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翔,余 榕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人民之中,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守、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理论,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逻辑之上,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理论,成为新时代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根本遵循。
马克思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依据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创立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人民既然是社会的创造者和主体,也应当是社会各方面根本的价值尺度,利益的分配、国家的构建、社会发展的评价都要紧紧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价值度量。从人民立场出发,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根本上是一个为少数人服务的机器,忽视最广大人民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不符合人民价值取向,因而资产阶级政权必然灭亡。代替资产阶级政权的上层建筑也是围绕人民主体构建起来的,这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力量、充分保障人民主体利益,不再是少数人的专政而是人民民主专政、不再是异化的人民劳动而是自由自觉的人民劳动、不再是资本家占有一切利益成果而是公有制下全民共享。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1]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所要建立的自由人联合体的要点如下:其一,人要自由的发展,不能被社会压迫所累。共产主义社会不再成为人们自由发展的束缚,反而是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共产主义社会不再是资本世界剥削压迫人的总机器,反而成为人自由不受压迫剥削的保障。共产主义社会不再充满对立和冲突、摩擦与争端、流血与战争,而是和平友爱,成为人自由发展的基础。其二,人要全面的发展,不再被社会分工束缚。从自然分工进入文明分工,人被局限于分工领域。每个人被自己的领域所禁锢,没有办法向其他领域延伸,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而共产主义社会则要打破旧的分工之间的种种界限,虽然还有分工,但这是自由自觉的分工,只是形式差别而不具有内容差别。在这种社会中,人可以学习一切领域的知识,获得自身充分全面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其三,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不再是社会部分人自由全面发展。纵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总是统治集团获得了发展,而真正的利益创造者饱受压迫剥削。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消灭这种情况,让人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让每个个体真正享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与机会,真正实现全民共享。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家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2]马克思对于建立联合体的条件进行了分析。首先是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社会主体力量,他们的生产实践能够为步入共产主义社会积累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一级的社会,必然要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地扬弃。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比以往所有社会加起来总和还要多的财富,虽然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但是财富的创造者依旧是人民群众,之所以会有比以往更多的财富,也是因为人民生产力的提高和压迫剥削的加深。
建立人自由全面发展联合体的构想是马克思根据人民主体理论绘制的,建立一个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保障人民主体利益的联合体。关于这个联合体构想的实现马克思也给出了基本的条件,就是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力量,让一切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联合体提供物质基石。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向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演化,是一个伟大而艰难的历史进程,必须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决定性作用,才能取得胜利。
人民主体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在唯物史观起点著作《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马克思鲜明地与英雄史观划清界限,这是第一位的事情,必须摒弃少数精英主宰历史的唯心观念。如果不能与其划清界限,那么关于谁对历史进程起决定性作用、谁是国家建设的决定性力量、谁对社会变革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就会出现错误,就会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沼。唯心史观根本上是反人民的,企图抹杀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夸大特定阶级发挥的作用,为少数人享有特权作辩护。反观唯物史观,揭开了为阶级利益遮羞的纱布,只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体,才应该享有社会创造的一切,特殊的阶级利益者不过是盗取了人民胜利的果实并不断压迫剥削人民的窃贼。因而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体,必须坚决同唯心史观划清界限。
人民主体理论也是唯物史观的落脚点。在唯物史观成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4]马克思进一步论证了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作用。其一,人民群众为了生存需要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为人类社会积累了物质财富,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生产领域。其二,人民群众在满足第一个需要基础上引入新的需要,包括社会交往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类社会积累了精神财富,发展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其三,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而人民群众代表着社会最先进的力量、代表着社会最活跃的助推器、代表着社会最终极的发展方向。因而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主体者、未来的掌舵者。
人民主体理论使得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根本区别开,承认人民群众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承认人民群众对于社会领域建设的决定性力量、承认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更迭的决定性意义。历史上抹杀人民群众决定性作用,宣扬少数人作用的英雄史观必将被驳倒,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将发挥主体所具有的决定性力量,推动历史车轮向前进。
人民是利益分配的根本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为全人类谋求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上一切其他主义根本区别之处。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政权、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权、为消灭私有和剥削不断奋斗的政权,那么其他主义要建立的政权是什么性质呢?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明确指出:“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机关-为首的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6]这些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为着本阶级和本利益集团而发声,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是一种狭隘的利益观。表面上他们是替国民服务,实际上是对国民的统治与掠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哲学,无产阶级是一个不解放全人类就无法解放自身的阶级,代表着人民的价值尺度。马克思清醒认识到国家再好也不过是在争取阶级统治斗争中获胜的无产阶级所继承的一个祸害,只有通过一步步粉碎剥削压迫机器才能达到人民的解放和自由,这是一种人民利益为先的价值观。
