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青
(湖州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谣谚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等的精辟见解和深刻思考,是反映事象、总结经验、表达心声、传播信息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左思《三都赋》“序”云:“风谣歌舞,各附其俗。”每一种民俗事象,几乎都伴有相应的谣谚,这些谣谚也总是反映出纷纭的民俗事象。太湖流域是我国蚕业的发源地之一,养蚕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反映蚕神信仰及民间习俗的谣谚。解读这些蚕桑谣谚,揭示出传统的农耕经济结构是蚕神崇拜和信仰的心理基础;这种蚕神崇拜和信仰渗透到了蚕乡民众的岁时习俗和人生礼俗之中。
太湖流域的蚕神传说故事,最早见载于晋代干宝《搜神记》。干宝,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启《海盐县图经》载云:“父莹,仕吴,任立节都尉,南迁定居海盐,干宝遂为海盐人。”干宝《搜神记》里详细记载了蚕神传说故事,据《女化蚕》载云: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
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
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
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1]384
这则《女化蚕》神话当是太湖流域文献最早的蚕马神话记载。汉族古代传说中的蚕神神话,其源头还可追溯到《山海经·海外北经》载“欧丝”女子云:“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2]1372早期女身蚕神,尚未与马联系。中国民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蚕神为马明王(马鸣王),民间有蚕女、龙蚕娘、蚕花娘娘、蚕姑、华蚕老太、马头娘、马鸣王菩萨、马明菩萨等多种称呼,马明王为汉族蚕桑之神。
太湖流域的蚕桑历史悠久,民间流传着很多在祭拜仪式活动中叙唱蚕神马鸣王菩萨的歌谣。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蚕神生日、春节、清明节等都会举行祭拜蚕神的仪式,叙唱《马明王》《马鸣王赞》《马鸣王菩萨念蚕经》《蚕花谣》《蚕花娘娘进门来》《蚕花歌》《龙蚕娘》等叙事性的歌谣,这些流传在太湖流域不同地方的歌谣,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祭拜蚕神,祈盼蚕神保佑蚕桑好收成,故此类歌谣又称“祈蚕歌”。本文通过解读数首流传太湖流域不同地方的蚕桑歌谣,借以剖析太湖流域的蚕神信仰等。
杭嘉湖一直都是蚕桑生产的核心区域,也是蚕桑谣谚流传最多的地方,流传于嘉兴海宁的有蚕神歌《马明王》,歌词唱道:
