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坚
近年来,冠状动脉病变发病率持续增高,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同时,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突发性特征,故及早发现并评估疾病病情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利于病人最大程度获益。研究指出,脉搏波速度为反映大动脉弹性状态的重要指标,且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受外周动脉影响大于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且cfPWV作为评估中心动脉硬化的金标准,其增高也是诸多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全因死亡率的重要预测指标[2-3]。而中心动脉压差(CPP)可准确反映心血管结构损伤,其不仅与外周血管耐受性及心排血量关系密切,且和导管动脉硬度、压力波反射时间与放大程度也具有一定关联性[4-5]。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AIx)则是另一项常用的无创动脉系统弹性功能指标,可重复性好,能特异性反映动脉硬化程度[6-7]。但目前关于CPP、cfPWV、AIx在冠状动脉病变中检测意义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冠状动脉病变病人105例,分析CPP、cfPWV、AIx与疾病病变程度、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病变病人105例,男78例,女27例;年龄44~71(57.53±5.61)岁;病变程度:重度(多支病变)68例,轻度(单支病变)37例;斑块性质:钙化斑块(CT值≥130 HU)43例,非钙化斑块(CT值为60~129 HU)36例,混合斑块(CT值<60 HU)26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8]中冠状动脉病变诊疗标准;②年龄<75岁;③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既往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②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或狭窄;③重度心功能不全;④肢体动脉闭塞;⑤合并全身性感染性病变;⑥合并结缔组织病变;⑦过敏体质;⑧合并良性或恶性肿瘤;⑨合并肝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1.3.1 检测方法 设备选取ALAM MEDICAL脉搏波速度测定与中央脉压分析仪,指导受检者取平卧位,两手手心放于身体两侧,全身放松,静息3 min,测量颈-股距离,上肢手心向上,外展90°与身体长轴垂直;所测数据填入对应栏,启动后进入波形检测界面,界面左侧为实时脉搏波形图,右侧包括实时cfPWV值、误差值、配对脉搏波数目,质量控制包括3个标准:①基线平稳、曲线平滑、波形规律;②配对脉搏波对数达到10;③Tol值>90%;波形质量达标后点击“采集”数据,完成检测。
1.3.2 一般资料收集及治疗方法 统计所有受检者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脑卒中史、性别、年龄,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及病人病情给予对应治疗方案。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人一般资料;②比较不同斑块性质病人一般资料;③分析CPP、cfPWV、AIx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斑块性质的相关性;④随访3个月,比较不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病人CPP、cfPWV、AIx水平;⑤分析CPP、cfPWV、AIx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临床价值。
2.1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病人年龄大于轻度病人,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占比及CPP、cfPWV、AIx水平高于轻度病人(P<0.05),重度病人性别、脑卒中史与轻度病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不同斑块性质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不同斑块性质冠状动脉病变病人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CPP、cfPWV、AIx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脑卒中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CPP、cfPWV、AIx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CPP、cfPWV、AIx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斑块性质呈正相关(P<0.05)。详见表3。
表3 CPP、cfPWV、AIx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2.4 不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病人CPP、cfPWV、AIx水平比较 随访期间共19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心血管事件病人CPP、cfPWV、AIx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病人(P<0.05)。详见表4。
表4 不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病人CPP、cfPWV、AIx水平比较(±s)
2.5 ROC曲线分析CPP、cfPWV、AIx对冠状动脉病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CP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大于cfPWV的0.678、AIx的0.701,当截断值为46.69 mmHg时,敏感度为73.68%,特异度为80.23%。详见表5、图1。
表5 ROC曲线分析CPP、cfPWV、AIx对冠状动脉病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图1 ROC预测曲线
冠状动脉病变为世界范围内多发心血管病变类型,近年来,随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高,临床关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研究随之不断增多[9]。研究表明,由于冠状动脉病变病人血液内脂质沉着于动脉内膜,致使动脉内膜形成白色斑块,即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及早对疾病实施诊断及病情评估等极为重要,利于促使疾病良好转归[10-11]。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为脉搏波由动脉特定位置沿管壁传播到另一特定位置的速率,能有效反映血管弹性状态,在评估动脉病变程度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12]。Chen等[13]在对167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随访,24.9%心血管事件多变量分析显示肱踝脉搏波速度为其独立预测因子。张翔等[14]研究表明,不同病情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病人cf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斑块性质病人cf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张翔等[14]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cfPWV可早期反映动脉弹性功能,随其增高,血管壁所承受牵拉力增大,以致血管壁弹性成分极易发生疲劳,严重者可发生断裂,且收缩压及脉搏也异常增大,可加剧冠状动脉缺血,增大左心室后负荷,减小冠状动脉灌注压[15]。同时,随cfPWV增加,血管弹性降低,收缩期血流反射波及前向波叠加,造成收缩压峰值升高,而舒张压降低,导致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可加剧缺血应激反应,该缺血应激可加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16-17]。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斑块性质病人C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刘阳峰等[18]研究也证实,冠状动脉病变病人CPP等指标异常增高,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P为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能作为早期预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敏感指标。临床多通过血压计测量中心动脉压,其舒张压为冠状动脉灌注压、收缩压为左心室收缩后负荷,故相较于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改变可更直接反映大血管及心脏灌注与功能状态。而常规中心动脉压需采取有创措施测定,近年来,无创中心静脉压测量方式可通过函数推导获取CPP等参数,易于操作、推广。此外,血管内皮功能遭受损伤后,造成血管僵硬度增大,顺应性降低,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速度加快,可加剧血管内皮损伤及血管狭窄、血管重建,进一步增大CPP,而CPP增高也可造成动脉血管内膜压力负荷增大,加快内皮弹力纤维损伤及重建,致使管壁变硬增厚,动脉内径增大、顺应性降低,甚至可引起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以此形成恶性循环[19-20]。但CPP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易受瞬时血压影响,不同情况下测量结果可出现较大差距。而AIx为反射波所造成的压力和脉压比值,其数值随动脉壁僵硬度增大而增高,并与cfPWV一同被认为是评估大动脉僵硬程度的重要指标[21]。周艳等[22]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人CPP异常增高,且经Pearson相关分析法证实CPP与病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病人AIx高于轻度病人,不同斑块性质病人AI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PP、cfPWV、AIx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斑块性质呈正相关(P<0.05),表明CPP、cfPWV、AIx异常增高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及病情程度、斑块性质密切相关。另由本研究结果可知,不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病人CPP、cfPWV、AIx值不同,且CPP、cfPWV、AIx对心血管事件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表明通过检测CPP、cfPWV、AIx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为临床及早采取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对保证疾病整体治疗效果及良好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病变病人CPP、cfPWV、AIx发生异常,其增高幅度与疾病病情程度及斑块性质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