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俗语的功用与教化价值

2021-01-17 05:50郭建耀
怀化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俗语传统

郭建耀

(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传统俗语是劳动人民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精辟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还是社会角色认定、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淀与民族心理的折射。传统俗语作为存在于民间的文化事项,同其他形式的文化一样,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俗语作为口头传承的文化形式,在流传使用过程中,不仅向人们传递着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还在人们生活目标确认、调节人际关系、进行道德规范教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传统俗语及其特点

传统俗语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通俗短语,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生产生活经验的提炼与反映。传统俗语通常包括谚语、歇后语、习惯用语和口头常用的成语等,是具有一定特点和定型结构的短语[1]。谚语语句简练,通常都由一两个短句构成,且通俗易懂,但都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歇后语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域生活气息。如“牛皮糊灯笼——里黑外不明”“聋子的耳朵——摆设”“下雨天出太阳——假晴”等。日常习惯用语,又称惯用语,是人们在长期的使用习惯中形成的一种的固定的词组,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结构形式的短语。如“领头羊”“东道主”“白眼狼”“打退堂鼓”等。口头成语,不同于书面成语,是人们在口头语言中常用的成语,常见的有“弯眉钻眼”“疯长莫势”“失急慌忙”“吊儿浪荡”等。

传统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与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2]。由于传统俗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形成的通俗短语,因而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一是口语化,即是人们日常口头交流中使用的语言,而非书面语言,如“针尖对麦芒”“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等;二是通俗性,即表达俗语的短句,浅显易懂,没有生涩拗口的词藻,却充满诗的韵律和节奏感,易为普通人民群众理解和领悟,如“石头大了绕着走”“交人交心,浇树浇根”;三是形象性,指俗语所反映或描述的事物具体而生动,与人们的感性经验紧密相连,且能唤起人们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初一十五看月亮,一天和一天不一样”“人心要实,火心要空”等;四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由于地理环境、民族迁徙、历史变迁等客观因素,语言具有显著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反映在传统俗语上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如藏族谚语“春天放平滩,夏秋上高山,冬日进山弯,牲畜四季膘情满”,是藏族人民对放牧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不见神佛不脱帽子,不见河水不脱靴”,都具有浓郁民族色彩。“不吃凉粉腾板凳”,为西北地域性俗语,意即不做事,就别占位置。凉粉为西北等多地都有的一种街头小吃,该俗语以本地社会生活事项为例,具有显著地域性。

二、传统俗语的功用

传统俗语内容涉及范围广,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每一条传统俗语都有各自的特质和功用,或提供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讲述某一方面的事理,或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就传统俗语在整个民间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看,其具有多种社会功用[3]。一是传递生产、生活知识,即有些传统俗语给人们提供了有关自然或社会生产、生活的一般性知识,如“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下雪暖和,消雪冷”,是对季节、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的概括化描述,但向人们传递了有关季节变化的知识;如“麦黄种糜,糜黄种麦”“深耕浅种,薄地里上粪”,是对庄家种植经验的概括,却通过流传向人们传递了农业生产知识;“浇花要浇根,交人要交心”,透过事理,向人们传递了社会交往方面的知识。二是规范指导人们行为,即一些传统俗语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基本规矩,对人们立身处世,处理问题起指导作用,如“宁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宁拆十座庙,不拆一门亲”“家和万事兴”等,这些传统俗语在流传过程中,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并遵循的基本规则,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三是鼓舞人们做事的斗志,即有些传统俗语能够激励人,增强人们做事的信心和勇气,如“有志不在年高”“快刀靠磨、知识靠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都具有鼓舞斗志,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作用。四是提供做事的方法,即有些传统俗语给人提供了一种做事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一天省一把,一年买匹马”“当大不正,当小不敬”等,为人们日常做事提供了思路。五是提供论据,强化观点,即有些俗语为讲述的观点提供了论据,起到强化观点的作用,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要知父母心,怀中抱儿孙”“一物降一物,蜈蚣把蟒捉”等,都是在特定语境下,对事理和观点的强化。

传统俗语除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以上多方面的作用外,还具有对人们行为进行警示、劝慰、纠正等多向功能。如“黄泉路上无老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等是对人进行警示、劝慰的俗语。再如“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不腰痛”等都是有关纠正人们观察事物种种偏见与错觉的俗语,起着劝诫和纠正偏见的作用。

三、传统俗语的教化价值

传统俗语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事物,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还具有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情感的教化价值。

