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磊
向日葵系菊科向日葵属的一年生花卉,品种繁多,株高40~180厘米,赏花期30~45 天。具有生长期短、耐干旱瘠薄、管理相对简单等优点。花色鲜艳,除常见的黄色,还有绿色、白色、橙色等,当大片种植时,能营造出花海景观,深受群众喜爱。向日葵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如今越来越多作为观赏花卉推广。
主要品种
用于观赏的向日葵品种主要分为矮秆分枝型、高秆分枝型、单秆切花型三大类型。
矮秆分枝型的品种由于侧花的开放,其花期会更长;显著特点是平均株高40~80厘米,分枝10~20 个,株高较矮,可供游人亲近、在花丛中拍照,整齐度高,侧枝开花,花朵紧凑,效果如同花墙。典型品种有欢乐火、炮竹、帕蒂小葵、活力。
高秆分枝型的显著特点是平均株高80~200厘米,分枝5~20 个,可以和矮秆品种搭配种植,高低错落,也可单独种植。复色品种花色随开花时间而变化,侧枝连续开花,一株上会看到渐变的花色,可增加观赏乐趣。典型品种有莫奈、丰收乐、宝石红芳、金海星、乐翻天等。
切花型显著特点是平均株高80~180厘米,开花数为1个,花型较大,适合单独种植,成片种植,整齐一致,观赏效果极佳;也可以和矮秆品种搭配种植,高低错落;不足之处是花期较短;典型品种有金色08、金富贵、丽日、绿波仙子、三阳开泰、好运多及红柠檬。
选地整地
向日葵的适应性较强,但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块能生长得更好。实际种植中多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力良好的的地块,以排水和灌溉性能好、肥水管理方便者优先。如果追求观赏效果,那么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块更有利于高矮品种搭配和花色调剂种植造型。
种植向日葵的地块不宜连作,在前茬植物薅起或收获后,需要将土壤进行深翻20~25 厘米,同时熟化土层,深施微生物有机肥和硫酸脲基控释三元复合肥。经过整地做到地面平整、土块细腻,最后压实土壤,才能种植向日葵。
播种
向日葵的种子不要求大小均匀,主要要求颗粒饱满、无病虫害侵染、纯度高,发芽率高。种子使用前要进行晒种处理,有利于保证种子发芽率,然后用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和种子一起搅拌,以防治病虫害。
向日葵种子处理后要适时播种,机械条播和人工穴播情况下一般每穴种植4 粒。播种深度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向日葵根系比较发达,深耕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并防止倒伏。播种后的覆土一般以5厘米左右为宜,不可少于3厘米。每公顷种植幼苗22500 ~27000株左右,可以合理密植,只要保证光合作用和透光透气性即可。向日葵播种原则是5 厘米土层土温达5摄氏度时为最佳,可根据品种和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播种期的调整。
田间管理
向日葵幼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对于缺苗情况要及时进行补种,以保证幼苗齐全。补种时可以用浸种法促进种子发芽率和减少发芽时间,移栽时要连土进行移栽,同时施少量肥,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一般情况下移栽是在真叶展开时进行,时间是在早晨或傍晚。向日葵在出苗前要进行松土处理。
当向日葵出现一对真叶时可进行间苗处理,间苗原则是留强壮和大苗,去除幼小的病苗。
向日葵的中耕一般要进行3 次,同时结合施肥和除草进行,防止植株倒伏。
水肥管理
向日葵在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最多的时候基本是雨季,雨水可以满足向日葵的水分需求,但是若遇到连续干旱或高温情况要及时进行浇水以防旱。在向日葵生长后期,由于植株比较大,要注意防风和防倒伏。浇水一般采用沟渠灌方式,每次浇少量水,以减少倒伏的几率。推迟浇水时间可以使向日葵植株更高,对于植株在1.5 米左右的向日葵植株第1次浇水是在花蕾直径为4 厘米左右时进行,第2次浇水是在开花初期。对于在2 米左右的向日葵植株第1次浇水在开花前的4 天,如果遇到干旱情况要提前进行浇水,第2次浇水在第1次浇水6天后进行,后续浇水视实际需要进行。
现蕾期到开花期要及时追肥。如果种植时底肥施用不足,会导致土壤墒情差,植株瘦小,追肥时要进行大量沟施。在向日葵的开花期一般每公顷要施用尿素300 公斤,同时对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
总体造型设计
结合种植品种的高矮、色彩差别、赏花期长短进行科学搭配,也可以把赏花向日葵不同品種点块种植、分期种植,延长各品种开花期,充分展示各品种奇异花色和独特效果。
种植示范
经过湖南省植物园的多年研究,向日葵的形异、花茂、面广的特色越来越明显,其着力打造出城市中央种植面积最大的向日葵花海。2021年精心筛选了9个优良品种、10万余株种植于北门名花广场,这次经营的向日葵展与往年相比,最特别之处是花期有2次,分别在6月中旬至7月以及9月底至10月下旬,以橙黄色为主,其中新引进的“无限阳光”优良品种为矮化多花型,有花量大、花期长等特点,它的单株花朵数量可达20~30朵,可持续开花2~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