马明王菩萨到府来,到你府上看好蚕。马明王菩萨出身好,出世东阳义乌县。爹爹名叫王伯万,母亲堂上柳玉莲。马明王菩萨净吃素,要得千张豆腐干。十二月十二蚕生日,家家打算蚕种腌。有的人家石灰腌,有的人家卤池腌。正月过去二月来,三月清明在眼前。清明夜里吃杯齐心酒,各自用心看早蚕。大悲阁里转一转,买朵蚕花糊笪盘。红绿棉绸包蚕种,轻轻放在枕头边。歇了三日看一看,打开蚕种绿艳艳。快刀切出金丝片,引出乌蚁万万千。三日三夜困头眠,两日两夜困二眠。楝树花开困出火,大眠捉得担头多。一家老小笑呵呵,当家大伯有主意。桑园地里转一转,旧年老叶勿缺啥。今年老叶缺二千,当家娘娘有主意,连夜开出二只买叶船。一只开到许村去,一只开到章埠埝。望去一片兴桑园,停脱船来问价钿。上午贵到三千六,晚上贱脱一大半。难为三摊老酒钿,装得船里满潭潭。拔起篙子就开船,顺风顺水摇到石坨边。你一担来我一肩,一挑挑到大门前。当家娘娘有主意,拿枝长头鞭三鞭。连吃三餐树头鲜,个个喉通小脚边。东山木头西山竹,搭起山棚接连圈。八十公公垛毛柴,七岁倌倌端栲盘。前厅后埭都上满,还剩几匾小伙蚕。上来落去呒处上,只得上到灶脚边。歇了三日看一看,好象十二月里落雪天。大茧做得像香橼,细茧做得像汤圆。去年采得千斤茧,今年要采万斤茧。当家娘娘有主意,今年要唤做丝娘。去年唤得张家娘,今年要唤李家娘。廿四部丝车排两边,中央出路泡茶汤。东边踏出鹦哥叫,西边踏出凤凰声。敲落丝车称一称,车车要称二斤半。敲落丝车勿要卖,甭到来年菜花黄。南京客人问得知,北京客人上门来。粗丝银子用斛斗,细丝银子用斗量。卖丝银子呒处去,买田买地造高厅。高田买到南山脚,低田买到太湖边。来者保你千年富,去者保你万年兴。[3]151-153
海宁是重要的蚕桑生产区,这里一直就有蚕神信仰的传统。每年清明节、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蚕神生日,都要举办一系列的祭拜活动,并在祭拜仪式中叙唱此歌。这首民歌包含古老的蚕桑神话和传说,既祈求马明王保佑蚕桑丰收,又兼叙养蚕经过。这里描述马明王出生在东阳义乌县,爹爹叫王伯万,母亲叫柳玉莲。一般认为,马明王是古印度梵语“马鸣王菩萨”与中国“马头娘”的混合体。
在湖州地区广为流传的是叙事歌《马鸣王赞》,这首经过民间艺人加工改造过的祈蚕歌,反映了湖州地区的蚕神崇拜与信仰,歌词唱道:
蚕宝马鸣王正君,蚕王天子圣天帝。听赞菩萨马鸣君,马鸣王菩萨进门来,身骑白马坐莲台。请问菩萨归何处,特来降福又消灾。菩萨妙法九霄云,方便慈悲救万民,观世音上广寒宫,马鸣王菩萨化蚕身。看蚕娘子不知蚕宝何处寻,蚕身出在婺州城。家住婺州东阳县,小孤村上有个刘氏女,每逢初一半月去斋僧。刘氏生下三个女,三位女儿貌超群。大女二女早完婚,惟有三女不嫁人。三女取名金仙女,年登十八正青春。青丝细发蟠龙髻,聪明伶俐赛观音。有朝一日身染病,看看病重在其身。三餐茶饭全不吃,一病不起命归阴。只有亲娘舍不得,买口棺材葬其身。葬在花园桑树下,浑身白肉化蚕身。上树吃叶无人晓,树头做茧白如银。凡人见了白茧子,是要收来传万村。男女见茧嘻嘻笑,上山采茧心欢喜。摘茧公公多欢心,请得巧匠就把丝来做。做丝须用拔温汤,做得细丝千万两,至今留下传万村。自有好人收好种,万古流传有名扬。冬天穿了浑身暖,夏天穿了自然凉。年年有个清明节,家家拜谢马鸣王。[4]266-268
这首歌积淀了深厚的蚕桑文化传统,叙唱另一种版本的蚕神诞生故事。关于马明王的身世,还有一种叙唱:“马明王菩萨下凡来,身骑白马坐莲台,爹爹名叫王伯万,母亲堂上柳玉莲,命里算来无儿子,产生三个女裙钗,大姐二姐找夫去,三姐年轻要修仙,一修修到十六岁,十七岁上遭黄泉,三更托梦娘晓得,香火灯烛接连来,……”其出身和故事与上述“马头娘”神话相似。这首歌描绘了“身骑白马坐莲台”的“马鸣王菩萨化蚕身”感人故事和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化作蚕茧缫成丝,织成“冬天穿了浑身暖,夏天穿了自然凉”的衣服,为了感恩马鸣王菩萨,故有“年年有个清明节,家家拜谢马鸣王”的民间信仰习俗。