(一) 传播知识

一是传授气象物候知识。传统社会下,天气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在观察季节变化基础上,总结出许多反映天气现象及变化的知识,并把它们概括为通俗易懂的短语,即气象俗语。如“日落天边红,来日天气晴”“烟雾罩上门,热头(太阳) 晒死人”,告诉人们判断天气阴晴的方法;“春寒不算寒,惊蛰寒了冷半年”“惊蛰刮了风,冷到五月中”,向人们传递了根据节气判断一年气温的知识;“一场春风一场暖,一场秋风一场寒”“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告诉人们如何根据某一天天气情况,预测后面天气变化;“头伏雨、伏伏雨,头伏没雨干到底”“先雷后雨雨小,先雨后雷雨大”等都是传递预测天气阴晴等方面知识的传统俗语。这些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的气象知识,虽然随环境和时代的变化,一些传统俗语已经不再可能作为判断天气的依据,但有些依然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对现代人们吃穿住行起着指导作用。物候是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反映物候方面的传统俗语在不同地域民间也有许多,如西北俗语“初冬见薄冰,百虫寂无声”“土解冻,草返青,抗旱保墒快早耕”等,这些传统俗语既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测天象,查看物候,体验寒暑,把握时令基础上,对天象、物候、节气规律性变化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同时,在流传过程中,又对生产、生活起着指导作用。

二是传播农业生产知识。农业在传统社会中是固本安邦的大事,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非常注意积累农业生产知识,形成了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俗语[4],这些俗语对于指导农事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深谷子、浅糜子,胡麻种到浮皮子”“头伏荞,二伏麦,三伏到来扬花芥”等,这些传统俗语涉及农本、土地、肥料、播种、水利、收获等。如“一年失了农,十年不如人”“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人吃土一辈子,土吃人一口”等都是讲述农业重要性的俗语,向人们灌输了以农为本的思想;“家土换野土、一亩顶二亩”“土放三年成粪,粪放三年成土”“秋耕不耱,不如家里闲坐”“耕三遍,耱三遍,管它天爷旱不旱”,是对耕地整饬经验的总结;“庄稼没粪,不如不种”“庄家一朵花,全靠粪当家”,是对施肥播种经验的总结;“荞怕中上,麦怕杏黄”“干种玉米湿种麦”“芒种忙种,样样都种”“头水浅,二水满”,是对农业播种经验的总结;“一亩园,十亩田”“桃三年,杏四年,核桃枣儿七八年”,是对林果种植经验的总结。这些传统俗语在流传过程中,向人们传递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产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虽然一些传统俗语已失去了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但有些传统俗语仍然对现代农事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三是传授处事交往知识。通过俗语传授处理事务和人际交往知识是劳动人民进行社会教化的基本方式。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怕慢,就怕站”“人挪活,树挪死”“打架处少看,劈柴处少站”“眼里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柔能克刚,弱能治强”等,是对日常做事经验的总结,在流传过程中,向人们传授了做事的知识,为人们处理事务提供了指导;“处世让一分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应人事小,误人事大”“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让人一步自己宽”“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都是有关社会人际交往方面的俗语,这些俗语在流传中,为人们提供了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并成为人们日常人际交往遵循的基本准则。

四是传授居家生活知识。传统俗语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一些俗语以概括、简短的语言,向人们传授了穿衣吃饭、居住、治家、夫妻相处等居家生活知识。如“勤穿勤脱、不需药锅”“春捂秋冻,到老不病”“春不减衣、秋不加帽”“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衣勿重裘、食勿重肉”,为人们在季节变化时如何穿衣提供了指导;“好吃不过粗茶饭,好看不过素打扮”“食不语,寝不言”“食多伤胃,忧多伤神”“狂饮伤身,暴食伤胃”“早饭吃得早,午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少,必定身体好”,是日常饮食经验的总结,对人们健康饮食和养成合理饮食习惯具有较强指导意义。“夏天不睡石,冬天不睡板”“好人老睡成病人,病人老睡成死人”“人暖腿,狗暖嘴”“剃头洗脚,强如吃药”“有钱修北房,冬暖夏天凉”,是有关住与行的俗语。再如“勤能补拙,俭能养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两勤夹一懒,想懒不得懒;两懒加一勤,想勤不得勤”“人前教子,背后教妻”,是与家庭治理有关的俗语,既是对人们的警示和告诫,同时又向人们传递了勤俭持家的知识。

(二) 道德教化

俗语除给人们提供了一般性知识外,还有许多传统俗语采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5]。

