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君,方正美,黄孟云,金岳龙,陈 燕,姚应水,2
(1.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皖南医学院慢性病防制研究所,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高血压是全身血管受到较高压力时,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多因素复杂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是过早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2]。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已高达2.45亿,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粗率为39.1%,且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不断增加,预防已刻不容缓[3]。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血管生成受损等,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4]。近来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参与多种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5]。如果miRNAs修饰了高血压相关基因的信使RNA(mRNAs),可以形成新的抗高血压疗法。miR-21是近年来研究最深入的miRNAs之一,在肿瘤和心血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6]。有研究报道在高血压个体中miR-21水平明显上调[7],提示miR-21可能是高血压的潜在治疗靶点。因此,通过Meta研究来系统评价外周血miR-21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可以为高血压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进行了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1月。采取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英文检索词:hypertension、high blood pressure、HT、miR-21、microRNA-21、miRNA-21、hsa-mir-21 及 miR-21-5p;中文检索词:高血压、血压、微小RNA、miR-21、microRNA21、miRNA-21、hsa-mir-21 和 miR-21-5p。同时对已纳入研究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动搜索,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
纳入标准:(1)病例对照研究,涉及miR-21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2)以英文或中文发表,可获得全文;(3)高血压的诊断明确;(4)外周血中miRNA水平,如全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血清,血浆和血小板;(5)报告了样本量、miR-21水平等相关数据。排除标准:(1)文章重复;(2)数据信息量太少无法提取;(3)动物研究;(4)研究对象为继发性高血压或合并严重疾病等。
两名人员根据上述标准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内容如下: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国家、标本类型、检测方法、内参和样本量等。
参考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评价量表,内容包括3个方面共9分,对象选择评价4分,可比性评价2分,暴露评价3分,超过6分为相对较高的质量[8]。
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将标准化均值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 ,SMD)和95%置信区间(CIs)视为效应分析统计量。SMD值为0.2、0.5、0.8和1.0时,分别定义为小,中,大和非常大的效果标准[9]。以I2评估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若I2>50%,说明异质性较大,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反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此外,由于标本分类不同,进行了亚组分析以探讨异质性。采用敏感性分析判断单个研究对汇总结果的影响。此外,使用Begg's 漏斗图和 Egger's线性回归方法评估发表偏倚,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共检索中英文文献268篇,剔除重复文献78篇,剔除不符合文章主题后初步筛选出21篇。进一步查阅全文,1篇数据重复利用,11篇无法准确提取数据,最终纳入文献9篇,中文2篇,英文7篇。共921例研究对象,高血压组577例,对照组344例。具体筛选流程图见图1,所选文章的NOS得分均在6~8分,基本情况见表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Fig 1 Literature screening process and results
表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χ2=251.68,P<0.001,I2=96.4%提示纳入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高血压组外周血miR-21水平高于对照组(SMD=1.53,95%CI:0.58~2.47,Z=3.16,P=0.002)。进一步亚组分析,3个研究采用外周血PBMC检测miR-21表达水平,共有229例高血压和109例对照,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PBMC中miR-21水平高于对照人群(SMD=3.49,95%CI:1.24~5.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有6个研究检测了血浆miR-21水平,共210例高血压和175对照,未发现血浆中miR-21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存在关联(P=0.375),仅1项研究检测血清miR-21水平,相关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外周血miR-21水平与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Fig 2 Meta-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ipheral blood miR-21 level and hypertension
采用敏感性分析衡量研究结果的稳定性,逐个剔除研究后结果并未显著改变,说明研究结果较可靠,见图3。
图3 外周血miR-21水平与高血压关系的敏感性分析Fig 3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pheral blood miR-21 level and hypertension
Begg's漏斗图初步观察各研究分布基本对称(Z=0.89,P=0.371),见图4;采用 Egger's 法进一步分析,显示发表偏倚较小(t=-0.19,P=0.857)。
图4 外周血miR-21水平与高血压关系的Begg's 漏斗图Fig 4 Begg's funnel char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pheral blood miR-21 level and hypertension
近年来,循环miRNA被发现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标记物,而与内皮功能有关的miR-21倍受关注[18]。miR-21在哺乳动物组织、器官、细胞、血液中广泛表达,因其在循环系统中的稳定性及病理特异性与灵敏性高,使之可能成为高血压潜在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生物标志物[19]。miR-21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上17q23.2区,巨噬细胞缺乏miR-21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斑块坏死和血管炎症[20]。抗miR-21治疗在大型动物心衰模型中有较好的纤维化抑制效果,且可改善心功能[21]。动物研究发现,与血压正常大鼠相比,高血压大鼠骨骼肌中的miR-21水平升高[22]。也有相反结论,miR-21在高血压大鼠的线粒体翻译中具有积极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大鼠心肌肥厚[23]。此外,人群研究结果也并不一致[13, 2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外周血miR-21表达上调。根据检测标本不同,分别进行PBMC、血浆和血清亚组分析,仅PBMC中miR-21与高血压风险相关,提示是高血压危险因素。在血浆中尚未发现两者的关联,可能是 Hijmans等[13]研究,选择cel-miR-39作为内参。qRT-PCR是检测miRNA表达变化的确证实验,其中内参的选择关系到相对定量结果是否真实可靠[25]。由于选择的内参不同,相对定量的结果不同,甚至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结论[26]。此外,仅1篇研究涉及血清miR-21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结果与PBMC结论一致。细胞外血浆容易受到凝血过程影响,从而影响血浆 miRNAs 表达谱[27],这可能部分解释了血浆 miR-21 与 高血压之间的阴性结果。关于miR-21与高血压可能机制如下:血管重建是高血压的基本病理过程,miR-21是血管重构调控的关键分子,它在去分化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新鲜分离的分化细胞[28]。其次,活性氧增加与抗氧化防御机制失衡导致氧化应激的加重进而升高血压,而miR-21的高表达可以加重氧化应激[29]。此外,miR-21的过度表达会调节血流诱导的内皮炎症,从而可能引起血压的波动[30]。
本Meta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纳入研究数量以及样本含量较少。亚组分析时,也仅有一项血清miR-21水平的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此外,大多数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一miRNA,针对多个miRNA同时作用的研究较少。最后,没有评估与高血压有关的其他危险因素的贡献,这些变量可能影响了本研究结果,并部分解释了相关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差异。为了完整准确地评价外周血miR-21水平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尚需进一步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人群中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作者贡献度说明:
朱丽君:数据提取和文章撰写。方正美: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黄孟云:数据核对及质量评估。金岳龙:文章指导和修改。陈燕:文章指导和修改。姚应水:基金支持和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