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机采的绿茶新品种
——中茶502

2021-01-20 02:49章志芳杨亚军李小恋王新超曾建明王璐郝心愿
中国茶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芽叶福鼎机采

章志芳,杨亚军,李小恋,王新超,曾建明,王璐,郝心愿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 杭州310008

茶业是我国南方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采茶用工(手工采茶)占全年茶园管理用工的60%以上,采茶工费用占茶园生产管理费用的45%左右[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高已成为制约茶产业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实践证明,推行鲜叶机械化采摘是降低茶产业过度依赖劳动力的有效技术手段,实现机采鲜叶的优质化涉及多个技术环节,但品种是实现机械化采摘的基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

一、选育经过

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经过单株选择、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机采适应性鉴定试验,选育了适宜机采的品种——中茶502,2020年10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 茶树(2020)330023。该品种是早生种、品质优、发芽整齐、产量中等、抗性强、适宜机械化采摘。

中茶502 来源于黄山群体种。采用单株选育法,2011年通过单株鉴定、扦插繁育与遗传稳定性观测比较,该株系在发芽期、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均表现优异。2012年在位于杭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了品系比较试验,2013年参加全国区域试验,2016年对中茶502 品系开展了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试验期间对该品系的形态特征、物候期、发芽密度、产量、制茶品质、抗逆性、机采适宜性等进行了系统鉴定。

二、品比和机采适应性鉴定

1.品比、机采试验设计

以福鼎大白茶(CK)为对照,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基地布置品比试验。参试品系茶苗均为1年生无性系苗,试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 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3.5 m2(9.0 m×1.5 m),采用双行双株条栽种植,行距150 cm,株距33 cm,试验按常规栽培茶园进行管理;机采以福鼎大白茶(CK)为对照,试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小区。

2.品比、机采鉴定内容和方法

品比试验根据《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和《全国茶树品种区试技术规程(暂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各项目的观察记载进行鉴定;以一芽二叶比例达30%来确定机械采摘的时期,在每个小区中随机选择参试品种的15个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新梢,测量其长度、基梗长度和最下节节间长度,重复3次;每个小区随机取33.3 cm×33.3 cm的3个观察点,记录每个点10 cm叶层内各种嫩度的新梢,计算各种芽叶的数量、质量百分比,重复观测3次。机采后芽叶组成调查:对参试品种机采后芽叶组成进行分析比较,分出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三叶以上芽叶、单片、老桩、杂质,并计算各类芽叶数量、质量百分比。

三、试验结果

1.品比试验结果

(1)植物学特征

中茶502 属灌木型、小叶类、早生种。植株大小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中等椭圆形,叶长6.9 cm、叶宽3.4 cm,稍上斜状着生。叶色深绿,叶面中度隆起,叶身较平,叶基钝形,叶尖渐尖,叶缘中波,叶齿尖细,叶质较厚。芽叶肥壮,新梢茸毛较少,一芽三叶长9.7 cm,百芽质量32.1 g;春季芽叶黄绿色,随着新梢长到一芽三四叶开始逐渐转绿。

(2)遗传稳定性表现

中茶502 第一代无性系苗和用第一代无性系苗扦插繁育的第二代苗及第三代苗的树形、叶片形态、芽头均具有丛生性特征,表现形态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无性繁殖特性和遗传稳定性。

(3)物候期

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年份营养芽萌发期有差异,但基本趋势一致(表1)。在3年的观测期内,中茶502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一芽一叶初展期平均迟0.6 d,一芽二叶初展期平均早0.6 d,一芽三叶初展期相当。结果表明中茶502为早生种。

表1 春茶物候期观测结果

(4)发芽密度

在春季达到一芽二叶期后进行发芽密度观测,2016—2018年3年观测结果见表2。2016年中茶502的发芽密度平均水平比CK低,另外2年都比CK高。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2018年中茶502春季发芽密度显著高于对照,其他年份差异不显著。

表2 春季发芽密度

表3 制茶品质比较

(5)制茶品质

2016—2018年,连续3年将中茶502制成烘青绿茶送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审评。审评结果表明,中茶502 制作绿茶品质较优良,外形紧结卷曲,显毫较绿;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鲜爽浓醇;叶底嫩较厚,匀齐,黄绿明亮。中茶502在2016年总分与CK相当,另外2年的评分稍低于CK(表3)。

