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肺功能改善及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

2021-01-18 10:09陈亚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病情用药发生率

陈亚兰,向 琳*

(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 普洱 66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临床多发呼吸系统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慢阻肺病进展比较缓慢。病程长,病情容易反复。患者肺功能持续下降,也会导致其通气功能受到限制。除了对患者实施积极的药物治疗以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病情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为了对慢阻肺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慢阻肺护理中,观察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病例均为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以盲选法分为两组,对比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59~82岁,均值(72.50±5.32)岁。病程4~21年,均值(10.11±2.45)年。对比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61~81岁,均值(72.78±5.47)岁。病程5~21年,均值(10.28±2.70)年。诊断标准:患者经影像学检查以及肺功能检查证实为慢阻肺。排除标准:不能正常沟通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提醒患者用药,保证病房内定期消毒灭菌。并向患者介绍慢阻肺疾病知识以及生活、饮食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1)为患者进行吸氧护理。向患者明确吸氧的作用以及持续吸氧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提高吸氧依从性。将供氧流量调节在1~2 L/min,氧疗时间每天保持15 h以上,持续吸氧15 d。叮嘱患者不要擅自调节氧疗仪器。并在吸氧过程中,检查患者血氧浓度。在氧疗过程中,要增加巡视力度,观察患者是否有干咳、恶心或者呼吸困难等症状,防止出现氧中毒。对氧疗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2)指导患者正确排痰。对于长期卧床或者无自理能力的患者,指导家属进行翻身,帮助拍背祛痰。(3)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还可以在身体情况允许条件下,进行散步、打太极以及游泳、爬楼梯等训练,提高肺功能。(4)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行静脉穿刺时,要注意对穿刺点进行消毒。气管插管时,对患者消化道进行湿化处理,谨防感染的发生。(5)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由于慢阻肺病情比较长,且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常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导致患者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介绍,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6)慢阻肺治疗中,患者的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明确各种药物的用量以及用药方法,可提高患者用药科学性。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可以保证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其肺功能的提升。

1.3 观察指标

(1)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护理后,患者胸闷、气促等症状无明显发作,且血气指标分析及肺功能检测具接近正常值为显效;护理后,患者上述慢阻肺症状有显著改善,且实验室指标值有进行性改变为有效;护理后,患者上述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改变或病情反复为无效。有效率为前两项患者比例之和。

(2)检测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指标为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3)统计两组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评估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56%,对比组为85.37%,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评估[n(%)]

2.2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均有明显提升,且指标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

2.2 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

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1例感染,占比2.44%,对比组发生6例感染,占比14.63%,组间比较,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比组(x2=4.762,P=0.029)。

3 讨 论

慢阻肺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多发,病程可长达数十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慢阻肺患者,由于肺功能持续下降,导致其膈肌出现一定程度的疲劳。且肺通气功能下降,也会引发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另外,患者肺动脉血管承受压力比较大,引发痉挛,不仅会产生肺动脉高压,还可能加重病情。治疗过程中,静脉穿刺以及气管插管治疗等操作,还会引发感染,对病情产生一定的影响。

采取优质护理,对患者实施了全面、针对性的护理。通过氧疗,提高患者体内供氧量,减少肺动脉血管的压力,可以有效缓解膈肌疲劳症状。不仅如此,还可以增加呼吸肌的耐受能力。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排痰,或者辅助患者进行拍背祛痰,可促进痰液排出,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通过腹式呼吸训练以及适当的散步、爬楼梯等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肺功能。护理过程中,对静脉穿刺点进行消毒止血,并通过湿化气道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为此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进行沟通,并鼓励其倾诉心中郁闷,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可降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促进疾病转归。治疗过程中的用药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指导患者用药,可提高患者用药科学性。对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可以保证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可促进肺功能的提升。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提升,且指标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提示优质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提升以及感染预防具有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病情用药发生率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