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老妖,南京大学化学博士、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讲师。《视觉之旅: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彩色典藏版)》《地球简史》等图书译者、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获得者(译著类),撰写过大量科普文章,热衷于写侦探小说。
在人类冲出宇宙、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怎么过去”的问题往往占据了绝大部分资源,而到了载人航天的阶段,“怎么回来”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或许你会认为既然能去,回来自然是简单的。但事实上,要让航天员平安回家,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克服方方面面的难题,其中一个,就是如何应对大气层的严峻考验。
大气层带来的乐与忧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最外围有一层稠密的大气层。正是大气层扛住了各种宇宙中路过的小天体及其碎片,保护了地球表面的生物。这些路过的小天体和碎片会在坠落的过程中和空气产生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进而被烧毁、蒸发。倘若没有大气层的保护,那地球就会被砸得“狼狈不堪”,地表上布满各种环形山,人类文明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大气层的保护虽然重要,但对于要返回地球的航天器而言,大气层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障碍。因为无论是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在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之前,都会以高超音速(指物体的速度超过5倍音速)环绕地球飞行,比如,神舟十号的每秒飞行距离就高达7.9千米。但是,这样的高速会使得航天器和高速坠落的陨石一样,遭受大气层的剧烈摩擦和冲击,从而被燒毁。如何减速,是航天器面临的巨大难题。
航天飞船的减速,并不像汽车刹车那么简单。大气层外空气稀薄,几乎没有空气阻力,减速只能依靠飞船尾部火箭的反推作用进行,但飞船携带的燃料有限,不仅要用于减速,还要预留给飞船进入大气层后调整姿态。这也就导致飞船返回再次进入大气时,航天器的速度依然会保持在亚音速上(神舟飞船的返航速度大致为200米/秒)。而这个速度意味着,飞船仍然会有很高的风险。
航天器设计上的多重挑战
航天器和大气层之间的摩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巨大的热量,从而导致航天器表面的温度飙升。从实际测量的数据来看,航天器迎风面(就是正对地球的方向)的表面温度最高可达1600℃以上——而常见的钢铁,熔点在1500℃左右,瞬间就会变成液体。当然,还等不到这些材料变成液体,它们就早已软化、脆裂,让整个航天器变成碎块了。
航天器都无法承受的高温,人类就更不能承受了。人类能耐受的最高温度,至多也就50℃左右。因此,不仅航天器的外壁需要耐热,还必须确保这些热量不会被传导进舱内,才能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除了高温之外,航天器和大气层之间的摩擦还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力。一般来说,地表上能遇到的超级飓风,风速大致是70米/秒左右,这就已经足以造成房倒屋塌的可怕后果。而航天器进入大气层时,风速是超级飓风的3倍,它将要承受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航天器表面的材料,仅仅做到“坚如磐石”是远远不够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发射、起飞阶段,因一块脸盆大的泡沫撞击隔热瓦,留下了一道非常微小的缝隙,当时并没有体现出麻烦;而当航天飞机返回地球时,炽热、迅猛的热流顺着缝隙冲进了机翼之中,几乎在瞬间就导致了航天飞机凌空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个教训,实在是令人难忘。
此外,航天器全靠运载火箭发力,因而对航天器的质量、体积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航天器上每增加一公斤,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投入。因此,航天器表面的隔热、抗冲击材料,还必须保持很低的密度,否则重量就会太大,缺乏实用价值。
如此严苛的要求,给航天工程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
路漫漫,上下而求索
在不断探索中,科研人员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些难题的答案,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复合材料,“弃车保帅”。
所谓“弃车保帅”,就是在航天器外表面的材料中,有意识地让一部分材料先被碳化、熔化、蒸发,通过材料的熔化热、汽化热来吸收热量,必要时还可以让其烧毁、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并带走热量。当这些热量被转移时,航天器本身的温度就得以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
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温,材料就必须要达标。经过不断研制,目前有两种模式的复合材料可以做到。
一种叫做“蜂窝式复合材料”。它使用酚醛树脂等耐热、坚固、低密度的有机材料制成骨架,起到支撑结构、抵抗冲击的作用;空隙中再填满容易熔化、蒸发的复合材料,比如硅橡胶、二氧化硅微球、酚醛树脂微球、石墨微球等,起到带走热量的作用。
另一种则主要采用碳纤维等坚韧的物质,将其外表面浸渍酚醛树脂,凝结成类似海绵一样疏松多孔的结构。
这些复合材料,不但满足航天器低密度的同时结构坚固的要求(通常在0.5克/cm3左右,比木头还要轻),能够有效地抗击冲击而不被撕裂;而且导热性很差,能通过自身的相变和烧蚀吸收热量,担负起保护航天器、航天员的重任。
当然,这些材料的具体配方、制造工艺如何,都被各国列为机密,外界不得而知。我国航天科技人员也是靠长期的摸索试验,不断迭代,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他们,和航天员一样,都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