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可获得的记录数量大幅增加,但全球仍有高达25%的蜜蜂物种再也没有出现在记录中。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物种都灭绝了,但却表明它们已经变得非常罕见,以至于没有人在自然界中观察到它们。数量减少的蜜蜂种群不是均匀分布的,其中第二常见的种群斑蜂的记录下降了17%,准蜜蜂科数量下降了41%。
人类是先开始喝牛奶还是先学会消化牛奶,是一个类似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人类在进化出有助于消化牛奶的基因突变前是无法消化这种饮料的,然而人类只有已经开始食用牛奶才能改变自己的DNA。科学家发现,现代肯尼亚和苏丹的人至少从6000年前就开始摄入奶制品了。这一时间点在人类进化出“牛奶消化基因”之前,表明人类在拥有适当的消化牛奶的基因前,就已经在饮用牛奶了。
人类肠道中,除了细菌,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也生活在那里。众所周知,肠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会导致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过敏和肥胖。近期,研究者在28060个人类肠道宏基因组和2898个细菌分离基因组中发现多样病毒的物种,确认生活在人类肠道内的病毒超过14万种。
社会记忆是我们对他人的记忆,包括有关他人的某些事实和特征。这些早期记忆可以形成长期的社会联系,为以后的社会交往奠定基础。为了解社会记忆是如何以及何时开始发展的,研究者研究了小老鼠对它们母亲的记忆。结果发现,对于老鼠来说,最早的社会记忆可以在出生3天后形成,并持续到成年。
黄土的堆积形成过程与干旱气候和西风环流强度变化密切相关,是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和西风环流气候历史的理想材料。近期,研究者在西昆仑山前海拔3300米的最高黄土台地中心成功钻透黄土地层,获取671米黄土连续岩芯,是迄今亚洲内陆也是世界最厚的黄土堆积。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是上世纪30年代,作家朱自清笔下的鸟儿和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今天,都市飞鸟的生活却是另一种画面:它们的生物周期被城市的光污染扰乱,它们的歌唱被淹没在汽车的笛声和环境的嘈杂中,噪声甚至还会干扰它们的认知功能。近期,一项研究显示,受光污染影响,草地或湿地等开放环境中的鸟类会比正常情况提前一个月开始筑巢,封闭林地环境中的鸟类会提前18天开始筑巢。光污染还使得封闭栖息地的鸟类的窝卵数增加了16%左右。当暴露于噪音时,鸟类的窝卵数会下降,筑巢时间会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