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倩 重庆广汇供电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在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过程中,需要从提高安全管理认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安全管理流程、提高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做起,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以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影响因素为出发点,对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比一般的工程项目,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从项目的设计到前期准备再到运行有工序复杂、施工人员众多、易爆易燃品多、任务重,作业交叉多等特点,如果在某一环节中疏忽大意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每个工序要在确保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施工。电力工程施工还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专业知识,比如设备的调试及检修、放线等,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这些知识虽然不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性,但安全是整个工程项目的目标,要综合、全面的掌控施工全程,确保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性。
电力工程有较多的高开作业,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且由于电力网络经常跨越广阔的地区,施工人员面临的地形地貌、天气状况、气候情况也都会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电力工程本身的高危险性。所以,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防止意外的发生。但由于管理部门的疏忽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很多单位在面对跨地域的工程施工情况时,缺乏准备,包括安全装备、相关设备工具的缺失等,这些疏忽导致了工程项目的危险性骤增,并且很多施工人员面对这种情况也缺乏准备且容易紧张,这就会导致在施工中因失手或不仔细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
管理流程是整个电力工程项目安全开展的基础,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许多电力工程项目中缺乏较为严密的组织机构,造成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不统一,管理流程随意。因此,管理和施工人员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不仅无法加快工作进度,而且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
当前,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模式通常为电力质监站模式。电力质监站是政府质量监督中心站的派出机构,但实际人员均为电力企业职工兼任,加之电力工程是相对比较特殊的工程建设项目——每一个工程投运都伴随多条线路停电的搭接,而当前社会对电力稳定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特定网架结构下,停电计划必须刚性完成,反过来电力工程需要按期完成,而电力质监是工程投运前的最后一环,在这样的质监人员结构和机构设置了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是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基本保障,给所有的建设环节建立具体的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防微杜渐,避免违规建设,防止事故产生。首先要建立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具体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符合项目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逐一落实。其次是根据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各个工序的操作规范,审核施工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施工员是否认真贯彻执行操作规程。接着需明确相关人员的具体分工,让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实际岗位及该岗位的责任义务与相关权利,使每个环节都能安全进行。最后项目的监管部门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在施工时严格按要求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考核核查,保证各个工序安全有序进行,一旦发现不符合操作规范的施工现象,立即终止其行为,根据问题造成的风险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从各个方面去杜绝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在电力工程项目项目上,施工环境复杂多变,项目类型多、难度大、范围广,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因此,电力工程建设时应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加强预防:首先,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来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评估、整合各种风险因素,制定合理的应急计划和解决方案尽可能防止安全事件的发生。其次,必须动态监控整个施工过程,以快速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最后,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全面地了解电气工程施工过程的内容,并了项目施工最重要的环节及其难点。积极与管理和一线人员沟通,听取各方意见。
在所有的电力工程项目中,人是不可缺少的,是工程建设施工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因此,要提高电力工程的安全控制和质量控制,就必须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要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提供有关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非常有效的工具。通过工规培训、项目管理培训等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人员管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始终遵守安全原则,并接受定期的特殊技术培训。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时,可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实地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增强施工员的安全意识。
本文中对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能为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提供有用的帮助,进而能够使得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