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腹地的嘉兴桐乡,更是家家栽桑,户户养蚕。这里也流传一首祈蚕歌《蚕花谣》,歌词唱道:
马鸣王菩萨坐莲台,到侬府上看好蚕。马鸣王菩萨生在啥所在,生在东阳义乌县。马鸣王菩萨要吃啥素菜,要吃千张豆腐干。清明一过谷雨来,谷雨两边要看蚕。当家娘娘有主意,蚕种包好轻轻放在被里面。隔了三天看一看,布子上面绿茵茵。当家娘娘手段好,鹅毛轻轻掸介掸。快刀切叶金丝片,引出乌娘万万千。头眠眠得崭崭齐,二眠眠得齐崭崭。火柿开花捉出火,楝树开花捉大眠。大眠捉得真正好,连夜开出两只买叶船。一只开到许村去,一只开到庄婆堰。昨日价钱三千六,今朝贱掉一大半。难为一摊老酒钿,船里装得满堆堆。拔出篙子就开船,顺风顺水摇到桥堍边。毛竹扁担两头尖,一肩肩到蚕房边。当家娘娘有主意,攀枝挑树鞭介鞭。喂蚕好比龙风起,吃叶好比阵头来。龙蚕看到五昼时,七八昼时要上山。前屋后屋都上到,还有三埭小伙蚕。上来上去没处上,只好上在灶脚边。隔了三天看一看,好像十二月里落雪天。大的茧子象鸭蛋,小的茧子象汤团。一家老小大家来,茧子采了几十担。三十六部丝车两行摆,敲落丝车把船开。粗丝要往杭州送,细丝要往湖州载。银子卖了几十两,眉花眼笑回家转。当家娘娘要放,当家爹爹要伉。当家娘娘存心办嫁妆,当家爹爹想要造楼房。今年蚕花收成好,全靠马鸣王菩萨上门来,恭喜发大财![5]520-522
这首歌亦称《马鸣王》,流传于桐乡留良、同福、青石等地。此歌系旧时民间艺人上门乞讨时说唱,演唱时手持马鸣王神像,边敲小锣边唱,祈求蚕桑生产丰收。在歌词的末尾还有一句“今年蚕花收成好,全靠马鸣王菩萨上门来,恭喜发大财”之语,系演唱者即兴发挥之语,颇具特色。
作为太湖流域重要组成部分的苏南地区,也流传着很多反映蚕桑崇拜与信仰的歌谣。流传于苏州吴江的一首杂曲,也叫祈调,又称为“念佛句”的《马明皇菩萨念蚕经》,歌词唱道:
马明皇菩萨到门来,身骑白马上高山,马明皇菩萨勿吃荤来便吃素,宋朝手里到如今。蚕室今年西南方,除出东南对龙蚕,清明过去谷雨到,谷雨两边堆宝宝。头眠眠来齐落落,二眠眠来崭崭齐,九日三眠蚕出火,楝树花开促大眠。促好大眠开叶船,来顺风,去顺风,一吹吹到河桥洞,毛竹扁担二头尖,啷啷挑到蚕房边。喂蚕好比龙凤起,吃叶好比阵头雨,大眠回叶三昼时,小脚通跑去上山。东山木头西山竹,山棚搭得几间屋,隔仔三日凉山头,满山茧子白满满。廿四部丝车两面排,当中出条送茶汤,东面传来鹦哥叫,西面传来凤凰声。红包袱,绿包袱,一包包了十七、念八包。东家老大要想囥,西家老大要想放,亦勿囥来亦勿放,上海城里开爿大钱庄,收着蚕花买田地,高田买到寒山脚,低田买到太湖边。[6]122-123
旧时,在吴江市郊养蚕地区,每年清明节,民间艺人用稻草扎一马形,扮作马明皇菩萨,身披胄甲,骑在马上,口喊“蚕将军来哉”;或者手拿马明皇像,敲打木鱼、小锣、窜门走户,将红纸剪蚕猫送给养蚕的人家,念唱此歌,为蚕农说吉利话,祈祷养蚕丰收。这种说唱形式名“念佛句”。念完此歌后,蚕农给祈蚕人米一升左右。
在江苏省的蚕乡无锡广为流传的一首祈蚕歌《蚕花娘娘进门来》,歌词唱道:
蚕花娘娘进门来,添喜又添财。头眠二眠眠下来,三眠三叶守蚕台。大眠开叶忙碌碌,摇龙上山等钱来。桑叶吃到剩条筋,茧子结来像铜铃。草龙黄如金,茧子白如银。东打听,西打听,打听茧价啥行情?无锡有爿丁隆兴,后台老板外国人。小当家是宁波人,当秤先生南泉人。账房先生无锡城里人,拿起黄杨算盘算一算,三万零九分。走到家里笑盈盈,今年总算交小运。就去请路头斋财神,乡邻亲眷都有份。烧酒蜜淋琼,四干四炒四冷盆。白切肉,酿面筋,鲜鲜黄鱼大圆笋。八宝饭,炒蹄筋,个个吃得蛮称心。发财全靠手勤俭,饿煞懒人猢狲精。[7]55-56
