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珍珠串”的渔业利用

2021-01-17 03:56
山西水利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汾河珍珠渔业

崔 红

(山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汾河是山西省第一大河流,黄河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39 471 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4,流域范围涉及全省9 市51 县,干流全长716 km,自北向南纵贯6 市27 县。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山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流域内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道,加之煤炭开采、植被退化等严重破坏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导致汾河水资源量减少,水质降到劣五类。为解决汾河出现的生态问题,山西省水利厅承担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2015-2030年)》项目。为了科学规划汾河修复后在汾河两岸形成的湿地和“珍珠串”的生态渔业发展,本文试图从水产专业的角度提出几种汾河流域“珍珠串”生态渔业合理利用模式。

1 何谓“珍珠串”

所谓“珍珠串”其实是指《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2015-2030年)》项目实施完成后,在汾河干流沿线、支流下游和边山峪口等区域,恢复和建设成一批能调蓄径流的“珍珠串”状水域和行洪区,蓄滞洪水,将这些水域形象地称之为“珍珠串”。其主要作用是行洪、滞洪、调蓄水。同时,以汾河干流“珍珠串”为依托,达到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增加渔业养殖及丰富水生植物等目的,为两岸发展设施农业、优化农牧渔业结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幅度地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支撑。

2 汾河“珍珠串”的渔业利用

2.1 汾河渔业利用现状

山西是渔业生产的小省,全省渔业产量不及渔业大省一个县的产量,调查显示,建在汾河干流及支流上的大中型水库每年可以贡献一定数量的鱼产量,但是,河道及两岸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却很少,即使有从事和水产养殖有关的企业,也缺乏科学规划及专业技术指导,有一定的盲目性。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汾河流域渔业利用现状是除水库外,专门从事水产养殖的企业为数不多,世泰湖湿地公园是一家比较有规模的企业,该企业位于汾河干流右岸文水县刘胡兰镇王家堡村,主要从事休闲渔业。世泰湖湿地公园利用汾河岸边73 hm2低洼滩涂地,在2007年引进资金,改造成拥有60 hm2水面的休闲渔业企业。这是一家以旅游为主,兼顾餐饮、水产养殖的休闲渔业模式的企业,企业通过与水产科研单位合作,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规划和指导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2.2 汾河“珍珠串”新增水面的渔业利用模式

2.2.1 汾河“珍珠串”新增水面

汾河修复后,干、支流共恢复行洪区总面积157 km2,其中,汾河干流93 km2,干流两侧“珍珠串”调蓄水工程和行洪区新增水域面积31 km2。从水产专业的角度看,相当于“珍珠串”新增了3 100 hm2的渔业可利用水面,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汾河水库的面积。科学合理规划利用好汾河“珍珠串”,对于提升山西水产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 汾河“珍珠串”渔业利用模式

现代渔业产业体系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健康的水产养殖业,坚持以水体健康养殖为主攻方向。因此,在汾河“珍珠串”的渔业利用模式上必须是生态渔业发展模式,其本质是在发展渔业经济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甚至是美化生态环境。现代渔业生产既要提高养殖效益,更要保住绿水青山,通过采取科学的养殖技术及现代化的管理措施,使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达到很好的生态平衡。

1)休闲渔业模式

休闲渔业是中国现代渔业五大产业之一,2016年,农业部首次在厦门召开了以休闲渔业为主题的全国休闲渔业现场会,使休闲渔业行业产值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渔业是指通过渔业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分层多级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作用,使特定的水生生物和特定的渔业水域环境相适应,以实现持续、稳定、高效的一种渔业生产模式。通俗地理解,休闲渔业其实就是指在一个水环境较好的地方给人们提供一个旅游、观光、健身、娱乐场所,人们在这里可以尽情地享受自己的休闲时光,还可以带着家人孩子一起体验与鱼及水有关的项目,达到放松娱乐的目的。就经营者而言,其实是将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有机地统一,实现了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现代渔业生产的一种新模式。

世泰湖湿地公园在全省休闲渔业养殖模式方面起步较早,2012年就被列入省政府“菜篮子”工程,也得到了渔业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资金,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实践证明,这一措施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可观的,社会上是支持的,特别是养殖、旅游效益远大于原有滩涂种植的大田经济作物效益。

2)保水渔业模式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鱼类等水生经济动物作为水域食物链上物质和能量传递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水体保持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鱼类为主体的渔业生产可以利用水体的生物生产力,将营养物质转化成鱼产品,减轻水体氮磷营养负荷[1]。站在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水体中的滤食性鱼类可以滤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具体来讲,白鲢可以直接滤食浮游植物,而浮游植物是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从而间接地将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盐转化为人们可以利用的高蛋白食物;花鲢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浮游动物通过吸收利用浮游植物、细菌、碎屑等物质,既可以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繁殖,又可以作为花鲢的饵料直接转化为高蛋白食品。因此,水体中放养适当比例的滤食性鱼类,有利于控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还可以很好地改善水质环境。另一方面,站在渔业生产角度看,好的水环境反过来又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水产品,从而更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的生活的需求,提升了渔业养殖产品的价值,增加了渔业生产者的收入。

保水渔业养殖模式主要适用于“珍珠串”中面积较大的水体。这种养殖模式目前在汾河水库等大型水库的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汾河水库为例,近十年来,水库全面禁止采用污染严重的网箱养殖方式,完全不允许在水库养殖需要投喂饲料的吃食性鱼类,使水库水质明显好转,检测结果表明汾河水库水质已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由于水质好,渔业相关部门每年都要投放适量的大规格滤食性鱼种,水库全年都不进行施肥投饵,花白鲢完全以水库自然繁殖的浮游生物为饵料生长,所以水库生产的鱼虾卖价都高出同类产品的几倍甚至更高。