一是修身教育。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传统道德教育的重点。古代儒家经典《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用大篇幅强调了修身与治国的关系。可见,修身之重要性。因此,民间常常采用多种形式对人们进行修身方面的教育,俗语就是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修身教育的方式之一。如“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宁可行善不足,不可作恶有余”,劝诫人们要长存仁孝之心,不可有淫邪之念;“栽树靠根,养德养心”“福在积善,祸在积恶”“满腔皆和气,随地有春风”,劝诫人们要以身作则;“得放手时须放手,能饶人时且饶人”“话不要说死,事不要做绝”“让人一语,千金难移”“做事循公道,出言顺人心”,劝诫人们说话做事都要有仁厚之意、宽容之心;“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明人不做暗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告诫人们做事要光明正大,不做有损他人之事;“宁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身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歪”“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一边”,劝诫人们做人做事堂堂正正,不为小利诱惑,否则会对子孙后代产生不良影响。再如“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一针不补,十针难缝”“小时偷油,大了偷牛,小时偷针,大了偷金”“一步走错,百步撵不上”,都是有关警示和劝诫的俗语。这些俗语,一方面是对人们行为进行的规范,同时规劝人们要自律,加强自身修养,并强调修养要从小时候开始,从小事做起,即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二是明理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懂得一定的道理,明白事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俗语往往就是通过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向人们摆明事理,讲清道理,进行明理教育。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言明前后两事同理;“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脚”“盐重味变苦,言多必有失”,说明做事频繁,必然会有闪失或出现错误,告诫人们做事出言要谨慎;“耳闻为虚,眼见为实”,强调做事要有根据,讲事实,不能道听途说;“手不逗虫,虫不咬手”“一个巴掌拍不响”,劝告人们只要自己管理好自己,不招事,不好的事就不会发生;“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强调做人做事太过张扬,就容易招来祸患;“天有一亏,地有一补”,强调在某一方面失去,必然会在另外一方面得到补偿,体现了民间朴素的世界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提醒人们做事要谨慎小心,不可麻痹大意;“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则以比喻的修辞手法,向人们阐明简单的道理;“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明”,通过对比,言明要允许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差异。讲明事理,对人进行说教的俗语还有很多,如“理正不怕官,心正不怕天”“木不钻不透,理不辩不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练”等,通过浅显的语词向人们摆事实,讲道理,使人在感受、领悟中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处事。

三是劝学教育。俗语的教化作用不仅体现在以上各方面,还表现在劝人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励志等方面。如“跟好人,学好人,跟上司贡(巫师) 学传神”,强调环境在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提醒人们要注意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从小看大,三岁看老”“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遗传是人成长的前提,教育要注意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刀儿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木不钻不透,人不学不成”“三辈子不读书,不知道穿衣挂画”“三年荒个秀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指出不重视学习对人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快刀靠磨,知识靠学”“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人怕不动,脑怕不用”,为人们提供了读书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善没错行的,功没枉费的”“铁棍磨绣针,功到自然成”“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强调读书学习要努力和持之以恒;“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单怕星期三”,是有关惜时的俗语,这些俗语在使用中,意在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能错过学习、做事的最好时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天上下腊肉,还要自张口”,阐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强调学习、做事要注意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民间还有许多本身就是有关教育的俗语,如“娃娃懒,把掌赶,娃娃惯,把掌劝”“严是爱,宽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独牛难套,独子难教”,是民间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是行为规范教育。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控制和调节人们行为,为人们共同遵循的基本准则。传统俗语有一部分就包含了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传统习俗和基本规矩,这些规矩已经约定俗成,成为人们处理问题、立身行事的共同标准和参考依据。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家和万事兴”“一家有女,百家求”“家丑不可外扬”“夫妻不记隔夜仇”“劝和不劝离”“亲兄弟明算账”,这些俗语在使用中往往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理不打上门客”“礼尚往来”“客随主便”“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是有关日常生活中待客、交往的俗语,这些俗语向人们阐明了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和基本规则;“车走车路,马走马路”“入乡随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打个颠倒”等,在维护公共秩序,奉劝人们遵守基本规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打架处少站,劈柴处少看”,这些俗语从各个侧面,对人们处理问题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又成为人们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

传统俗语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定地区的群体相互表情达意的语言工具,是对人们生活环境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反映,内容涉及民间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俗语作为民间口头用语,在使用中往往具有特定的情景,因此,大部分俗语很难从某一角度进行清晰的分类,有些俗语既是对人进行交往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在对人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有一些还包含有情感培养。如“要知父母心,怀中抱儿孙”“怀里抱上小的,心里记起老的”“狗不嫌家穷,儿不嫌娘丑”等。

传统俗语虽然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语言,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经验,是特定地域人们思想观念的表达,在流传使用中不仅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还是民间进行社会教育的活教材。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有些传统俗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用与教化价值,但有相当数量的传统俗语对于人们今天的生产、生活具有指导作用,仍然能够发挥教化民众的作用,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俗语传统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与人名有关的英语俗语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客家俗语巧诵读
俗语图文对对碰
数字俗语
少年力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