这首杂曲一开头就唱“蚕花娘娘进门来,添喜又添财”,表达了人们接蚕神时迫切、期待、喜悦的心情。蚕桑丰收后,乡邻亲眷庆祝,“烧酒蜜淋琼,四干四炒四冷盆。白切肉,酿面筋,鲜鲜黄鱼大圆笋。八宝饭,炒蹄筋,个个吃得蛮称心”的饮食习俗,以及祭拜路头财神等民俗活动。
上海自古就有种桑养蚕和手工制丝织绸的传统,也是近现代丝绸贸易的中心。上海市郊的金山县曾有“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美誉,这里也流传着一首祈蚕歌《蚕花歌》,歌词唱道:
蚕花菩萨到门来,黄金元宝滚进来,蚕花菩萨不是今年有,不是去年有,大宋朝流落到现在。
十二月十二蚕生日,有的相信盐水浸,有的相信清灰浸,浸得蚕纸绿盈盈,清水里漂一漂,太阳里晒一晒,藏到来年正月新。
三月里正清明,清明过去谷雨天,谷雨三朝蚕出世,鸡毛幼蚕软绵绵。蚕宝宝养出千千万,万万千,快刀切叶金丝片,两日两夜管头眠,三日三夜管二眠。
楝树开花管三眠,蔷薇花开捉大眠。去年大眠捉了两三担,今年大眠捉了十外担。大眠开叶五昼时,顷刻丝头韧牵牵,东面叫个大佬倌,西面叫个二老倌。
上山要用西山竹,搭起山棚接连连,七十岁公公端花盘,八十岁公公上花蚕。
隔仔三天开山棚,只见茧子白绵绵,叫了十个婶婶采茧子,十个叔叔卖茧子。卖了三十六只大元宝,七十二只小元宝,大元宝藏窖箱,小元宝出外做营生,行行生意赚元宝。[8]67-68
这首祈蚕歌流传于金山县的枫围、廊下、钱汉、金卫等地。在清明节、十二月十二日蚕神生日时祭拜蚕神,祈祷“蚕花菩萨到门来,黄金元宝滚进来”,表达蚕农对蚕神的敬仰和敬畏之情。歌词“蚕花菩萨不是今年有,不是去年有,大宋朝流落到现在”,反映了这里的蚕神崇拜和信仰可追溯到宋代。同样,流传于湖州长兴县的祈蚕歌《龙蚕娘》,歌词亦有“龙蚕不是今年出,宋朝手里到如今”之句。
在太湖流域的蚕乡对“蚕神”的祭拜和信仰是非常普遍的,这是缘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结构。种桑养蚕在这种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蚕乡蚕农重要的经济来源。种桑养蚕周期短、见效快,流传于这一地域的谚语,对此作了精准的概括。流传于太湖流域数量众多的蚕桑谚语,简而择其要罗列如下:
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养蚕。
蚕是农家宝,一年开销靠。
勤纺线,懒养蚕,四十二日见大钱。
种桑养蚕,勿愁吃穿。
养得一季蚕,可抵半年粮。
一缸油盐一缸酱,要靠蚕桑出粮饷。[9]754-755
衣食住行衣为先,养好蚕宝宝种好棉。
蚕好用一年,田好吃一年。
一年两熟蚕,相抵半年粮。
男采桑,女养蚕,四十五天见现钱。
多采桑,勤养蚕,四十天见现钱。
桑是摇钱树,蚕是银元宝。
栽桑养蚕,当年赚钱。[10]731-732
勤栽桑,勤养蚕,四十八天就见钱。
桑是摇钱树,蚕是聚宝盆。
养得一季蚕,可抵半年粮。
养鸡养蚕,利在眼前。
种竹养鱼千倍利,栽桑养蚕当年益。[11]610
这些蚕桑谚语是蚕农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在内容上具有“经验性”“哲理性”“权威性”,是蚕乡蚕农最朴素的蚕桑经济哲学的高度概括。蚕桑经济在蚕农家庭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蚕桑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生活水平和收入多少。蚕农祈求蚕桑丰收的心理,可以说是蚕乡蚕农蚕神信仰的心理基础。
