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木画对中国画“虚实”意念构图的摄取

2021-01-20 11:10陈君锟
天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虚实近景远景

文 陈君锟

软木画起源于中国福建省,是福州一种民间艺术产品,是艺术家将实际之物和主观联想结合起来进行创作的产物。古言有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句话道出实际的东西不能够全面反映出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如何尽意?古人利用象,意象一词。意的存在完全取决于象,无象则无意,这里包含着相生之意,既然以阴阳两极来考察意象,则象存在于意之中,同样无意则无象。象对意具有决定性作用,意对象有指导性作用。软木画发源时间后于中国画,自然在从构思布局到作品完成都有受到中国画虚实意念的启迪和帮助。虚与实相互存在相互补充,以实物为基础发散性意念创造都与中国画有直接关系。软木画对中国画虚实意念构图的摄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意念构图的含义

自封建时代绘画艺术的兴起开始,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顾恺之,都十分重视绘画过程中的意念构图,艺术家有着共同的真理标准,即意念构图下的作品方才不失为一幅成功之作,到现代社会依然坚信构图是作品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意念构图的巧妙之处不在于它处于实际的情景之中,不在于广袤无垠的思想遨游,它是一种别有风格的画面重现,即结合实际情景给予的实物素材进行思想发散,在思维中构建出一幅不脱离实际的主观性图画。绘画是一门极为复杂的课程,画出一幅优秀的作品,需要画家找准每个事物在图画中的位置,然后利用自身的艺术修养将客观事物转化为思维的产物,进而创造出有意境、有思想、有寓意的图景。软木画极为重视意的塑造而忽略形的表现,重视画中之意的深远境界,注重构造充满希望和幸福的遐想空间[1]。软木画既有虚实结合相生相克的结构布局,又有意散与意聚相互比较的艺术表现。意念构图与古代伟人的思想智慧有关,它十分重视对神秘领域、胸怀大度和大同共存意境的追求,体现着每一位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意境和修身养性。

二、软木画对中国画意念构图的摄取

古代便已经有诸多学者对中国画的虚实意念进行全面性阐述。比如清朝时期就有学者指出,一幅画的空白之地其实与整个画的布局相互联系,空白之处与全局之间所采用的便是虚实意念,人们往往都会忽视这一空白之地,但整个作品的精髓便在于此。学者蒋和也曾谈到画中虚的部分一般都远胜过画中实之作用,一幅画的意境表现离不开虚的绘制。软木画主要借鉴以及采用了中国画的远景为虚近景为实、散为虚聚为实和意为虚物为实三方面。

(一)采用远景为虚近景为实的意念构图

古人作画,一般采用远景和近景描画来表现画作中的空间变化,比如《清明上河图》的空间构造就有远景和近景的结合,嘈杂热闹的街市和幽静闲适的农村让一幅空间有限的作品涵盖了这个时代的人间烟火。远近景物描绘和绘画中的虚实手法有一定的差别,两者不能画等号。但是,艺术创作者为了凸显作品的空间广阔无边,以留给观赏者无限想象,往往将虚实和远景近景相互融合,远景一般通过虚的笔法画出,给观者以意的空间,近景往往以实的笔法画出,给观者以物的空间。

艺术家面对广阔的大自然,自然要做到全面观察尽收眼底。将眺望到的远方和近距离看到的眼前结合在一起,对事物大的方面有一个整体性把握,然后再观察细微的地方,通过层层剖析熟悉事物的细枝末节。对现实看到的景物在空间布局方面进行必要的保留和舍弃,把有意义的内容集中起来,对实物的某些意境人为去放大增强其感染力,对整个事物的内容根据自身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进行归纳和总结。与实际情景相比较,利用实物尽可能去表现虚景,依据虚景获得实物的构图方式,会使得画中世界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2]。古代画家极为重视作画时的以大观小构图,以大观小构图方式属于远景近景构图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要求画家不停留于一个固定的创作视野下,作家需要及时改变自己作画的审视切入点,把不同方位、不同地点看到的景物融合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面,比如人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和遥远的落日,便缩小为假的海和悬挂天际的落日,并且要重视不同方位给观者的视觉冲击,让观者能够在不同角度看到大海之广和落日之美。

