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军
《水浒传》的“阮氏三雄”声名远播,咱们的“茶氏三雄”也不遑多让。这三位同属山茶科,老大茶树,采叶能喝;老二茶花,开花能赏;老三油茶,结籽能榨油。让我们从老大茶树开始,来看看它们的故事吧。
茶树开的花一般称“茶树花”,而不称“茶花”。因为在山茶属植物中,还有一大类是专门栽培用来观赏花朵的,它们的花才被称为“茶花”。与只有数枚单薄花瓣的茶树花相比,茶花的花瓣多、花朵大、颜色丰富,是非常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咱们下期就能认识它。
茶叶是茶树为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它是典型的革质叶。在人工培育下,茶树的品种非常复杂,几乎不可计数,茶叶的味道也因此各有不同。
茶树的果实小小的,比花更不起眼。如果直接用茶树的种子来培育新茶树,茶叶的品质就难以保证,所以人们通常采用扦插或嫁接等方式来培育新茶树。
从形态上,茶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茶树的原始形态是乔木,在野外能长至数十米高。灌木形态的茶树主要是人工培育的。为了方便采摘,人们会频繁修剪枝叶,让茶树保持1 米多高的灌木状态。
在茶园里,我们一般是见不到茶树花的,因为开花非常消耗养分,会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茶农往往会通过平衡施肥,控制茶树开花。
如果去茶场参观,大家一定要留神藏在茶叶上的茶毛虫。它们身上带有毒毛,会让触碰的人皮肤红肿,又痒又痛。茶毛虫体形不大,常常几十甚至上百只聚集在一起啃食茶葉,场面让人不寒而栗。
中国人与茶的缘分
茶树的老家在中国,喝茶是中国人重要的生活习惯。如果要追溯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和茶结缘的,或许历史学家也难以给要追溯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和茶结缘的,或许历史学家也难以给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有了茶叶的身影。不过,那个时候的茶叶不是用来制作饮品的,而是作为一种药材加入药汤之中。
大约在先秦时期,茶叶开始从药房走上餐桌,人们会在粟米羹中加入茶叶,或者用茶叶来煮汤,并加入葱、姜和盐。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像今天一样直接将茶叶泡来喝呢?这是因为新鲜茶叶本身带有一股浓郁的青草味,这种味道喝进嘴里可不好受,那时的人暂时还没找到去除它的办法。
唐朝的时候,人们学会了先把茶叶蒸熟,然后压成饼。这样做虽然会让茶叶的香味变淡,但青草味也会减轻。唐朝人喝茶,会先将茶饼烘干后磨成粉末,然后冲入沸水,搅打起沫。这种喝茶的方法后来传入日本,并保留至今——你吃过日式抹茶蛋糕吗?蛋糕上绿色的粉末,就是唐朝制茶工艺流传至今的结果。
到了明朝,人们学会了用低温来炒制茶叶,这样能快速蒸发掉茶叶的水分,带走青草味,并保留茶叶的醇香。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泡着喝成为中国人最主流的喝茶方式。
还有一种喝茶方式不得不提,那就是现在随处可见的奶茶。据说,奶茶起源于印度,是一种以茶叶为主,加入牛奶和香料之后制成的饮品,后来被英国人带回欧洲进行了改良,并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喝到的各种奶茶。
为何大家都爱茶
在植物大家庭里,茶和可可、咖啡合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但是,喝过茶的“可可豆”可能会问,茶明明是苦的,特别是爷爷泡的浓茶,真是比药还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喝茶呢?说到底,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茶叶里含有人类喜欢的东西——咖啡因。
咖啡因的主要作用是兴奋中枢神经,同时强化心脏的搏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使肌肉自由收缩,增加肌腱的力量,从而提高身体灵活度, 增强运动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咖啡因不属于竞技体育中的兴奋剂,所以运动员是可以喝咖啡因饮料的。除了让人兴奋,咖啡因还能在短时间内增强人的认知能力。科学研究发现,当成人的咖啡因摄入量在200~400 毫克之间的时候,人体的警觉性以及注意力都有明显提升。
这么多好处加在一起,难怪大人们都爱喝茶呢。不过,对于身为儿童的“可可豆”们来说,喝茶并不是一个好习惯。茶喝多了睡不着这件事,相信有“可可豆”已经深有体会,更重要的是,茶叶中的一些成分会影响我们对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平时,我们就偶尔吃吃茶叶蛋吧,来上一份龙井虾仁或茶香牛肉也不错。
知道多一点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红茶”“绿茶”,甚至还有“白茶”“黄茶”“青茶”等。这些茶叶并不是由不同的茶树生产的,而是因加工工艺的不同产生的。理论上,任何茶树的叶子都能被加工成这些茶叶。
叫茶不是茶
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类茶,但它们其实不是茶树的产物,比如苦丁茶。苦丁茶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冬青科冬青属植物的叶子,如大叶冬青,这类苦丁茶的茶叶比较大,又称大叶苦丁茶;另一类是木樨科女贞属植物的叶子,这种苦丁茶的叶子是细碎的,又称小叶苦丁茶。
苦丁茶的苦味,主要来源于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这是一类目前研究得火热的植物化学物质,因为它们具有抗氧化的能力。也正是因此,苦丁茶被一些人吹捧为纯天然保健养颜饮品。但事实上,这种说法目前是没有任何科学实验支持的。如果家人有喝苦丁茶,特别是冬青苦丁茶的习惯,我们一定要告诫他赶紧改掉,因为长期饮用冬青苦丁茶,有导致肝脏和肾脏损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