这种虔诚的蚕神崇拜和信仰在祈蚕歌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如“马明王菩萨到府来,到你府上看好蚕”“蚕花娘娘进门来,添喜又添财”“蚕花菩萨到门来,黄金元宝滚进来”,等等。在蚕神的保佑下,蚕农也描绘和叙唱了他们丰收愿景,如“卖丝银子呒处去,买田买地造高厅。高田买到南山脚,低田买到太湖边。来者保你千年富,去者保你万年兴”“当家娘娘存心办嫁妆,当家爹爹想要造楼房”“上海城里开爿大钱庄,收着蚕花买田地,高田买到寒山脚,低田买到太湖边”,等等。
太湖流域有悠久的蚕桑历史,在漫长的种桑养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种种与蚕桑生产有关的习俗,并渗透进蚕乡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蚕乡的岁时习俗、人生礼俗等民间习俗中都烙下了蚕桑文化的印迹。春节期间和清明前后,蚕乡民间都要举行一系列的蚕俗活动。呼蚕花,是湖州传承已久的春节习俗,吃过年夜饭,儿童们兴高采烈,提着马头灯、元宝灯、鲞鱼灯、兔子灯等,点燃灯里的红烛,在村前屋后,田头地脚,来回奔逐嬉戏。嘴里唱着《呼蚕花》歌,歌词唱道:
猫也来,狗也来,蚕花宝宝跟伢同介来。天上落下蚕花来,水上泛起鱼花来。蚕花——啊来,鱼花——啊来,蚕花落拉伢蚕笪内,鱼花落拉伢鱼塘内。地皮底下泛起银子来,大元宝搭伢门角落里滚进来,小元宝搭伢户槛缝里轧进来。放得三十六爿麒麟当,轻船去,重船来,廿四个朝奉收账来,嘭啪!铜钿银子上阁栅。[4]265
儿童一直闹到黄昏静,俗叫“呼蚕花”。这种“提灯燃烛呼蚕花”的游戏,也是一种点蚕花火仪式,旨在祈求养蚕丰收,寄寓了蚕农新年美好的心愿。
扫蚕花地是杭嘉湖地区蚕乡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歌舞小戏,取材于蚕桑生产,表达蚕农祈求养蚕丰收的美好愿望。此歌舞表演多集中在清明前后,正值蚕农扫蚕室,糊窗除尘,清洁蚕具,准备蚕桑生产之际。《扫蚕花地》歌词唱道:
三月天气暖洋洋,家家焐种搭蚕房。蚕房搭在高厅上,玳窗纸糊得泛红光。蚕花娘娘两边立,聚宝盆一只贴中央。蚕子烊在蚕笪内,乌蚁出得密密麻麻。手拿秤杆来挑种,轻轻鹅毛掸龙蚕。龙蚕落笪忙扎火,下面扎火暖洋洋。快刀切叶铜丝绕,轻轻拿叶饲龙蚕。三日三夜头眠郎,两日两夜二眠郎。菜籽刹花蚕出火,楝树花开做大眠。上年大眠做勿出,今年羌羌要做几百两。大眠开桑一昼时,吩咐龙蚕要过屎。蚕凳跳板密密麻,龙蚕摆着下地棚。采桑摘叶忙忙碌,大担小担转家乡。拿起叶篰饲龙蚕,抛叶掸叶饲龙蚕。大眠放叶四昼时,丝头袅袅上山棚。高搭山棚齐胸盘,蚕毛稻草插得崭崭齐。龙蚕捉在金盘内,吩咐龙蚕去上山。南厅上去三眠子,北厅上去四眠蚕。东厅上去多丝种,西厅上去玉龙蚕。东家娘娘私房蚕花呒上处,上伊穿堂两过路。龙蚕上山忙扎火,四厅扎火暖洋洋。龙蚕上山三周时,推开山棚看分明。大的“帽顶”半斤重,小的“帽顶”近四两。上年蚕子落勿出,今年羌羌要称几百两。东家老板真客气,挽起篮子走街坊。买鱼买肉买荤腥,东南西北唤丝娘。三十六部丝车两行装,当中出条小弄堂。小小农堂做啥用,东家娘娘送茶汤。脚踏丝车啊咕响,绕绕丝头掼在响叶上,做丝娘娘手段高,车车敲脱一百两。粗丝卖到杭州府,细丝卖到广东省。卖丝洋钿呒法数,扯来大木造房廊。姐姐造了绣花楼,倌倌造了读书房。高田买到杭州府,低田买到太湖上!
