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美华
图画书是儿童早期阅读材料的新生力量,其中的丰富创意、有趣的表现手法,以及充满关怀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何让绘本圖书更好的在班级中分类投放就成为了我们探索和尝试的方向。经过摸索以及实践,我们从探究多元化的图书的选择、图书的投放、图书的摆放等方面谈一谈在班级图书馆图书投放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图书投放的效率与质量。
一、图书的选择
如何选择图画书,让孩子们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活动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思考、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关注,能力得到支持和回应。看,孩子们在一起探究如何选择图画书呢。
1.绘本读物乐趣
很多绘本读物本身就有很强的趣味性,绘本有趣的情节和风趣的语言,很多还隐藏着孩子们喜欢的小游戏。例如绘本《藏在哪里》中动物们躲起来,绘本图画的设计是基于某种或多种绘本教育元素的挖掘和整合,因此绘本阅读的趣味性不言而喻。再如洞洞书、立体书、操作书、翻翻书等孩子们通过互动的阅读模式,像一次愉快的探索旅行一样,打破了单一的阅读模式,增加了阅读兴趣,让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增加了绘本阅读的乐趣。
2.自主兴趣选择
对于孩子来说,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呢?最近大班的孩子们对科学类绘本比较感兴趣,大家讨论着可以投放哪些科学类绘本呢?大家一起讨论,异常激烈。圆圆说:“我想从绘本中知道为什么每次在幼儿园的秋千上跳下来,秋千还在荡来荡去。(惯性的作用)”小甜甜说:“我想看了科学绘本知道,为什么我奶奶手冷的时候,摸摸装热水的杯子,手就变暖和了。(热传递)”赵俊涵说:“我想在科学区看绘本知道,我们的小点心夹心面包为什么这么美味好吃呢!(物质的变化)”夏利:“我想知道,灯为什么会亮?(电子的作用)”小青:“我想知道鞋底下有花纹,为什么不容易摔跤。(增加摩擦力)”。原来孩子们感兴趣的科学绘本,最好是生活中常见的科学事物和现象,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于是,班级图书馆增添了很多大家感兴趣的科学类绘本,有《小仙女的理想世界》、《比一比》、《谁跑得快》、《昆虫记》、《谁是今年的圣诞老人》、《小宝宝从哪里来》、《儿童自然探索百科》、《胡椒生长在哪里》、《大自然的四季》、《花的时钟》、《人体》、《你为什么不开花》等。
二、图书的投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让孩子主动学习,使孩子真正领悟方法,来运用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才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的更换是满足儿童阅读需求的重要工作。
阅读区的书籍来源很多,但主要还以幼儿自带为主,以每班45人,每人2本为例,阅读区的书籍数量约在90册左右,基本满足阅读区9-10人活动时,人均8-9册的要求,然而书籍的定时更换和应对低龄儿童的学习特点,同种图书数量的配备却不尽如人意。从学期初到学期末,阅读区的书籍除了更换位置和被教师修修补补外,并无变化,久而久之幼儿对阅读区的书籍失去兴趣。
三、图书的摆放
如何给图书分类,找到他们自己的家呢?图书可以按照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图书按照其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分子小类。
1.图书分类摆放
孩子们带来了这么多书籍,怎样将这些图书分类摆放在班级图书馆里,便于大家借阅呢?孩子们讨论,有的说,我在书店里看见他们将一样的书放在一起,还将一个系列的书放在一起。有的说,一样的书就是一模一样的书,放在一叠上。还有的说,可以把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书放在一起。老师们也加入了孩子们的讨论中,建议也可以把绘本故事分类为:家庭分类(宝宝,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季节分类(春,夏,秋,冬),兴趣分类(游玩,交通,运动,食物,自然,昆虫,动物)科普类(社会,数学,时间,科学)感官类(美味的,开心的,可怕的,难过的)节日类(春节,圣诞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讨论中孩子们迁移参观书店,图书馆所获得的经验,将自己给图书分类摆放的想法和建议表达出来。大家对给图书分类这件事非常感兴趣,还提议可以把带来的图书都摆放在地板上,进行整理。孩子们忙碌的穿梭在一排排图书中,找寻着相同的书籍,把同样名字的和一个系列的,有同样作用的,叠放在一起。如果摆放不正确,大家会相互调整,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表露出了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分类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对班级图书馆里“新进”的图书有了逐步的了解,为以后孩子们的借阅做了铺垫。
放在地板上的书籍都找到了自己的同类朋友,接下来怎样把这些书籍投放到我们的图书馆里呢!大家边商量、边摆放、边调整。孩子们把所有的书都分类放到了书柜里。小朋友们还把书柜现在样子画下来和没改造前画下来的样子做了对比,寻找不同,说说变化,讲讲改进后的好处。
2.设计摆放标志
图书放好后,怎样让大家很快找到自己想看的书呢?有的孩子说,可以像书店里一样给这一类书,画一个大家都明白的标志。于是,大家在百宝箱和小碎件区找来了各种各样的纸、蜡笔、剪刀、双面胶等相关材料。孩子们讨论商量后,在标识牌上画上了相应的图案,如家庭类的画一个宝宝,春夏秋冬四季类的画上各种季节的标志性树木,兴趣类的画上动物昆虫,科普类的画上地球、问号、星星。感悟类的画上爱心。礼物类的画上礼品盒。孩子们用简单,自己熟悉的代表性符号为不同类别的图书制作相应的标志牌,让想借阅的朋友们很快能选到相应的图书。
孩子们在商量讨论制作等体验活动中。通过迁移生活经验,将班级图书馆的图书按照大家的兴趣进行投放并分类标识摆放。使班级图书馆井然有序,方便取放借阅。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营造好的读书氛围,让幼儿真正静下来读书。自由分享交流阅读感受是老师们和孩子们的心愿。孩子们通过一个个绘本故事对世界进行初探,相信更多的惊喜会出现在每一天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