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文晖
摘要:在安置房中,景观是住宅小区的组成部分,只有好的室外景观规划设计才可以让居民回归自然,与大自然更加亲密,享受更好的环境、工作与 生活。本文对安置房住宅小区室外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和原则进行探讨,了解室外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分析室外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明确居 民需要什么样的室外景观设计,从而在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以居民的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使室外景观为居民所接纳、所喜欢,更能便利其生活 与工作。
关键词:安置房;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提出的要求越来 越高,除了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以外,还希望从空间布局角度出发,打造功 能丰富、舒适度较高的景观空间。以往设计景观空间忽略了群体需求差异 化问题,仅从观赏及基础使用出发提出一些景观空间设计方案,这些方案 施工效果不佳。
1 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功能及作用
住宅小区内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现代人们对景观的需求,丰富其精神和生活,满足其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还使其承担起了休闲、 娛乐等众多功能,在当前的社会,我们应该采用一种创新的景观设计技术 手法,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景观使用方式角度出发,坚持以环保为基 础的绿色生态景观设计思想,推动其的可持续发展,创造高品质、高质量 的宜居环境而努力。
2 安置房住宅小区室外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2.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住宅园林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要想更契合居民的真实居住需求,必须 先考虑与居民相关的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住宅小区的定位风格、受众人 群是哪种类型),再细化居民的实际需求。只有在充分尊重居民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真正受欢迎的园林景观。例如,在设计大面积绿地时,设计师 不仅要考虑草地景观的美观性,而且要结合舒适性原则,让草地成为居民 喜爱的休闲娱乐场所。因而,设计师可以采用抗压性能较强的草地品种,为居民营造一个可以惬意躺坐、沐浴阳光草香、尽享拂面微风的宜人之地。此外,设计师还可借助绿色植物有效划分不同功能分区的边界,丰富绿化 的层次性,增加实用性。例如,当栽种不同生长高度的灌木时,设计师可 以以高度作为分区参数,同时实现路引的功能。有效控制了栽种形式与密 度,能够在空间感觉上体现出一种更加和谐自然的作用。此外,设计师在 进行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应科学规划绿化面积,保证较高的绿化率,同时还应保证居民活动场所的面积与绿地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防止过分 强调绿化面积而削弱了小区的实用性功能空间。
2.2 植被绿化设计
在安置房室外景观设计中,植物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植物设计应从整 体视角出发,使其具有竖向景观层次性和空间围合感。在配植大乔木时,应注重大乔木具有合理的规格,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然没有必要种植规格 较大的树种,同时大乔木的数量应适度,不可过多。亚乔木则与之相反,在植被绿化设计中可以设计更多的亚乔木数量和更大规格的亚乔木,在此 过程中应加大成本管控力度。植物种植层次如下:落叶乔木层→常绿乔木 层→开花乔木层→亚乔木层→球类植物层→草坪。每层都应种植合适的植 物,从而达到高低有致、移步异景。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植 物与地下管线的关系。植物应该选择常规树种,同时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 件及气候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的树物。灌木的种植,应重视品种,选择存 活率较高的品种,如红花继木、夏娟等。将品种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可过多。灌木的搭配应层次分明和整齐。在通常情况下,有些植被不建 议大面积种植,如锦带花、积萱草等。合理把控灌木的规格,坚持以市场 常见规格为主。为了使大苗具有更高的成活率,应使树木苗池的泥球与胸径成正比例关系以确保泥球可以放入树池中,同时,圆形树池间距≥2.6m,方形树池间距≥2.0m。
2.3 室外会客厅空间
小区内休憩、廊架景观的布设必不可少,因原会所拆除,地下部分仍然保留,利用此处覆土为零的地块,将其打造为小区室外会客厅,此处设 置沙发及伞椅,周边采用花箱绿化将地面裸露钢筋遮挡,形成室外会客空 间,并通过在两侧设置景墙及片石,对现状地下人行出口进行遮挡美化。室外会客厅东侧设置可变廊架空间,及开敞阳光草坪,与室外会客空间形 成框景。廊架采用栅格活动扇,对空间格局进行控制,形成可变空间。该 设计方案与传统小区内廊架设计不同,在空间布局层面上进行了优化,根 据活动需求,选择格栅控制方案,在可变区域内欣赏小区室外景色。廊架 四周为花池,花池内种植多年生的攀藤月季,沿着格栅攀爬至廊架顶部并 不规则垂下,可以给小区居民带来很好的景观体验。另外,廊架顶部布设 射灯和灯带,营造夜晚观景氛围,能够有效帮助居民放松身心。开敞草坪 设置配合四季花卉及灌木的点缀,可观赏、游玩,放松身心。此处设计室 外会客厅区域为小区业主提供了良好的室外交往空间,放缓了生活压力。
2.4 因地制宜并合理利用
在一大片土地上制作和创造各种风景和景观效果,首先必须对花卉植 物进行合理的地形修复和改造,再对花卉植物进行合理的布局,依低而高 地开挖湖泊,据高而堆山或适当地平整花卉植物土地,使得园林的地形更 加富于多样性的变化,并充分利用花卉植物地形所构成的组织空间和控制 视野,通过与其他花卉植物要素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具有大自然丰富、优 美的花、各类活动开展的需要。一座座山、一条条的小溪,一片片的土地 都已经具备了它自身的各种气候形态学地理特征,如之前它受到当地气候 降水环境、地理位置等多种环境因素的不同影响,更是使其呈现出千差万 别的各种样子。在我们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真正做到的不是直接围绕 着一个圈地层来造景,更不能被圈地推倒后重来,脱离了一个地块层来谈 园林设计很容易导致产生千篇一律的城市风光园林景观建筑效果和令人索 然无味的城市风光园林景观整体建筑效果构图,甚至购房时会自然出现的 与房屋周边环境不相适应,格格不入。因此,对于专业景观建筑设计师而 言,因地制宜就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景观的“地域性”与“差异性”,主要 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当地文化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综合景观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现象,水文地址,动物资源、植物资源以及每一个人 的生理和行为模式等,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就应该是针对场地范围内大到 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边的景观类型和其他人文条件来营造地域色彩鲜明 的园林景观。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做到从当地的地理资源条件下出发,充分 挖掘地域的优势,并以巧妙的技术手法加以展示,才能打造出一种形态不 同且又富有地域特征的园林景观,适应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和方式,满足 当地居民的欣赏需要。
结语
人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主角,更是环境的主体。人离不开 环境,而环境也为人服务。幽静美丽的环境可使人们得到更好的视觉感受,舒适感也更强,使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无论小区具有 多高的现代化程度,从本质来说都依托大地,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 安置房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加强景观设计,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 外部环境空间,使其更好地居住和生活。
参考文献:
[1]董璐.基于安置房属性构建下的景观设计探讨[J].居业,2020(10):30-31.
[2]罗选敏.城乡安置房改造规划与设计探究[J].城市住宅,2021,28(1):176-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