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型谷胱甘肽与硫普罗宁治疗药源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1-01-19 08:34曲有为刘锋
贵州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药源性还原型脱氢酶

曲有为 刘锋

(1.韩城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陕西 韩城 7154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7院儿科,陕西 咸阳 712083)

药物治疗是大多数肝病首选治疗方式,但单一治疗方式极易出现病毒变异耐药,从而增加临床治疗困难度,进而使病患出现药源性肝病,对其机体造成严重损伤[1]。药源性肝病若未及时治疗,可发生肝硬化、肝衰竭等并发症,对病患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当前,临床药源性肝病常用治疗药物包含硫普罗宁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3]。本文探究药源性肝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硫普罗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接收的药源性肝病病患10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29.57±2.16)岁;实验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29.96±2.85)岁。纳入标准:全部病患经临床诊断均符合药源性肝病诊断标准[4];所有病患经肝功能检查均提示指标异常,并且出现肝脾肿大、黄疸以及消化道表现;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检查均提示呈阴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经临床诊断不符合药源性肝病诊断标准者;对研究用药存在过敏症状者[5];合并心脑血管严重病变者;病患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进行言语交流者;不配合研究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全部病患入院后均常规基础性治疗。常规组病患予注射用硫普罗宁(国药准字H20090038,上海凯宝新谊(新乡)药业有限公司,0.1 g/支)静脉滴注治疗,将0.2 g注射用硫普罗宁与250 ml5%葡萄糖注射液充分融合后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28d。实验组病患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国药准字H20052398,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1.2 g/支)静脉滴注治疗,将1.5 g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充分融合后静脉滴注,1次/d,持续用药28d。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患治疗效果[6]:总有效率=(优异+一般)/总数*100%;分别于用药前后检测两组病患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差异;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病患治疗效果比较 用药后,常规组效果优异23例(46.00%),一般24例(48.00%),差3例(6.00%),总有效率94.00%;实验组效果优异34例(68.00%),一般15例(30.00%),差1例(2.00%),总有效率98.0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每组病患用药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 两组病患用药前后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每组组内用药后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均低于用药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用药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对比

2.3观察每组病患用药不良反应 常规组有2例(4.00%)病患出现恶心呕吐表现,实验组有1例(2.00%)病患出现恶心呕吐,均在停药后症状改善,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无显著意义(χ2=0.687,P>0.05)。

3 讨 论

药物在肝脏内主要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还原或氧化进行代谢,进而生成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其与机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结合后可发挥一定解毒效果,进而避免药物对肝细胞形成严重损伤[7]。还原型谷胱甘肽属于低分子活性肽,可发挥较强抗氧化作用,对保障线粒体膜以及细胞膜完整性具有积极意义[8]。当机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下降后,其保护肝细胞功能也相应减弱,因此外源性补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提升其在机体内水平,保障其持续发挥效果[9]。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用药前后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每组组内用药后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均低于用药前(P<0.05)。分析结果可知,通过外源性补充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增加肝脏细胞内巯基水平,可保障药物进行有效生物转化,同时保护肝细胞形态,刺激肝酶活性,可修复损伤肝细胞,从而发挥较高解毒效果[10]。硫普罗宁属于甘氨酸衍生物,其包含游离形态巯基,其可使肝细胞线粒ATP酶活性下降,促进肝脏细胞内ATP水平升高,进而保障肝细胞正常形态,避免药物对肝脏产生损伤。同时,硫普罗宁可保障机体内琥珀酸脱氢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正常水平,进而加速毒性物质排泄。上述两种药物分别使用不用药物机制,但均能达到保护肝细胞功能目的,因此效果相当。本文结果还显示,实验组与常规组病患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是2.00%、4.00%(P>0.05)。分析原因,两种药物在治疗期间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症状,可能与病患机体差异有关,但停药后症状即可消失,说明其在发挥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较高安全性。

综上,药源性肝病病患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硫普罗宁治疗,均可发挥一定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药源性还原型脱氢酶
传说中的快速解酒方法有效吗?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人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实验研究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1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乙醇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酶活优化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