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微信的校园信息化的构建探究

2021-01-22 13:40张美茹徐建伟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个性化师生微信

张美茹 徐建伟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铁道分院,江苏常州 213011)

高校作为集教学、科研、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社会智能机构,具有多科性和开放性[1]。在当前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移动设备已经广泛普及,从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2%,PC互联网已经远远弱于移动互联网。这都源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效性和方便性。

高校信息化目前依然采用网络为载体PC为主导的服务模式,终端依托于个人电脑,进行教学,管理,科研的服务管理。但是随着移动互联化和智能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平台依然采用PC为主导服务,则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如何将基于PC端的信息化平台扩建于符合师生需求的移动化数字校园,这是一个挑战 ,更是一个机遇。

1 移动信息化服务的优势

首先师生需求,面向教师,在教学上,首先为教师提供教学,培训,处理事务,管理以及科研的信息化服务;面向学生,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训,就业和生活的一站式移动信息服务。师生可以泛在的使用学校提供的移动信息化服务。

当前信息服务的特点:信息服务的泛在性。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求信息化服务是“随时”“随地”,PC互联网当离开电脑,更换办公地点服务都将中断,影响办公效率。移动信息化可以满足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平台都能提供工作状态的灵活迁移,为师生提高无缝化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的碎片化[2],当前需要的服务都是自由按需触达的,具体并且微观,而基于pc端的服务却无法满足;个性化信息服务,传统的平台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都是整齐划一的服务模式,而移动信息化服务恰好可以满足个性化信息服务要求。

2 国内外相关移动信息化建设模式动态

美国的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等高校从2010年推出信息化建设的原生应用[3]的模式能够调用底层接口,用户体验好,运行效率较高,但是缺点投入高,周期长,不易推广,工作量巨大。

国内的相关学校通过移动Web应用模式实现校园内部移动信息化,该模式能够利用各种移动终端的浏览器访问。优点开发难度小,调试和部署方便,技术要求不高;缺点不易调用底层设备,操作流畅性差,使用范围限于宣传门户等网站。

相关高校将原生应用模式和移动Web应用模式相结合,这样就具备了二者优点,但缺点是不易推广,研发投入高,兼容性不好。

借助社会化媒介,起到一个和用户与应用之间沟通的通道角色。优点研发成本低;信息服务显著;不占用移动设备资源;兼容性能好;模式转换便捷;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缺点开发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框架的约束,用户数据外漏。

3 企业微信

在众多的社会化媒介中,微信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并且功能全面。自2011年在广州诞生,微信在全球范围内支持20多种语言,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帐户数达12.025亿,如图1所示。

图1 2010到2018用户人数(来自互联网统计数据)

3.1 企业微信的优势

开发成本低,因为是基于企业微信的基础框架和接口进行开发,只要和原系统对接,不需要重新开发系统,这样有效缩减开支和周期,微信的升级与学校的应用程序无关,成本降低。

用户基础好,根据微信2020 Q1报告,微信用户账户高达12.025亿,所以微信具有非常高的用户基础,可以不用考虑用户的活跃度问题。

用户接受程度高,因为基础企业微信开发移动信息化,不需要考虑软件的兼容性,用户乐于接受,具有良好的体验性。

推送信息及时准确,因为是借助企业微信,所有信息推送效率高精准。

推广学习方式便捷,当前每一部手机都会微信,不用考虑推广问题,用户对微信的熟悉程度高,省去了培训,无需培训成本,宣传成本低。

3.2 微信平台提供的服务

微信订阅号的核心业务是各类校园图文内容的推送,其目标群体除校内师生外,还包括校友和社会公众[4],主要是对外宣传,个性化服务无法很好的支持。更多实现对外宣传的功能。所以可以将订阅号作为学校的宣传媒介。

微信服务号,主要是重服务和交互,但是服务入口量少,不适合多主体开发。

3.3 微信卡包

具有卡创建,分发,领取,使用,修改和删除的全部流程。以此可以构建电子校园卡,自动实现身份识别等功能。还可以兼顾微信服务号,订阅号等对接,实现联通线上和线下的介质。

3.4 企业微信

企业号是为企业提供的移动应用入口,第三方开发者可针对企业业务需求,为其量身订做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使得移动办公产专业化;确保信息安全,为企业客户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证。

通过分析,企业微信更符合校园信息服务系统的业务类型,例如可以无限制地群发消息、应用可自行配置,使得高校师生的沟通与协同便捷、信息安全、信息服务个性化。

4 基于企业微信的平台设计

4.1 预期目标

将校内纷杂信息产生的数据,通过筛选和分类整合,进行精准的处理和推送;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发布;将碎片信息及时处理,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约束,实现办公无缝化对接。

4.2 设计思路

当前的现有平台和系统进行整合,将企业微信用户请求提交微信服务器,由微信的服务器调用第三方开发的应用从移动教学或者学工系统服务器获取数据,反馈给用户,然后接入微信服务,进行账户绑定和消息的接入,使得微信平台和本地应用程序畅通。还可以利用企业微信管理用户,按企业的需要进行组织架构,提供给用户响应的服务。

表1 平台划分及功能

4.3 平台化分:四部分

位于最底层的数据交换层平台,完成数据的整合,数据转换,数据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层平台:主要用于身份认证,权限分配管理,应用配置,信息推送,扩展服务提供接口。

网络层平台:为应用服务平台和客户终端提供WIFI网络和移动等运营商提供基础网络。

终端应用层平台:以H5标准为开发基础,可以支持微信和多种终端的访问,实现组件功能,支持智能终端与PC和web等方式获取系统资源,同时分为对内和对外,对内:指校内应用和对师生的开放和统一的身份认证对接,例如OA,对外:新闻信息,校园布景和招生宣传及相关政策,如表1所示。

5 总结

移动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要根据的自己需求选择最佳的建设模式和开发框架。

首先要有领导层面的支持进行顶层设计,强化自上而下的对移动信息化的建设的认识,对移动信息化现状进行调研,广泛的吸取意见,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

其次加强多元参与,通过制定统一的接口和标准,将学生,老师,后勤人员都纳入建设中。

最重要的是数据安全保障,利用微信成熟的机制大大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微信不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关联起来,让信息传播更加广泛,传播方式更加丰富。把我们生活的终端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将学校的信息技术转为移动信息化的理念更加深入,不仅推动学校教学,科研,迎新等各项工作全面开展,有力的提高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个性化师生微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微信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麻辣师生
微信
微信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