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
(广西国有六万林场,广西 玉林 537000)
现阶段,广西森林病虫害防控工作压力依旧很大,2019 年预测发生面积为561 万亩;2020 年预测发生590 万亩。若发生松树、杉树、桉树等大面积病虫害危害,则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有林场开展林业工程规划,要重点围绕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整体规划,提出工作方案与措施,切实保障防治措施的作用发挥。
根据防治实践总结,主要的工作要求如下:①认真落实疫木的清理工作,切断病虫害源头,做好源头的防控;②加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形成强大的支撑保障作用。认真落实防治责任,保障经费充足,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位。除此之外,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减少违规违法行为,保护森林资源安全;③构建巡查常态化。围绕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和及时开展清除封锁等内容,制定完善的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预防治理方案,配置专业的监测人员,形成完善的监测机制,动态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④落实防治措施。根据林业工程规划,结合监测数据与林场的现状,认真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
以广西某林场为例,分析其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的措施与效果,开展如下论述:
从林场的经营管理实践分析,涉及很多内容,森林病虫害为重点。通过编制完善的林业工程规划方案,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特点,结合以往的数据与监测信息,制定完善的防治方案,明确防治工作要点与职责,交给相应的部门负责,使预防与治理工作高质量落实到位,切实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将各项管理制度与措施,运用到病虫害防治实践,达到提升森林经营管理的目的,创造更多的价值。根据林场以往的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提出2021—2025 年重点围绕“紫斑病、轮斑病、梢(焦、枝)枯病”等实施防治措施。以桉树紫斑病为例,发病率比较高,患病的树木叶片呈现分散的针尖状淡绿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严重呈现多角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紫红色病斑,严重时造成树叶枯黄脱落、林木死亡。对于此疾病,采取及时清除病叶病枝的方法,经过集中烧毁处理,杜绝或者减少侵染源。同时日常管理中加强桉树的抚育管理,使得幼树能够健康成长,增强抗病能力。在施肥方面,通过测土配方,精准施肥,选用抗病能力较好的肥料品种、配方;初春季节用药波尔多液加以预防;在春末季节用药多菌灵和百菌清等加以防治。
在2020 年8—9 月时间段内,在分场工地首次使用新型生物真菌,即棒束孢菌进行桉树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共计防治2090亩,死虫率达到90%,获得了不错的防治效果。此防治方法属于新型防治技术,使用虫生真菌,利用寄生破坏虫体细胞与组织器官的方式,达到灭杀的效果,不仅高效率,而且环保性和生态性水平较高等,为油桐尺蛾与桉袋蛾等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方案。从森林病虫害防治任务的执行角度分析,要积极探索高水平的防治方法,达到高效环保的水平,切实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
一般来说,林业工程规划实践中会提出病虫害防治的要求与措施,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指导。然而每年的气候环境情况不同,使林木生长面临的危害程度不同,需结合管理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案。组织防治专家,开展林地调查,明确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现状,确定病源。通过动态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当发生疫情后,立即组织上报,获得技术支持与药物救援。按照防治方案,组织技术人员与其他资源,开展病虫害防治,切实保障防治工作落实到位。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化学防治方法。根据林木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开展喷洒治理工作,同时做好警示标识,以免群众进入引发安全问题;②做好物理防治。通过林分修剪和清除林下草灌等方法,为林木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持通风卫生,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高质量落实,做好日常巡视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林场的管理资源情况,采取人工巡视和无人机巡视等方法,综合发挥各类方法的优势,形成强大的监督管理体系,切实保障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地,创造更多的价值。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与落实林业日常巡视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治理与防范的措施,保护好林业资源,促进林场持续化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1]。
新时期,增强林业工程规划中病虫害防治效果,要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辅助监测工作与防治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从开展林业工程规划实践的角度分析,要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做好全面的把控。近年来,造林工作任务不断增加,绿化面积也持续增加的状态,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使森林病虫害的发展呈现高发特点和广发特点。以往的防治实践中多采用人工作业方法,存在监测与防治难以全面覆盖的情况。推广应用无人机技术,对提高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2]。①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交通不便利和地形复杂的区域内,依靠人工作业,不仅时间长度大而且强度大,很难确保监测与预警工作的及时性。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手段,可实现大规模动态化有效监测,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增强防治的时效性与安全性,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可以动态反馈信息,使病虫害防治负责人可以有时间紧急处置。从防治实践分析新技术的应用,促使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增强时效性,有助于林业经济的持续化发展;②采用无人机技术,开展林业病虫害监测,可增加监测的覆盖面。对于依靠人力无法监测的区域,例如高山与陡坡等,采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以及航空测绘技术手段,则能够精准掌握发生与变化的情况。根据林业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实践分析,采用无人机设备,能够在1d 内完成上千公顷的精准监测[3];③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优化,解决了无人机监测受到气象条件影响大的弊端,采用低空航拍技术手段,可弥补其他高空监测手段的不足,有着高水平的准确性,获得的图像信息清晰度较高,方便病虫害发生位置的精准定位;④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施阶段,采用无人机,将其作为作业机,按照防治方案内容,配置专业的喷施设备,组织开展农业喷洒防治工作,能够减少林业工作人员和农药的直接接触,达到减少人力成本,增强防治工作安全性的目的[4]。图1 为无人机防治现场图。
林业工程规划中病虫害防治,要采取多样化防治措施。目前来说,常用的方法如下:①营造混交林和生物防治。一直以来,林业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主要采取生物防治手段,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治理花费的时间很长,不过能够达到治本的效果。林业工程规划实践中,必须要合理选择品种与种植的位置,营造混交林,同时合理引入新品种,保障生物安全性,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持续化发展。随着林木类型的丰富,改善生态环境,能够为鸟类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形成强大的保护力,防范虫害侵略;②精准施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选用抗病能力较好的有机质大于15%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中结合实际适当增加硼、铜等元素含量;③化学防治手段。从快速防治的角度分析,使用化学防治手段,可获得不错的效果。通过喷射化学农药的方式,达到增强林木抵御虫害的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手段虽然能够起到效果,但也极易产生抗药性与其他问题,要合理选择方法,综合运用各类手段和方法,达到高效防治的效果,切实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水平[5]。
图1 无人机防治现场
林业工程规划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与落实,需消耗一定的资金与资源。根据林场的实际情况,结合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需求与要求,投入相应的资源,为监测与防治工作的开展落实,提供全面的支持与保障,促使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面向防治现代化发展,对林场管理人员做好培训与培养,使其能够掌握新技术与新方法等的运用策略,切实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保障林业的安全性与质量,增强病虫害抵御能力,促进林场持续化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
综上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要从林业工程规划环节做好整体计划,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与手段,切实保障防治措施落地。本文结合实践,提出引入现代化技术辅助防治工作的开展;采取多样化防治措施;加大防治的投入力度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