人民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根本价值尺度。《共产党宣言》表明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私有财产、雇佣劳动、资产阶级家庭等等无时无刻都在剥削压迫着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迫切地需要建立真正的共同体,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构建的虚假共同体。马克思正是基于人民群众的要求与呼声,以人民群众为价值尺度构建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摒弃资产阶级政权反人民性。这个真实共同体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它符合人民群众最真实、最广大、最根本的利益,必将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必将随着社会发展成为现实。反观资产阶级社会因为它的反人民性,不符合人民群众价值取向,必将会随着社会发展而被推翻。
人民是社会发展评价的根本价值标准。马克思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7]马克思这句话指出人民应当是价值评价的最终标准。每个阶级和群体对于事物的价值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得出的评价也不相同,甚至出现两极分化。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而人民性的标准带有客观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人民根本利益与根本意愿应当也必然成为整个社会的最终价值尺度,成为社会各方面的最终价值标准。
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尺度,与他的历史主体地位密不可分。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那么社会建构与发展也应当遵循人民群众的要求与呼声,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满足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我们就摒弃什么、人民群众向往什么我们就追求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在人民观方面,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人民观。十月革命使得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了实践,列宁领导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坚持人民就是一切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刻认识到,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保住革命胜利果实,才能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群众是左右革命与建设的决定性力量,那么社会主义国家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坚守密切联系群众执政理念,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支持,才能真正发挥人民群众决定性力量。正是因为政党坚守密切联系群众执政理念,双向互动的良性党群关系才有利于人民群众决定性力量的高效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人民群众决定性力量的发挥提供坚强领导。两者相辅相成,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需要人民群众决定性力量,也需要政党对这种决定性力量的坚强领导,才能最大限度地高效发挥。
经过革命和内战的洗礼,列宁深刻认识到人民就是一切,他指出:“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如果他们能活下去,我们就能拯救一切,恢复一切。”[8]这句话包含着对于“人民群众创造一切”决定性作用的充分肯定,也包含着对于俄国政权“一切为人民群众服务”宗旨原则的深刻认知。
其一,人民群众创造一切。列宁反复强调;“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机勃勃的人民创造力量源泉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且保持政权。”[9]列宁继承发展马恩的人民主体理论,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主体,只要有人民群众,我们就能创造一切。在百废待兴的苏维埃俄国,只有人民群众,才能推动生产力进步、才能推动战后俄国的复兴、才能保持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没有了人民群众,苏维埃俄国就会失去执政基础、失去生产力、失去发展的动力。因而列宁高度尊重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中决定性的地位,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中决定性意义,高度发挥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中决定性作用。
其二,一切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与人民群众创造一切一脉相承,既然人民在革命建设中发挥出决定性作用,相应的人民也应该享有他们所创造的一切,苏维埃俄国的政权也应该秉持一切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列宁在建设时期提出的很多政策都体现了一切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民观,例如在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主张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列宁建立商品经济,鼓励商品经济和小农经济相结合,改善农民生活,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国家,列宁的政策理念都是将人民群众放在首位,努力做到一切都为人民需要服务、为人民利益服务、为人民幸福服务。
“人民就是一切”的人民观是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人民主体理论,也是在社会主义俄国革命建设经验教训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的人民观。这个人民观的产生是具有实践基础的,经过了实践的考验而成为真理,这代表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的指导原则。我们既要树立“人民群众就是一切”的人民观,尊重人民群众决定性的主体地位,又要将理念转化为工作方法,更好地把握人民群众决定性的意义、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决定性力量、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就深入思考党与人民的关系,如何执政、如何更好执政、如何长久执政这些重大问题。列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群众史观和群众观点,指出苏维埃俄国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必须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并将其作为苏维埃俄国的执政理念。
首先,必须严密防范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列宁指出:“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10]在夺取政权后,党内出现了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倾向,列宁高度重视并且把官僚主义视为党最可恶的敌人,对此列宁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视人民决定性作用,密切和人民群众联系。在组织队伍建设中,列宁要求党员不断提高管理俄国的能力水平,使得苏维埃俄国的发展更好地为人民需要服务,坚定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在人民政治参与中,列宁重视知识分子作用,知识分子作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他们参与国家治理反映民意民生,有助于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在监督体系中,列宁建立人民监督机制,列宁指出:“正是苏维埃同劳动人民的亲密关系,造成了一些特殊的罢免形式与另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督,这些现在应该大力发展。”[11]列宁构建了一整套完备的监督机制,包括建立党内的监察委员会、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法律监督等。苏维埃俄国政治体制机制创新创造就是为了严防官僚主义、为了密切党群关系、为了发挥人民群众决定性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其次,必须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组织建设中,列宁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不接近群众就会一事无成。党员必须要深入群众,熟悉群众生活、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才能办成实事。在政治参与中,列宁十分注意民意的畅通反映渠道,例如信访制度、工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等,上下相通,使得民意能够畅通表达,使得中央决策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人民性。
列宁采取的制度措施深刻体现了党始终坚守着为人类谋解放的理想信念,体现了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政治立场,体现了党“密切党群关系”的人民执政理念。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这种支持外化就表现为人民群众决定性力量的发挥,能够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决定性推动力量。