《镇海楼》

(二)采用分散为虚聚合为实的意念构图

软木画讲究用分散衬托出聚合,用虚意承载实景。散虚聚实的构图能够去除画面机械呆滞的问题,同时给人以视觉上的生动性和活泼性,使整幅作品更加栩栩如生,画面内容更显充实丰满。一幅软木画作品中出现的对象众多,比如一幅农忙春耕图,农民和耕种作物为图画的主体,耕种作物和农民有实也有虚,两部分的布局要有分散与集中,彼此相互陪衬,重点要突出主体画面。一幅图画的构图关键点在于散聚分布安排,散聚相互融通更能使画面美感展现出来。分散和集中是共生的,两项之间缺少任何一个都会使图画画面呆板机械,内容显得空洞苍白,唯有将散聚布局把握好,才能刻画出一幅身临其境的图卷。在创作软木画时,艺术家常常通过点线来展现画面中的散与聚,要么以点为散为虚,以线为聚为实,反之亦然,这种布局更能在疏中突出密的紧凑感,在密中展现疏的分散感。古人言道:密可以让人感觉到风都无法吹过去,同时也可以让人生出一条宽广道路的感觉,这便是散与聚的融合。分散和集中的运用,可以使得作家摆脱实物空间上的限制,不会受到客观事物完整性的约束,反而能够帮助作家将杂乱无章、互相独立的部分系统性、规范性地整合起来,把这些部分按照分散与集中的布局安排在图画之中,进而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活泼起来,更加表现出图中所要传达的含义以及画面主题所在。

(三)采用联想为虚实物为实的意念构图

联想为虚实物为实的构图手法在软木画中运用得也极为广泛,该构图方式主要是借用于中国画中的意先于行。这种手法往往不是以实物描画来突出画面中的意蕴,而是在实物之间留下空白,让观者以联想去感悟其中的深意。留下空白这种创作方法可以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找到起源,如佛语有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国传统并不认为空是空白的,未留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空是实际存在之物,只不过空中包含着需要思维联想的物质内容。一幅画中的空白之处不代表此处没有作实物刻画,这是画中的另外一个世界,是画中之画,是画中留给人们无限想象的地方,是最能表达艺术家内心世界、精神力量的位置[3]。因此,软木画所留下的空白并非实际意义上的“零”,相反是作家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是一幅作品中最具有深远意味的领域。艺术家常借助空白给人以联想,以此实现对实物的衬托,空白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留给观者想象发挥的空间,还有突出实物的存在,利用空白凸显实际,使得整个画面更显深邃悠远,让人足以沉迷于画中世界。留白有利于使得图画更显生动,使观者不会产生莫名的压抑,相反会心情舒畅,整个浏览过程会更加放松和享受。

三、结语

简而言之,软木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画虚实意念构图,使得自身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更能给观者以无限联想的空间。软木画采用中国画中虚实共生的相关内容,有远景为虚近景为实、分散为虚聚合为实、联想为虚实物为实三方面,给观者留下诸多优秀的作品,同时艺术家自身在审美观和艺术感上也获得极大增强、进步,让作品发挥出了最大价值。

猜你喜欢
虚实近景远景
近景摄影测量在大型边坡变形监测的应用研究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如何通过红领巾寻访活动让队员理解“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海边遐思
东昆仑阿克楚克塞多金属矿找矿远景
浅论文人画的虚实
论彩铅素描与古典油画直接画法的共性
以传奇京剧《化人游》为例谈戏曲虚实论及审美规律
近景摄影测量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三月,最多只能看到近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