属和患者配合进行模拟演示,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做出相应的紧急情况处理行为。护理人员用手机录制患者及家属演示的视频,并针对视频中家属和患者的正确做法和处理有误的地方给予针对性的鼓励和纠正,直至使患者和家属完全掌握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为止。③日常行为录入及交换检查。护理人员向每一位家属及患者发放日常行为记录表,要求患者和家属在每日临睡前的30 min内填写该表,记录每天所做的与疾病护理有关的事宜。在次日,患者与家属交换该表,并在对方的记录表上做出补充、纠正,一方对另一方的以上补充内容应当用红笔标记,便于对对方起到强调作用,从而使患者与家属对这些行为的内在自觉动机得到强化。
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的焦虑自量表〔6〕(SAS)评分和抑郁自量表〔7〕(SDS)评分,其中SAS满分70分,得分高于50分,则表示患者存在焦虑倾向;SDS的满分70分,得分高于50分,则表示患者存在抑郁倾向。②健康生活状况评估〔8〕。将我院自制健康生活状况评价表发给患者,分析患者的健康生活状况。该表共有6个维度,分别为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每个维度下均包括8~10个条目,共有52个条目,分值52~208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9〕,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例数和满意的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比率。依从性为完全依存的例数和基本依从的例数占总例数的比率。
研究组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状况评分(分,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目前,在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时,化疗是不可缺少、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为了让化疗的治疗效果更好,医师经常会将化疗的剂量增大,但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10〕。在治疗的过程中,血液科恶性肿瘤本身首先就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对疾病感到十分恐惧,再加之化疗会引起许多负面结果的激化作用,患者的心理负担会随之加重,十分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悲观的不良情绪必然会为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即使有较好的途径可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由于患者悲观焦虑的负性情绪无法消减,仍然会影响到治疗效果,不利于后期康复,从而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在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的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不仅要对患者的身体层面进行细致护理,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况,为疾病治疗和身体康复提供较为良好的心理基础〔11〕。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人员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情景化演示,在这一过程中,家属与患者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锻炼,而护理人员则以观察者和点评者的身份,对家属与患者的情境护理行为进行点评和纠正。通过情景化演示,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了解,这对于调整后续宣教计划十分有益〔12〕。情境化演示的核心是实地演习突发情况的处理技能,不仅能够使家属和患者早日熟悉突发情况的发生及后续处理、对以后将可能出现的情境做好准备、培养患者与家属间的配合度和默契度,又能够发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力量和作用,将整个家庭都纳入对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的护理构架中,帮助每一个家庭成员时刻做好照护患者的准备,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发挥出较好的处理能力,因此提高了家庭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和治疗的依从性。
本研究中,护理人员监督家属和患者做出行为日记,并相互进行纠正和评价。在心理学上,若想强化个体对于某个行为的行动动机,记录行为日记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患者及家属对于血液肿瘤的某些认知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护理人员想通过口头纠正这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认知显然较为困难。因此,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提供正确的理论认知,并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掌握后,通过记录日常行为并互相给予评价、修改这一措施,强化患者和家属对于正确照护行为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其行动能力〔13-14〕。无论是在记录每日行为还是在评价对方记录的过程中,患者或家属都是通过自我思考和考虑他人完成的,通过这些思考过程,正确的护理认知、积极的行为方式等都在潜移默化地代替错误认知和消极行为,这在纠正患者及家属的错误认知和行为方式上作用非凡。这一过程中家属不仅是实践者,更是监督者,护理人员使家属发挥作用,而达到强化患者积极行为、重新塑造自我看护能力的目的。本研究中,落实以上三项护理措施,够使患者在单方面接受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进一步加工,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对自身的信念产生影响力。患者的固有认知被潜移默化地改造时,自然而然地会通过一些适当行为来表达当前的护理诉求,从而完成自我效能的提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研究组每个维度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后,在应对某一类护理问题时,患者就能够自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产生身心的满足感,有效增强对抗疾病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患者的主观情绪也在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患者将会由当初对疾病的一无所知,逐渐转变为在自我看护中对某些行为具有自主判断,并能够以积极的行为代替消极的行为,这均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的主观体验由悲观向乐观和愉悦转变〔15-16〕。本研究研究组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血液肿瘤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