密切联系群众执政理念,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而且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基础,因而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理念,因而必须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需求落在实处,落在执政的全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有所不同,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始终保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动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自觉将自己做为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为根本,团结带领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初步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人民服务”是反映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起初是为文艺工作者指明创作方向和服务对象提出来的。1942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12]后来,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进一步阐发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他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3]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将“为人民服务”上升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宗旨的高度。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14]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15]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则与立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不断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马克思主义人民理论。
关于人民与革命的关系,就是革命是人民的革命,人民群众对革命起着决定性作用、贡献决定性力量、发挥决定性意义。早在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就批评一些人:“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的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16]毛泽东看到了人民群众对于革命的决定性作用,不唤起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我们的国民革命就不能成功,严肃批评害怕群众、脱离群众的错误思想。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毛泽东再次强调:“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7]毛泽东看到革命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决定力量也是人民群众,只要我们为人民利益服务,我们就能取得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也指出,我们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要妄想单纯政府抗战就可以战胜日寇,只有全面的民族抗战才能彻底战胜日寇[18]。单个人或者政党的力量是无法取得战争胜利,对于抗日战争起着决定性意义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正是动员了人民群众,抗日战争才能转败为胜、中华民族才能由衰转盛。
关于人民与建设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尊重人民创造活力。在进入社会主义探索的开山之作《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其中心思想:“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9]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国家而言,人民群众就是一切,一切的积极因素都蕴含在人民群众身上。因而必须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发挥他们的决定性力量。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是非对抗性的矛盾。[20]之所以要区分两类矛盾,是因为不同性质矛盾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人民的矛盾用民主的方式,敌我矛盾用专政方法。如果混淆这两类矛盾,对待人民内部矛盾不能妥善处理,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人民群众就不会发挥全部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缺少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停滞不前。
关于人民与党的关系,毛泽东强调这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依靠和被依靠的血肉联系,并且人民群众在这种关系中处于决定性地位,共产党处于重要地位。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也应增加工人和贫农的成分。”[21]毛泽东在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就已经在探讨人民与党的组织关系,必须让人民参与党的组织建设,这对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与科学性起着决定性影响。而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刻,毛泽东反复强调,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22]人民群众是有着决定性的强大力量,但是能否全部发挥出来、能否高效地发挥出来就取决于什么人来领导人民群众。在资本主义社会,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国家政权是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领导权,也就无法发挥人民群众真正的力量。而在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能够得到人民认可的领导权,通过共产党科学高效的领导,人民群众才能够发挥出全部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面临着发展社会主义以及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这个任务是否能顺利展开和实施,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工作标准是否能够扭转过来。邓小平强调,我们必须摒弃“两个凡是”错误标准,必须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方针,将人民意愿作为一切工作的标准。以往的工作标准从阶级性质、个人意愿、主观判断出发,忽视工作中存在的客观标准,造成主观与客观不符合,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不利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客观标准,不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而是落脚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人民意愿具有广泛性,在生产领域表现为是否发展了生产力,在经济领域表现为是否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分配领域表现为是否保障人民根本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广泛了解不同领域的人民意愿,并且把人民意愿作为根本工作标准,贯彻执行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讲到:“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发挥主动创造精神。”[23]扩大自主权的实质就是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决定性力量,不能让陈旧落后的制度体系成为人民群众的桎梏,事实也证明这是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体制机制遵循人民意愿标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使得整个社会活力增强,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热情空前高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实践证明改革发展和繁荣的果实要归功于人民群众,未来改革的动力和支柱也依靠于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排头兵和助推器。