扫地要扫羊棚头,养只羊来像马头。扫地扫到猪棚头,养只猪猡像黄牛。今年蚕花扫得好,明年保倷三十六。高高蚕花接了去,亲亲眷眷都要好。今年扫好蚕花地,代代子孙节节高。[4]268-272
“扫蚕花地”是广泛流传于杭嘉湖地区的蚕俗活动之一,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最为兴盛。一般在农家中堂屋或蚕房表演,也在“抬马鸣王菩萨”的庙会上表演。表演者多为女性。她们身着红袄红裙,头戴“蚕花”,发髻插鹅毛,左手托铺有红绸、缀满蚕花的小蚕扁,右手执手柄上饰有“蚕花”的道具式扫帚,在小锣小鼓伴奏下登场,边歌边舞。其帚上下左右虚拟扫状,意在扫除晦气和诸孽障,以保蚕茧丰收。在场地较宽敞处,场中置一方凳,歌舞至适当时机,将左手之小蚕扁放在方凳上,并继续歌舞。此小蚕扁上,还放着鹅毛、秤杆、折扇等物。其中第二段,紧接上一首,歌舞继之。此说明“扫蚕花地”还兼及保佑六畜兴旺之意。
佯扫地、扫蚕花也是春节期间和清明前后民间艺人的一种乞讨形式。旧时春节,乞讨者手拿一把制作精巧的扫帚道具,演唱《佯扫地》歌,歌词唱道:
恰巧恰巧真恰巧,今年来了我陆阿小。多年勿来扫,年成也还好;今年来扫扫,年成越加好。扫得当家菩萨哈哈笑,灶家菩萨打虎跳,财神菩萨送元宝。东家师娘侬讲好勿好?好好好,还要好。……嘟啦一扫帚,扫帚扫到房里头。房里头真考究,八脚眠床红板凳,大红棉被放里头,白铜帐钩分左右,两只狮子滚绣球,两头一双绣花枕,生个宝宝中状元。[4]273-276
这首《佯扫地》歌词很长,演唱完毕,东家给乞讨艺人的米、年糕或钱,要比一般乞丐优厚得多。也有乞讨者演唱《扫蚕花》歌,歌词唱道:
手捏扫帚唱上门,蚕花越扫越茂盛。一扫扫到摇车边,摇出纱来细稠稠。二扫扫到猪棚头,养只猪猡象牯牛。三扫扫到羊棚头,养只羊,象白马。四扫扫到灶脚边,白米饭,香喷喷。五扫扫到蚕房门,蚕花要采廿四分。[12]30
此歌亦为旧时民间艺人上门乞讨时所唱。唱者手持一把稻草扎成的扫帚,在门口边扫边唱,祝福蚕花茂盛。“蚕花廿四分”是蚕农的一句祝福语,“廿四分”取双倍丰收其意,为讨彩头之语。
旧时春季养蚕前夕,杭嘉湖一带蚕乡有携带蟒蛇乞讨的民间艺人,上门乞讨时唱《赞蚕花》,歌词唱道:
青龙到,蚕花好,去年来了到今朝;看看黄蟒龙蚕到,二十四分稳牢牢。当家娘娘看蚕好,茧子采来像山高;十六部丝车两行排,脚踏丝车鹦鸪叫。去年唤个张大娘,今年换个李大嫂;大娘大嫂手段高,做出丝来像银条。当家娘娘为人好,滚进几千大元宝;上白绵兜剥两绡,送送外面个放蛇佬。[3]147-148
民间俗信黄蟒蛇为青龙,认为青龙到蚕花好,非常乐意施舍,且均施绵兜,故亦称“唱绵兜”。《唱绵兜》歌词唱道:
一家过去两家来,家家人家大发财。南面来个放蛇佬,家家人家都走到。大娘娘,大阿嫂,做人好来为人好。看出龙蚕哈哈笑,二十四分稳牢牢。脚踏云梯步步高,茧子堆到屋脊牢。上白绵兜剥两肖,送送我个放蛇佬。[5]517
携蛇艺人(也称“放蛇佬”)乞讨时所唱歌词,多为祈求蚕桑丰收,蚕农也乐于向“放蛇佬”施舍。
