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莉
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为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不仅要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落实,更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要目的.为此,我校在全校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三段七环节”的教学改革.
作为学校智慧班的班主任,我就”三段七环节”教学模式和平板教学结合起来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三步(课前预习--课中展示交流--课后巩固检测)
每堂课在上课前老师必须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作出评价,学生没有充分预习前老师不组织讨论、展示、点评。预习环节我认为是决定”三段七环节”成败与否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作为平板班,老师课前可以在平板上布置预习任务,配备这节课的视频教学和相应的习题测试,系统可以多维度的展示学生预习的完成情况,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学生之间也可以互评,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很容易在这个环节被肯定,会有一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就是学习乐趣的重要体现.
二、课堂教学七环节
1.明确目标
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原则上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板书在黑板的右上角,表达要清晰、明了、简练,站在学生的角度措辞,具有可操作性。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包含预习和教师要求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以弄懂基础知识和完成学案中的基础部分为主要目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阅读课本或平板不讨论,教师应当巡视指导。
3.基础过关
如果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自主预习完成的好,那么课堂上的自主学习环节,可以变为基础过关环节,反之,自主学习环节和基础过关环节合为自主学习环节。
4.合作探究
指在课堂上必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点拨讲解学生才能完成的学习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应从四个方面设计:基础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规律的形成,典型题型分析和解题方法的总结,(一题多解),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问题分析,类似问题的比较拓展。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内完成,学生讨论时,老师要组织协调参与指导,老师要穿行各组之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
5.展示点评
展示与点评由各小组选派不同的代表完成,通过展示与点评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三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展示形式:由老师推平板任务,学生拍照上传,学生也可互批,也可由老师拍照实时展示学生做法,还可以以出主观题的形式,学生也能实时观看,互评改正,老师及时奖励积分.展示要求: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环节未完成好,不组织学生展示,由B或C类学生展示,展示的结论一定是经过全组成员集体讨论得出的统一结论,书面展示老师要严格规范书写和表达,要对学生展示的书写和表达进行评价。点评要求:由A类学生对别组题目进行点评。
6.巩固检测
课堂学习内容应当当堂检测,检测题要批改,普遍性存在的问题应当提交学生讨论,利用变式题型再来进行巩固检测。
7.课后拓展
题的难度要适当加大,具有一定的探討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三段七环节”这个模式是非常好的,我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使用现代科技教育手段,把”三段七环节”教学模式用熟用好,备好三单,做好课件,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