尊重人民意愿,谋求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自古以来对于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就没有停止过,虽然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但这一美好愿景依旧没有实现。邓小平着眼于人民群众对于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4]共同富裕符合人民意愿和价值追求,代表着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实现,它应该成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价值取向。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确立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路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多维度、宽领域、全方位视角谋求人民利益最大化,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指出:“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5]三大标准有机统一,促进人民、生产力、国家的协调发展。其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力量,以往我们忽视生产力客观标准,导致建设过程走了弯路。邓小平强调生产力标准,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二,综合国力标准是各国公认的客观标准,近代的落后挨打的教训让我们更加深刻明白只有国家富强,才能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坚实的社会保障。其三,人民生活水平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的归宿与落脚点。生产力发展和国力提升都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和社会保障,同时只有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力和国力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才具有社会主义的底色与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和国力的提升是为资本家服务的,资本主义越是发展,人民群众就越是悲惨,最终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取代。
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6]这一重要思想始终以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无论是代表生产力,还是代表先进文化,归根结底是因为生产力能为人民群众创造物质产品、先进文化能为人民群众创造精神文化产品,这一切都是落脚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有的一切都要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缩影,中国共产党不仅在社会两大基本领域要始终代表人民利益,同时在政治、环境、安全等社会多方领域也要始终代表人民利益。归根结底,“三个代表”人民观就是对人民有利的我们都要代表坚持,对人民不利的我们都要反对摒弃。其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江泽民指出:“党从始至终坚持人民的利益比什么都重要。”[27]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我们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解放。在执政时期更要坚守初心,为人民谋利益。其二,坚持“三个一致性”原则。江泽民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28]社会发展的方向与规律就是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就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共产主义理想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离开人民群众就会一事无成陷入空想。社会主义建设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利益展开,离开人民群众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本色,就会走上歧路。“三个一致性”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基本思想,又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展丰富,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主体利益、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决定性作用。这三个一致性就是指导全党工作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整体性,将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最高目标、党的实际工作与人民利益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始终代表人民利益。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且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不仅是继承以往的经验智慧,也是继往开来深入发展的原则宗旨。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着更大的国内国外压力考验,也有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展战略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利益,使命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21世纪的发展不论环境条件再怎么变化,这个初心和使命不能变。
“以人为本”人民观就是以人民为国之根本所在,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主体地位,发挥其决定性作用,我们坚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成为21世纪继续向前开拓的决定性力量。其一,坚持“三为民”思想。2002年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提出:“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9]这个思想有着对于权力从何而来、为谁而用的深刻回答、对于党和人民群众血肉情感的深刻领悟、对于人民群众利益自觉维护的深刻认知。胡锦涛强调我们党一定要关注民情、民意、民生,加强服务意识,最终才能得到民心。其二,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发展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30]树立正确发展观就是要把“人民答不答应、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不高兴”作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发展要朝着有利于人民而不是有害于人民的方向前进。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理论,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成为新时代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和行动纲领。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第一次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31]此后习近平在多次场合与会议中,不断丰富“以人民为中心”理论内涵,也熔铸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伟大实践之中。
2015年习近平在十八届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完善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问题上,习近平要求各级干部要着力践行,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32]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指引了经济建设中“五大发展理念”。其一,人民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回顾历史,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推动了一系列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因而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创新的关键还是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群众在创新发展中就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其二,人民是协调中的根本环节。我们要协调产业关系、分配关系、城乡关系,归根结底是要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始终把人作为协调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协调好人民群众各类复杂关系,才能最大效能发挥其决定性力量。其三,人民是绿色理念的主体。绿色理念就是一句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实现绿水青山,人民群众必须要在环保工作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人民群众必将成为生态福祉的最大受益者。其四,人民是开放理念的出发点,我们之所以对外开放,出发点和初心就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现在我们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必须扩大开放,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对中国梦能否实现有着决定性意义。