在太湖流域蚕乡,众多的人生礼俗都与蚕桑文化有关,蚕乡民众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渗透着蚕桑文化的影响,并形成独具蚕乡特色的民间习俗。婚嫁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清代袁枚《雨过湖州》有“州以湖名听已凉,况兼城郭雨中望。人家门户多临水,儿女生涯总是桑”的诗句。儿女生涯都离不开桑,是蚕乡儿女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概括。嘉兴桐乡婚俗,新娘接至新郎家门口时,新郎家须向四周撒一些钱币,称“撒蚕花铜钿”,喜娘唱《撒蚕花》歌,歌词唱道:
新人来到大门前,诸亲百眷分两边。取出银锣与宝瓶,蚕花铜钿撒四面。蚕花撒向南,添个倌倌中状元。蚕花撒向北,田头地横路路熟。蚕花撒过东,一年四季福寿洪。蚕花撒过西,生意兴隆多有利。东西南北撒得匀,今年要交蚕花运。蚕花茂盛廿四分,茧子堆来碰屋顶。[5]517
撒帐是汉族民间的婚仪习俗,起源于汉朝。到了宋代,撒帐婚仪十分盛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男挂于笏,女搭于手,男倒行出,面皆相向,至家庙前参拜毕,女复倒行,扶入房讲拜,男女各争先后,对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女以金钱彩果撒掷,谓之‘撒帐’。”[13]33吴自牧《梦粱录》载:“行参诸亲之礼毕,女复倒行,执同心结,牵新郎回房,讲交拜礼,再坐床,礼官以金银盘盛金银钱、彩钱、杂果撒帐次。”[14]187撒帐是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寄寓健康长寿、富贵吉祥、多生贵子之意。撒蚕花是太湖流域蚕乡特有的一种婚俗仪式,意在祝福蚕茧收成好。
旧时新娘婚后第二天,要参加一次“蚕经肚肠”的仪式。在厢屋中,以四椅围成圈,圈中置一栲栳,内放面条、蚕种、秤杆(面条,意长寿;蚕种,意蚕花茂盛;秤,意称心如意),由喜娘持染红丝绵打成的棉线,领新娘绕椅盘转,边转边将红棉线绕于椅背上,边绕边唱《蚕经肚肠》歌,歌词唱道:
第一转长命百岁,第二转成双富贵,第三转连中三元,第四转四季发财,第五转五子登科,第六转六路进财相,第七转七世保团圆,第八转八仙祝寿,第九转九子九孙,第十转十享满福。蚕肚肠经得匀,年年蚕花廿四分。[3]150
蚕经肚肠是一种象征性的缫丝劳动,仪式分起经、收蚕肚肠、扫蚕花地、掮栲栳等四步,传说经历此仪式后,新娘在婆家养蚕才会“蚕花廿四分”。此歌意在祝福新媳妇将来养蚕缫丝吉利。
旧时建房安置屋顶正梁的仪式,叫作“上梁”,主要是安装建筑物屋顶最高一根中梁的过程,古人认为“上梁有如人之加冠”,故对此非常重视。上梁时“挂红绿布”的习俗起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意在祈求上梁顺利、新屋顺意、福贵长久、子孙满堂。上梁时,木匠唱《挂红绿布》歌,歌词唱道:
红绿布来千根丝,亲家买来贺主家,左边飘来牡丹花,江南号称富贵家。一拜天、二拜地、三拜祖师在上头,主家给我一只壶,上有金,下有银,托是托的聚宝盆,万两黄金造花厅。一敬天来二敬地,三敬东方三喜逢,四敬南方黄道日,五敬西方福禄寿三星高照,六敬北方会八仙,各路神仙来保护,保护主家喜上紫金梁。[4]228-229
据史料记载,建房上梁仪式是一种求吉礼仪,始于魏晋时期,至明清时已非常普遍。嘉兴市桐乡旧俗,蚕农建新房上梁时,木匠在梁上须向下抛洒糕点,边抛边唱《接蚕花》歌,歌词唱道:
四角全被张端正,二位对面笑盈盈;东君接得蚕花去,看出龙蚕廿四分。大红全被四角齐,夫妻对口笑嘻嘻;双手接得蚕花去,一被蚕花万倍收。[3]150
