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丹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日益丰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积极利用故事教学法促成课堂内容的丰富化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立体化,有助于道德与法治知识被学生理解、应用。关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真实需求,做好故事教学法的应用,还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故事;道德;观念;内容;能力
前言:
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接受创新的教学理念。利用学科特点,加强正确道德观念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法,让学科知识更好地融入生活,为学生所理解。围绕故事教学法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策略的探索,是解决学科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一、利用故事教学法,满足学生需求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所使用的一切教学内容,都要与教学效率提升和学生理解力提升相关。将社会道德故事和法治故事等融入到课堂中,能够让学生找到形象的理解素材,促进学生扩展思维,更好地理解课本中抽象的学科概念。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生活阅历不同,思想观念和思想水平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故事教学法,需要教师真正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从初中学生的生活中搜集故事素材,让素材本身能够符合学生的预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搜集与学生理解力相关的故事,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故事的搜集中来。课堂中所用的故事,是教学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将这样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主搜集,并在课堂上做有效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表达出来,促进学生成为故事内容的积极加工者。每一位初中学生具有天马行空的思维,他们具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对同样的事件有个性化的看法。在搜集或创作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对学科学习内容和学习主题的理解,融入许多个人想法,这对教务的教学反馈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像在讲解“认识自己”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初中学生真正了解一个人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认知自己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加强,能够用相对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节内容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學生围绕“认识自己”这一主题,搜集正确认识自己的故事和错误认识自己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前阅读诸多青少年认识自我的故事素材,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带入课堂。在学生分享故事和个人想法的过程中,他人通过聆听获得更为丰富的素材。学生的表达需求、认知需求、倾听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有助于课堂参与感的提高,也能促进整堂课教学效果的丰富。教师要给初中学生营造良好的故事展示和分享环境,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在展示的过程中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二、利用故事教学法,更新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针对社会现象和生活事件给予评判的重要学科。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应当与社会热点话题密切相关。在诸多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现象看到其中的道德与法治本质。从中学习到更为丰富的学科知识,灵活个人看待事件的角度。教师要经常利用社会热点事件的引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内容具有实效性。现代化的教学内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探讨和理解中来。跟紧社会热点,将其与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成为社会事件的评判者。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作出冷静的判断。不人云亦云,是学好道德与法治知识,成为明辨是非之人的重要前提。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故事,需要教师紧密关注社会舆论氛围的变化。
像在讲解有关于“权利与义务”的知识时,教师会引导学生了解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位适龄儿童或青少年的基本权利。这样的内容易于理解,但很多学生难以想象会有适龄儿童或青少年不能入学的现象。教师可以选择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故事,通过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在这个社会上有许多适龄儿童或青少年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任何人的阻止都是违反法律的。让学生了解这些人没有接受教育背后的原因,像家庭的贫穷、意识的不足、自我放弃等。
三、利用故事教学法,提高学习趣味
提升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是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的有效方式。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学习氛围的创设者,环境的改造者。教师要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上有不一样的学习感受。利用故事的引入,让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有助于学生个人学习兴趣的提高。
像在讲解“遵守规则”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某一商场在处理不遵守规则人士时所利用的趣味性方法。像结账插队,永远无法享受商场内的折扣等。
结语:
综上所述,将故事教学法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精力去创新,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在运用故事教学法时,关注故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契合度。通过多种角度,调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初中学生。
参考文献:
[1]铁成林.故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读与写,2021,18(5):31.
[2]林秀芳.故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68):129.
[3]杨晓莉.试论故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0(11):20-21.
[4]骆晶晶.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故事教学法的运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