3)鱼菜共生模式

生物浮床鱼菜共养模式是通过在养殖鱼塘或养殖水域移植入生物浮床,构建人工浮岛,尤其是在浮床上选种时令蔬菜,使得浮床在为鱼类提供栖息场所的同时,又可对养殖水域过多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消减、改善水质,还可通过收割绿色蔬菜产生额外的经济收入。特别是在夏季,浮床对养殖鱼类来说就是一个相当好的避暑场所,而且绿意盎然的浮床更起到了给养殖水域增色添彩的景观作用。

生物浮床鱼菜共养模式比较适合在较小水面或较浅水面最容易引起富营养化的水体采用,浮床蔬菜在生长期间吸收养殖水体中过量的氮磷营养物质,并通过固氮、固磷作用,将它们结合到有机化合物中,而以植物同化的形式,实现营养物质再循环的生态效应,形成“养殖、种植、净水”三合一的生态运行模式。

鱼菜共生模式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山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也有做过这种试验,结果表明,小池塘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水体,蔬菜生长良好,净水效果就好;富营养化程度较低的水库,蔬菜生长就不是很好,净水作用也不明显。

4)稻田养蟹模式

稻田养蟹是在稻田现有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利用共生原理,加上人工辅助措施,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等优质水产品,获得稻、蟹双丰收的一种高效稻渔生态综合种养生产方式。稻田养蟹的技术是把渔业养殖技术和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使稻谷和河蟹等养殖品种在同一环境中互利共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是一种高回报的节地节水性现代渔业农业生产技术。

稻田养蟹通常要求水稻田在养殖期间始终保持10 cm 以上的水位,而且一定要做好防逃工作,还要给幼蟹一个避光的场所。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养殖前期,防止野鸭子等鸟类伤害蟹等苗也是至关重要的。

稻田养蟹模式适宜在连片水稻田种植的汾河两岸,在不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可以增加收入。这种养殖模式目前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滩进行的稻田养蟹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是当地老百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蟹田大米成了当地的一道响当当的品牌。

5)莲鱼共生模式

莲是一种水生植物,通常分为三种,即以观赏性为主的花莲、以食用为主的藕莲和以莲籽为主的籽莲,种植莲的水面可大可小,水比较浅,若在莲池中放养一定比例的鱼类,两者可以起到互利共生的作用。莲种植中需要一定数量的淤泥和一些底肥,在满足莲藕生长需求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水中浮游生物过量繁殖,使莲藕水质变坏,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周边环境。因此,放养适当密度的滤食性鱼类,就可以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因为滤食性鱼类将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作为饵料并且转化为人们可以食用的优质蛋白质,达到种养间的生态平衡。

莲鱼混养模式适合连片大面积种植莲藕池及荷花池。

6)垂钓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钓鱼这项活动。钓鱼有益身心健康,放松心情,减缓压力,能融休闲、娱乐、健身、抒情于一体[2]。无论是大水库,还是小水塘,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看到垂钓者的身影,垂钓爱好者的确能在这项运动中起到愉悦心情、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汾河干流、支流两侧的水域建设垂钓池,既可以满足钓鱼爱好者的心愿,又可以增加经营者的收入,同时还可以促进渔业生产向着名特优品种方向发展。

在水库河流这些自然水域垂钓,通常不收费,但有关部门会管理,主要也是从安全方面考虑,按规定一般是不允许垂钓的。到专门为垂钓爱好者修建规范的水泥池进行垂钓,虽然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安全有保证,而且对于垂钓者来说收费也是比较合理的。经营者会定期投放一定数量的大规格食用鱼,这样钓到的鱼还可食用。

7)湿地模式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后,在汾河中下游干流两岸,形成了若干个“珍珠串”湿地。这些湿地主要选择在汾河两岸低洼地修建,湿地采取边坡种草、水边种植挺水植物净化水质、中央有供鸟类栖息的人工小岛等人造景观。

湿地公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调节水域周边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地。水在湿地公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湿地公园水体无论种草还是养鱼,其主要目的就是调节水质,美化环境。因此,应该主要放养一些广温性且有一定观赏价值的鱼类,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尤其是草鱼密度更要控制在一定比例范围内。

湿地模式的渔业利用主要适用各种湿地水体,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水体必须要保留一定面积的水草,并且不能施用任何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及渔药。鱼-草-水形成共生系统,其中芦苇可净化水质,为鱼类提供无毒少病害的水环境,而鱼类可摄食水体中藻类底栖生物等改善水体环境[3]。湿地公园通常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地方,但是,每年夏秋季水温较高时,也容易造成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引起水质变坏,因此,每年夏秋高温季节,湿地或公园管理部门可以适当地喷洒一些水质改良剂,从而改善湿地水质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优美环境的需求。

3 汾河流域“珍珠串”渔业利用的可行性

3.1 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汾河生态修复形成的“珍珠串”为渔业利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这些“珍珠串”是汾河生态修复水利工程的一部分,必须要满足水利设计功能,即通过在汾河干流堤防修建进退闸门,使干流和恢复的行洪区相互连通,蓄泄自如,有效控制洪水。其次,工程完成后形成的湿地主要是由林业部门管理,周边的土地由各级政府管理,因此,合理利用好这些“珍珠串”水域就需要各行政主管部门相互协调好,配合好,特别是渔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汾河“珍珠串”水域的渔业利用规划,并与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

3.2 如何做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间的平衡

生态渔业发展的前提是在保证这些“珍珠串”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水源情况、交通状况、生活习惯等情况制定适合当地条件的养殖模式,才能实现当地生态渔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保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使渔业养殖生产的效益最大化,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同时,也给投资人和周边集体经济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汾河珍珠渔业
陪汾河走一走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小珍珠”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为了喝到珍珠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