其五,人民是共享理念的根本取向。共享理念包含着对于人民群众为发展做出的决定性贡献的充分肯定、对于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充分保障,我们要努力做到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得到更多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2019年习近平主持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决定(讨论稿)》中指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人民当家作主思想是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思想,是新中国制度体系大厦的精神实质与精髓所在。其一,领导制度坚持民主执政。共产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民主执政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面临着两大问题“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坚守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保证制度体系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好制度,才能发挥人民群众决定性力量的最大效率。其二,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我国建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发扬广泛的民主。同时坚持协商民主,让老百姓有真实可靠的民主参与渠道,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其三,服务人民的行政体制理念。我国近年的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就是建立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完成这个目标,行政人员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和政府都要高度重视人民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建设的基本思想,人民性和道义性根植在其中。它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制度,看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必将取代反人民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获得胜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与经济效益相统一。[33]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在文化中决定性作用,坚持从人民对于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出发开展文化工作。其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能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滋养,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在当代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出发点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落脚点是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创造的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创作的受益者,也是文化创作的主体。其二,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两开花。新时代我们必须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提高文化建设覆盖面。同时我们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建设创造力。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都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社会大众服务。
以人民为创作导向,既是文化的出路,也是文化的归宿。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出路,离开人民群众的文化创作只能是镜花水月,禁不住历史与人民的检验。人民群众也是文化创作的归宿,文化如果背离人民、不为人民群众服务,它就会走向反动,昙花一现很快被摒弃。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到“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34]社会建设既要兜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需要,又要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社会建设做得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不至于空喊口号。其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消灭绝对贫困人口,是共产党在新时代面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做出的战略决策。如果不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民族复兴、就不能实现人民幸福。因而脱贫攻坚对于两个百年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必须打赢打好。其二,改善民生,解决重大民生问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抓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保、健康等多方面问题,不能有一丝漏洞。主要矛盾提醒我们,现在不是以物质生活满足为工作导向,而是以美好生活为工作导向。只有紧紧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真正抓住主要民生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主要民生问题,才能真正使人民获得实惠。
习近平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5]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既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又蕴含着危机与凶险。和谐的生态关系,既能使自然为人民群众服务,又能让人尊重自然规避危机。其一,走绿色发展道路。如果我们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即使经济发展了,人民依旧不会感到幸福,我们的工作依旧得不到人民的认可。牺牲自然得到的利益,最终大自然会以更加猛烈的态度奉还给人类,人民群众就会遭受巨大的灾害,人民幸福就无从谈起。因而我们必须走一条绿色发展道路,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发展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经济,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增长点。其二,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以往的粗放式发展给环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人民群众生存环境日益恶劣,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十八大以来,共产党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出台了最严环境保护法,用立法手段为其提供坚强保障。同时要求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都要取得成效,打赢这场环境保护战,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家园。
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理论的继承与超越。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列宁主义人民观、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继承,都包含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规律的正确认识,指明了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人间正道。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新时代人民观精确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谁来评、谁是真正主人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的发展是为了人民,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的发展是依靠人民,离开人民,一切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6]我们的发展由人民评价,习近平多次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37]我们的发展由人民做主,人民是价值主体、实践主体、评价主体,我们要自觉与人民一道前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发挥人民群众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夺取“两个一百年”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