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上世纪70年代,农民依然被牢牢禁锢在土地上。如果不带着介绍信,自己进城,或许会被当作“盲流”而被警方扣押。直到1985年身份证制度施行后,“一证在手,走遍中国”才成为可能。
1983年5月9日,公安部党组在给中共中央的《关于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提请国家立法,实行公民证制度”,随即开始筹备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
次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颁发居民身份证若干问题请示的通知,同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1985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施行居民身份证条例,公安机关开始依法颁发和管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身份证制度施行后,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一证在手,走遍中国”。
王学和,一个改革开放后千百万涌入城市的农村人中的普通一员,他到湖南怀化经商的1987年,该市的身份证工作还处于筹备阶段。据当年参与筹备的户籍警察舒勇介绍,1986年,怀化市政府就成立了颁发居民身份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安局。
在身份证颁发之前,民警们需要挨家挨户核对户口登记信息,并重新填写常住人口登记表。为了换发身份证的需要,常住人口登记表由原来的三人一张换成了每人一张,内容新增了身份证号和照片。
警官们还需要把辖区内所有生日相同的人分出来,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填回常住人口登记表之后,再手工填写身份证的底证。
舒勇印象最深的就是“底证柜”——“那一排柜子,就像中药行。四五百平米的会堂,被底卡柜占了一大半。”
换发身份证前的这一系列工作,舒勇整整做了一年。最初是手工填写,所以还一定要找字写得好的民警,不分白天黑夜地填卡。最后底卡要送至湖南省公安厅进行翻拍,再下发到每个人手上。而这时,所有的人都有了唯一的身份证号。
怀化市的第一批身份证是1987年12月31日颁发。因为仍然是农村户口,王学和并不在此列。
1989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发布《在全国实施居民身份证使用查验制度的通告》后,全国各地都制定了本地区使用、查验身份证的具体规章制度。
很快王学和就感受到了没有身份证的不便。“那时候生意逐渐好起来,经常要去银行,到银行人家就要你出示身份证。”这是他当时理解的身份证最大的用处。于是王学和回乡,办理了身份证,“交了两元钱”。
王学和拿到身份证是1989年年底。他细细地查看了一遍这张小小的过塑卡片,卡片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住址、签发时间、有效期,还有一串身份证编号。卡片的左边,是一寸黑白照片。
除了出行和去银行,王学和不知道这張卡片还能干什么。但他还是很高兴,因为他的身份证和他周围的城里人的身份证“一模一样”。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