(6)生化成分

春季制作一芽二叶生化样送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表4),中茶502 水浸出物含量3年平均48.03%,氨基酸含量4.40%,儿茶素含量13.72%,均比CK 高;茶多酚含量18.96%,咖啡碱含量3.10%,均低于CK。

表4 春茶生化成分含量

(7)产量鉴定

产量鉴定结果表明,中茶502鲜叶产量每年都比对照高(表5),3年平均鲜叶产量6 867 kg/hm2,比对照增产20%左右,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趋势。

(8)抗逆性鉴定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连续3年对茶树耐寒性和耐旱性进行鉴定。观察结果显示,中茶502抗寒力中等,优于对照;抗旱性中茶502 也优于对照(表6)。

在茶树炭疽病发生高峰期,茶小绿叶蝉虫口上升期进行5 次田间调查,结果见表7。中茶502 对茶炭疽病抗性表现为抗(R);对茶小绿叶蝉抗性表现为感(S),优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

表5 每试验小区鲜叶产量

表6 参试品种抗逆性鉴定结果

表7 抗病虫性鉴定

2.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结果

(1)新梢性状

机采芽叶完整性是衡量茶树品种是否适宜机采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芽的长度越长、最下节节间长度越长,则机采鲜叶的完整性就越好。机采鉴定结果表明,中茶502 的一芽二三叶新梢长度及最下节节间长度均长于CK(表8),说明中茶502适宜机采。

表8 茶树蓬面新梢性状

(2)采前蓬面芽叶组成

新梢芽叶质量,也是衡量是否适宜机采的一项重要指标,中茶502的蓬面单芽、优质芽叶一芽二叶比例高于福鼎大白茶,一芽一三叶比例比CK低(表9)。

(3)机采新梢百芽质量

百芽质量是反映品种产量高低的标志之一。中茶502的单芽百芽质量大于CK福鼎大白茶,高出17.65%(表10)。

表9 采前蓬面芽叶组成

表10 机采新梢百芽质量

(4)机采鲜叶质量

在每个试验小区采下来的鲜叶中抽样200 g,计算各个芽叶组成的数量比例(表11)和质量比例(表12),结果表明中茶502一芽二三叶数量比例高于对照4.88个百分点。

从表12中可知中茶502的完整新梢率(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大于一芽三叶)达75.33%,比CK 高出12.71 个百分点,芽叶完整率(完整新梢+单片)达到82.51%,比CK 高出10.33个百分点。

表11 机采鲜叶芽叶组成数量比例

表12 机采鲜叶新梢组成质量比例

四、总结

中茶502 属于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小叶类,属早生种,叶片中等椭圆形,芽叶肥壮,新梢茸毛较少;春季芽叶黄绿色,随着新梢长到一芽三四叶开始逐渐转绿,内轮花瓣白色,子房茸毛密度为中。春季发芽早,春茶一般3月中旬萌发,一芽一叶期3月底4月初,一芽三叶期4月上旬。中茶502产量中等,3年鲜叶平均年产量达6 867 kg/hm2,比对照高20%左右。中茶502新梢长度较长,最下节节间长,机采后优质芽叶一芽二三叶占比高,新梢完整率高,为适宜机采的绿茶新品种。

中茶502 制成的绿茶品质优良,适制烘青、毛峰,所制成茶外形紧结,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气清高、尚高鲜,滋味清爽、尚浓醇,叶底嫩匀明亮。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水浸出物含量达48.03%,茶多酚含量为18.96%,氨基酸含量4.40%,咖啡碱含量3.10%,酚氨比为4.31。

中茶502 抗寒抗旱性较强,茶炭疽病抗性表现为抗(R),对茶小绿叶蝉抗性表现为感(S)。适宜在浙江杭州、安徽黄山、河南信阳、湖北武汉等地区种植。宜采用单行条栽或双行种植,大行距150 cm,丛距33 cm,定植时间以每年春季、秋末冬初雨水充沛时节为宜,种后及时定型修剪促进分枝,3次定剪后可投入正式生产。

猜你喜欢
芽叶福鼎机采
茶树夏季紫化芽叶制作绿茶与红茶的主要内含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应对茶园春季霜冻害的减灾新途径
——霜冻芽叶产品研发思路与实践
新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衰老茶树如何重修剪
群体种茶树紫色芽叶的信阳红茶适制性研究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