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红艳 刘佳 农红秋 刘嘉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广东 广州510640 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 广东 英德 513042)
英德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其发展的轨迹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据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 (764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韶州植茶包括英德、曲江等。[1]英德也是个古老茶区,饮茶习俗浓厚,无论城镇或乡村,饮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成为一种淀积的文化现象,而且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无法考究)还衍生出一个家喻户晓的“擂茶粥”的饮食文化。此种食“擂茶粥”现象较之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饮“擂茶”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为这个地区特有的茶文化内容之一。
以茶叶生产为基础,发展以茶艺文化为主题的生态休闲旅游[2]。通过生态旅游,提高当地茶农的收入与茶叶的知名度,弘扬中华茶文化,提升英德红茶在社会各界的地位,以提高英德红茶的销量。通过科研创新,得到更优良的产品,以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在目前我国城镇市民当中,主要是温饱型和小康型。我国居民这种两头小、中间大的财富配置和节假日的旅游是以个人消费为主的消费类型,决定了我国的旅游产品消费的档次应该以中档为主,在接待人数上 ,海外和国际游客占5% 以下, 国内游客占95% 以上;在旅游收入上,国际和海外占1/3,国内占2/3[3]。全国和绝大多数省市将保持这种基本格局。可见,海外和国外客源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因而,英德在国内旅游景点中占有一定地位时,可考虑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据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外出旅游者对自然风光感兴趣的占47.4% ,对人文景观感兴趣的占12.6% ,对休闲感兴趣的占1.5%。据上海、北京的抽样调查, 以自然风光为首选目的地的占50% 。即使带有休闲性的节假日旅游,也是以娱乐和观景为主要兴趣[3]。而在英德茶园中,建设了立体园林景观的生态茶园,开创了多样性、季节相变化明显、观赏艺术感强的园林树木在茶园中的应用先例,让茶园一年四节美景常在,而且各有特色,各具亮点。茶园内基础设施完善,而且英德农业已形成了优质米、蔬菜、水果等商品生产基地,只要稍作改善,即能让游客吃得新鲜,住得舒适。
英德市远近驰名的英红九号,品质卓越的产品与完善的制茶工艺、品茶设施及服务等等,能够让游客在购到合心意的手信的同时深深感受到茶艺文化的博大精深。因而,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是合情合理而且是很有前景的。
随着近年来生态旅游的兴起,生态旅游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以广东省为例,梅州雁南飞的茶田生态农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更别提杭州西湖的茶文化生态游了[4]。
通过了解,梅州的雁南飞与英德地理环境有着不少相同之处[5]。都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土壤,水分,光照等都适合茶树生长),良好的人文环境(如英德本来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古有名人在“煮茗台”上题字,而且饮茶习俗浓厚,还衍生出一个家喻户晓的“擂茶粥”的饮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这我们盲目跟随雁南飞的步伐开发。首先,雁南飞的发展模式是集团开发,高起点,而且盲目仿照雁南飞开发,有可能会使得原有景观遭到破坏,失去原有的乡土风格,风险过高不值得提倡。盲目跟随前人的脚步开发,到最后很可能只落得两败俱伤。要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必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在对于广东省的观光农业的调研结果表明,景观环境质量的高低与活动项目的特色性是影响游客选择观光旅游地点的两个主要因素[6]。我们应该要保留原有的淳朴浓厚的人文气息,保留最原始的风貌,发展茶乡特色与农业生态相结合、乡村气息浓郁、互动性强的茶叶生态旅游。以淳朴的农村气息作为特色,发展人文茶艺气息浓厚的茶园生态旅游,从平凡中做出不平凡。除了茶乡气息浓郁的旅游景色,我们更应该发展出既能反映出乡土特色,又能迎合游客消费水平的产品(手信),让产品也作为我们的英德茶文化旅游的亮点之一[7]。
通过英德红茶的优良品质对英德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渲染。发展英德茶文化生态旅游应以英红九号优质产品作品牌建设,以产品带动游客,以游客提升产品地位。所以,在发展茶文化旅游之前,应着重对英德的优良茶叶品种进行大力宣传,而在英德茶文化旅游中让游客领悟英德红茶的内涵、品位,从而改善英德红茶的销售,提高英德红茶在茶叶市场的地位。
除了利用优良产品为茶文化生态旅游做品牌建设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茶文化的宣传,积极利用网络、媒体作为媒介,通过文字、声像做好市场宣传。在宣传促销中应注意挖掘和介绍茶艺文化内涵,与茶园区特色,让游客明白消费,并且乐于消费。
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茶农收入,并促进英德红茶的发展。在投资建设茶园生态旅游时应该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开放方式多样化。同时,更应该让当地茶农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茶园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当茶园生态旅游的利益与当地茶农的利益相挂钩的时候,可令茶农对茶园生态旅游发展持积极的态度,让茶农对茶园产生归属感。而且,入股能保证茶农对于茶园旅游发展有一定的权力,能一定程度上防止开发商在茶园旅游中获利过深或为了自身利益过分开发茶园[8]。同时,我也建议科研机构能够参与融资当中,一方面能防止开发商对茶园的过度开发,保证茶园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这能保证旅游收益能部分流入英德红茶的品质创新与提升的研究中,服务当地茶农,打响英德红茶的品牌。
茶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并不相同,生态旅游在让游客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更注重对自然环境作出保护,以保证景区的质量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9]。假若只是为了适应游客需求盲目修建旅游施设,粗制滥造,只会降低游客趣味性,破坏景观,不利于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英德红茶品味的提升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对于景区改造的方面,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保护生态环境和遵循绿化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要因地制宜,统一布局,尽量实现物种多样化与生态环境的本土化、自然化,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而茶园间作树作为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茶叶生长息息相关,更会对茶园景观造成巨大影响。
对于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我们首先要制定科学、可操作的生态旅游规划,旅游的建设要具生态化,建筑设施不仅要具有特色吸引游客,而且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相协调使其融入原生的生态系统中,而不能随意改变自然生态[10]。二来,我们要对景区实行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如:保证充足的资金来确保园区内的环境的维护;对旅游经营项目进行严格评价,对于严重影响环境的项目给予取缔。再者,利用茶园的生态环境及影视资料,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的科普教育的同时应该向游客灌输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要对园区内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以身作则,为参与到环保行列的旅客作良好的榜样。
如果仅靠茶文化生态旅游而没有其他旅游资源的支撑,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会大打折扣,而且很难形成规模[11]。英德市内旅游资源丰富,而生态环境也比较原始、淳朴。如能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太大影响下,发展交通,形成旅游资源网,既有利于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更有利于推动英德市经济。
最后,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管理上的人才,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我们更需要的是有茶文化意识浓厚和专业茶艺服务知识的人才[12]。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正确解决问题,共同推动英德茶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