蚕农夫妇手扯被单在下面张接抛物,俗称“接蚕花”。歌词“双手接得蚕花去,一被蚕花万倍收”寄寓了蚕农美好愿望,此歌真实地反映了蚕乡重大礼俗中蚕桑文化的影响。
太湖流域的人生礼俗,除了表现在婚礼、建房上,在丧葬上也深受蚕桑文化的影响。在死者转逍遥前,由两个老妇把十二个棉兜依次从头拉到脚,一边拉一边唱《送丧十二个棉兜》,歌词唱道:
日出东方紫云高,架起龙门到厅堂。红漆脚桶掇出来,烧水拿来抹身上。
先潮面来后潮身,潮好面来穿衣襟。半夜过去头鸡叫,手拿棉兜翻逍遥。
头一个棉兜初起头,头顶翻到脚后头。冬天翻了浑身暖,夏天翻了水风凉。
第二个棉兜凑成双,长幡宝盖灰领路。金童玉女送过桥,手拿清香见阎王。
第三个棉兜三鼎甲,举人秀才有半百。十八个翰林来送丧,外加还有文武状元郎。
第四个棉兜翻四角,去朝官府送朝本,天下无事保太平,风调雨顺福满门。
第五个棉兜是白线,推开黄光见佛面,推开云障见日头,推开乌云见青天,推开浮萍见清水。
第六个棉兜是六邻,保护亲戚邻舍都太平。
第七个棉兜七名扬,铁拐李临街开爿团子店,阳间凡人吃了活千年。
第八个棉兜是八仙,住在人间天堂三周年。人人说道呒介事,倒是成了活神仙。
第九个棉兜是观音,救苦救难救凡人。前世勿曾讨了银阳寿,来到这世里原得有福有寿投个惬意人。
第十个棉兜翻和顺,上桥也有清水铜面盆,下桥也有棋盘花手中。桥神土地眯眯笑,空手呒事走过桥。
第十一个棉兜加一绡,身长六尺转逍遥。
第十二个棉兜翻完成,保护那亲子亲孙出门碰着摇钿树,进门得只聚宝盆![4]248-250
拉好绵兜后,撒上纸钿,边撒边唱《投铜钿》歌,歌词云:“头把铜钿投到头上投个男身戴官帽,投个女身戴凤冠;第二个铜钿投到嘴边买仙茶;第三把铜钿投到身上买龙袍;第四把铜钿投到手边买香烧;第五把铜钿投到腰边买玉带套;第六把铜钿投到脚边买朝靴;官道大路都买到,茅草泥路让闲人小鬼跑。”[4]251入殓前将棉兜连同纸钿一齐收起放进棺材,是给死者到阴间受用的意思。
太湖流域蚕乡农村,人死后有讨蚕花的风俗。死者入殓时,其晚辈须夫妻双双,随带四绡绵兜,来到棺木旁,取三绡二人扯长,蒙于死者身上。留下一绡称“蚕花绵兜”,在扯蒙绵兜时唱《讨蚕花》歌,歌词唱道:
手扯绵兜讨蚕花,亲人阴灵来保佑。手捏鹅毛掸龙蚕,筐筐龙蚕廿四分。手捏黄秧种青苗,爿爿田里三石挑。养只猪,像牯牛,养只羊,像白马。出门碰着摇钱树,进门端只聚宝盆。脚踏云梯步步高,回步捧进大元宝。[3]150-151
扯蒙绵兜时,由死者一平辈女性在一旁念唱此歌,俗称“讨蚕花”,扯下来的绵兜,带回给小孩翻棉衣用,据说可以避邪。此俗意在求死者保佑后辈生活安乐,养蚕顺利。
综之,蚕桑习俗深深影响着太湖流域蚕乡人的日常生活。这些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诸活动中演唱的歌谣、谚语,几乎都打上了“蚕花”的烙印。流传于太湖流域的蚕桑谣谚,有的出于对蚕神的崇拜和信仰,有的缘于祛除蚕桑病祟的迷信,有的出于对蚕桑丰收的祈祷,有的关系蚕桑生产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等等。这些蚕桑谣谚是了解和研究蚕桑文化和太湖文化的史料,具有重要的民俗史料和区域文化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